军器监的库房外,守卫的兵士比往日多了两倍,腰间的佩刀出鞘半寸,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往来人群。谁都知道,库房里正堆着能改变战局的宝贝——自马蹄铁与高桥马鞍测试成功后,张枫便下令封锁了甲胄与弩机作坊,只许匠人按流水线规程生产,连寻常官吏都不许靠近。
“国公爷,今日弩机作坊已完成第一百五十张神臂弩,甲胄作坊也赶制出八十套改良铠甲。”副手捧着账本,脚步匆匆地追上正往库房走的张枫,语气里难掩兴奋,“按这速度,月底前定能凑齐五百张弩、三百套甲。”
张枫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马蹄铁要多做两百副,以防战时损耗。还有弩箭,箭头必须用灌钢法锻造,箭杆得选三年以上的桑木,绝不能偷工减料。”他深知,试验部队要去的是北疆战场,那里的风沙与北蛮骑兵的冲击力,容不得半点瑕疵。
作坊内,工匠们早已习惯了流水线作业。制作神臂弩的匠人各司其职,有的专门打磨弩臂,有的专注装配扳机,连弓弦的缠绕圈数都有固定标准;甲胄作坊里,铁匠们将弧形肩甲与躯干甲片用铜轴串起,再用皮绳将简化后的腿甲绑在木质模板上,反复调试松紧;马具作坊则弥漫着皮革的味道,匠人们将马蹄铁的边缘磨得光滑,再用烙印打上军器监的印记。
这日午后,兵部尚书李崇文突然驾临军器监。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尚书刚下马车,便直奔库房,连茶都顾不上喝。当库房大门缓缓推开,阳光透过缝隙洒进去,照亮了堆积如山的军械时,李崇文的脚步猛地顿住——五百张神臂弩整齐地靠在墙边,黑色的弩臂泛着冷光;三百套改良甲胄叠放在木架上,月牙形的肩甲在光线下闪着银辉;角落里,一千副马蹄铁装在木箱里,敲击时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这……这才一个月?”李崇文走上前,伸手抚过一副甲胄的肩甲,轻轻转动,甲片灵活地随之摆动,竟没有丝毫卡顿。他又拿起一张神臂弩,单手便能拉开弓弦,松手时,弩箭“咻”地射穿了十米外的木靶,箭头深深嵌入其中。
“老尚书再试试这马鞍。”张枫笑着让人牵来一匹战马,马背上正搭着高挑马鞍。李崇文虽年事已高,却也精通骑术,他翻身上马,刚坐稳便眼睛一亮——臀部被马鞍稳稳托住,即便战马轻轻踱步,身体也无需刻意紧绷,仿佛与马融为一体。
“好!好啊!”李崇文翻身下马,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老泪顺着皱纹滑落,“往日打造五百张弩,至少要半年,且十张里总有两三张力道不足。如今这军械,不仅快,质量更是无可挑剔!天佑大夏,有此利器,何愁北蛮不破!”他紧紧攥住张枫的手,语气郑重,“张枫,你这是为大夏立了不世之功啊!”
消息传回宫中,皇帝萧景琰龙颜大悦,当即下旨褒奖张枫,赏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还特意命人将神臂弩与改良甲胄送进宫中,让众臣一同观赏。朝堂之上,看着那能射穿三层铁甲的神臂弩,以及灵活轻便的改良甲胄,大臣们纷纷赞叹,连此前对张枫有所疑虑的官员,也彻底闭上了嘴。
几日后,萧景琰的圣旨再次送到军器监,催促张枫尽快带着新式装备返回北疆。张枫捧着圣旨,站在库房前,望着眼前的军械,心中清楚——这些利器即将迎来真正的考验。他转身下令,让亲卫们即刻打包军械,挑选精锐兵士组建试验部队,三日后便启程北上。
喜欢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