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在工部提出的“滑轮组”概念,如同在深潭中投下巨石,涟漪迅速扩散。不出三日,工部尚书周廷儒便在衙署后堂亲自设茶,邀张枫一叙。
周廷儒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梳理得一丝不苟。他不仅是永昌侯的表亲,更是朝中公认的务实派能臣,执掌工部十余年,于工程器械一道造诣极深。
“镇国公,请坐。”周廷儒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亲自为张枫斟茶,“听闻前日,国公爷在衙内对弩机改良,又有一番高论?”
张枫心知此番才是真正的考校,恭敬答道:“周大人面前,不敢妄言高论。只是见几位大匠苦心钻研,偶有所感,信口胡诌了几句,贻笑大方了。”
“信口胡诌?”周廷儒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正是那日张枫所绘的滑轮组简图,“能让我工部三位首席大匠茶饭不思、日夜钻研的‘胡诌’,可是不多见啊。”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张枫:“国公爷不必过谦。今日并非官场应对,老夫只想以匠人身份,与国公爷探讨此中奥妙。这‘滑轮组’之想,看似简单,实则另辟蹊径,直指要害。老夫很好奇,国公爷是如何想到的?”
张枫知道瞒不过这等行家,略一沉吟,道:“回大人,晚生平日喜读杂书,曾于一本前朝残卷中,见过类似利用圆轮省力的记载,称之为‘滑车’。那日见诸位大匠受困于力道与结构的矛盾,便想起此书,斗胆提出,其实并未深思其中细节。”
他将灵感推给虚无缥缈的“前朝残卷”,既解释了来源,又避免了引人怀疑。
周廷儒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释然。如此巧思,若真是张枫自行所创,那才真是惊世骇俗。推及古人遗泽,反倒合理。
“原来如此。可惜残卷不存,否则必是国家瑰宝。”周廷儒叹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国公爷能于关键时刻记起并活用此道,已是难得。依国公爷看,此构想,可能用于军弩?”
“晚生以为,大有可为。”张枫此时不再藏拙,“只是那日草图过于简陋。晚生回去后,反复思量,觉得或许可以此为基础,设计一种全新的弩。”
“哦?”周廷儒身体微微前倾,“愿闻其详。”
张枫取过纸笔,这次不再“信手涂鸦”,而是凭借前世记忆与理解,开始绘制一幅更为精细的草图。他笔下的弩机,融合了宋代神臂弩与明代蹶张弩的一些特点,结构紧凑,重点突出了利用复合滑轮组省力上弦的结构,并标注了关键部位的受力分析。
“大人请看,若如此设计,弩臂可采用多层竹木或筋角复合,储能更强。以这组滑轮牵引上弦,普通军士亦可轻松张开强弦,射程与威力当可倍增。弩身下方可加设此物,名为‘蹶张环’,脚踏其上,全身发力,更为稳定…”
他侃侃而谈,不仅讲结构,更提及了标准化生产的初步概念:“…若能量产,各部件须有统一规制。譬如弩臂长度、弓弦强度、滑轮尺寸,皆定下标准,由不同工匠分制,最后统一组装,如此可大幅提升制器之速,亦便于战时更换损件。”
周廷儒起初只是静静聆听,越听到后面,神色越是凝重,到最后,已是全神贯注,目光紧紧跟随着张枫的笔尖,不时微微点头,眼中异彩连连。
喜欢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