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欣欣刚出现在都督府的街上欣欣刚迈进府门,就感觉气氛有些不对。她抬眼望去,父亲正黑着脸站在厅中,那眼神好似两把利刃向她刺来。还未等她站稳,卓大人就疾步走上前,大声质问道:“你到底去哪里了?和公主赛马害她动了胎气,之后便没了踪影,你知不知道事情有多严重!”
欣欣心中一紧,垂着头,声音颤抖地说:“父亲,我……我去了公主那,我是去请求她原谅的。”
卓大人怒目圆睁,“请求原谅?说得倒轻巧!公主何等尊贵,哪是你随便求求就能了事的。你这鲁莽行径,万一公主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整个家都担待不起!”
欣欣咬着嘴唇,眼眶泛红,“父亲,我当时也是一时贪玩,事后我特别后悔,我到公主那诚恳道了歉,公主也没太责怪我。”
卓大人叹了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些,“你呀,从小就调皮任性,做事从不考虑后果。这次全因你一个人的玩心,险些酿下大祸。以后做事可要多思量。而且公主肚里的可是皇室血脉,你日后见到她必须毕恭毕敬。”
欣欣连忙点头,“父亲,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一定改,我会小心行事,绝对不再给家里惹麻烦。”
卓大人拍了拍她的肩膀,“知错能改就好,这次就暂且信你,但若再犯,绝不轻饶!”
而此时的二皇子在的驿站中,二皇子吃了那天太医送来的万毒清灵丸后终于把余毒清了,他那天吩咐了侍卫去查,侍卫们领命后,便开始分头行动。他们有的走访目击者,询问当时的情况;有的则仔细搜查现场,寻找可能的线索或证据。
经过连日来的努力,侍卫们终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们发现,刺杀二皇子的刺客似乎并非独自一人行动,而是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在暗中操控。这个组织行事诡秘,手段残忍,似乎意图搅乱朝廷的局势。
侍卫(快步上前,单膝跪地)“殿下,多日追查,属下已查明,此次刺杀您的乃是江湖上一个隐秘组织——暗棘会。”
二皇子(眉头紧皱,眼神冷峻)“暗棘会?这是个什么来头的组织,背后可有什么主使之人?”
侍卫(低头,语气沉稳)“暗棘会和夜流阁是红湖上最大的组织”
暗棘会,一个潜藏在阴影中的庞大组织,以其对金钱的贪婪和无情的执行力而闻名。他们像是一群冷血的猎人,只要有利可图,便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不择手段地追逐着财富与权力。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道德束缚,只有利益的交换和冷酷的算计。
而夜流阁,则是一个行事更为谨慎且带有某种原则性的组织。他们不轻易涉足大恶之事,坚守着不杀小孩、老人和无辜者的底线。夜流阁的成员们似乎更加看重自己的名声与道义,他们以一种更为隐秘和高尚的方式在江湖中行走,执行着他们自己的正义与使命。尽管他们同样庞大且势力强大,但他们的行事作风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尊严与风度。
“这暗棘会行事极为隐秘,专以暗杀为营生。目前属下还未查到背后是否有主使之人,但他们在接到任务后,向来不问缘由,只以完成刺杀为目标。”
二皇子(站起身,来回踱步)“能雇佣暗棘会来刺杀本皇子,想必花费不少,对方必定有不小的图谋。你可查到他们是受何人雇佣?”
侍卫(面露惭愧)“殿下,属下还在继续追查,暂时还未发现确切线索。不过据暗棘会中一个落网的小喽啰交代,他们此次任务是通过一个中间人传达的,那中间人身份神秘,现在也不知所踪。”
二皇子“继续查,不论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揪出背后之人。这暗棘会既然敢对本皇子下手,本皇子定不会轻饶他们。”
侍卫(坚定回应)“是,殿下!属下这就回去加派人手,扩大追查范围,定不辜负殿下的期望。”
谋士(拱手,神情严肃)“殿下,依属下之见,此次事件,大皇子极为可疑。”
二皇子(眼神一凛,停下手中动作)“哦?你为何这么说,可有证据?”
谋士(上前一步,分析道)“殿下您想想,您若遭遇不测,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大皇子。如今太子之位悬空,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您向来贤明,是大皇子争夺太子之位的强劲对手。他为了扫清障碍,极有可能雇佣暗棘会来刺杀您。”
二皇子(沉思片刻)“你所言虽有道理,但目前并无确凿证据指向大皇子。况且,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贸然怀疑兄长,容易引发兄弟间的嫌隙,也会让旁人看笑话。”
谋士(急切道)“殿下,这世间之事,有时不必非要等证据确凿。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大皇子心思深沉,难保不会做出此等阴狠之事。殿下您还是要多加防备才是。”
二皇子(缓缓点头)“你说得对,本皇子会留意大皇子的一举一动。但在没有证据之前,切不可声张,以免打草惊蛇。接下来,你和侍卫一同去查,看看能否从大皇子身边找到蛛丝马迹。”
谋士(拱手领命)“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安排。”
“本王的伤已经基本痊愈,也该回宫了。传令下去,整顿回宫!”
他心中挂念着对父皇的复命,以及那刚刚竣工的水利工程,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这一个多月来,他远离皇宫,亲身投入到水利工程的修建之中。
二皇子回想起那些日子,与工匠们一同劳作,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共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如今,看着汩汩清流顺畅地流淌在新修的水渠中,滋润着两岸的田地,他的心中充满了满足与自豪。
这一路回宫,二皇子的心情格外舒畅。想象着父皇听到这一喜讯后的欣慰表情,他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解决了百姓的灌溉问题,更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王深知,这一切都是身为皇室成员应尽的责任。
终于,二皇子带着一身的风尘仆仆回到了皇宫。宫门缓缓打开,熟悉的景致映入眼帘。
二皇子和衠都尉直奔御书房面见皇上“儿臣见过父皇”“臣见过皇上”
喜欢公主和亲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公主和亲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