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色尚带着几分朦胧的灰蓝,北凉王府中,一片静谧中却隐隐涌动着即将到来的波澜。徐骁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步伐沉稳而坚定,先后来到了徐堰兵和韩崂山的住处。
徐骁此次前来,是怀揣着一个重大使命——邀请他们参与自己那惊世骇俗的马踏江湖之举。这马踏江湖,绝非简单的江湖纷争,而是徐骁为了北凉的稳定,为了天下的大局,所做出的一项大胆而豪迈的决策。他深知,徐堰兵和韩崂山皆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有他们的加入,此次行动便多了几分胜算。
徐骁踏入徐堰兵的居所,屋内布置简洁,一张木桌,几把木椅,墙上挂着一杆长枪,虽未出鞘,却隐隐透着一股凌厉之气。徐堰兵正坐在桌前,擦拭着那杆长枪,见徐骁前来,起身相迎,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徐骁微笑着坐下,将马踏江湖的计划娓娓道来,从北凉的局势,到江湖的隐患,再到此次行动的意义,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徐堰兵静静地听着,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心中思索着其中的利弊。
随后,徐骁又来到韩崂山的住处。韩崂山正在院中练拳,拳风呼啸,身形矫健。徐骁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待韩崂山收拳,才走上前去。两人进了屋,徐骁再次将计划说了一遍。韩崂山性格豪爽,听完后哈哈大笑,说道:“徐王,既然您有如此壮志,我韩崂山岂有不从之理!”
而徐堰兵,心中虽也有热血在翻涌,但他更为谨慎。他想到自己隐居江湖多年,如今要重新卷入这纷繁复杂的江湖纷争,心中不免有些顾虑。徐骁看出了他的犹豫,继续劝说道:“堰兵,此次马踏江湖,不仅是为了北凉,更是为了天下苍生。江湖中那些为非作歹之徒,若不加以整治,百姓将永无宁日。你一身武艺,若能为此出份力,也不枉这身本领。”徐堰兵听了,心中一动,他想起自己年少时学武的初心,便是为了行侠仗义,守护一方平安。如今,这正是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经过一番思索,他终于点了点头,答应与徐骁一同马踏江湖。
时光匆匆,十几年转瞬即逝。这一日,徐凤年缠着徐骁,非要让他讲讲徐堰兵和韩崂山是怎么加入徐府的。徐骁架不住徐凤年的软磨硬泡,便缓缓说出了当年的情况。
徐堰兵,这位在北凉王府中如雷贯耳的人物,乃是徐骁和徐凤年两代北凉王的贴身扈从,更是北凉王府中战力最为恐怖的存在之一。他的人生,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诗,充满了跌宕起伏。
少年时的徐堰兵,原名刘堰兵,怀揣着对枪术的热爱与憧憬,拜入了枪仙王绣父亲的门下。那是一个高手如云的地方,枪术的氛围极为浓厚。刘堰兵每日天不亮便起床练枪,从最基本的扎、刺、拨、挑等动作练起,一招一式,都力求精准无误。他的师父对他要求极为严格,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纠正,直到达到完美为止。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刘堰兵的枪术日益精进。
然而,他的天赋实在太高,在枪道上的领悟能力远超常人。与同门师兄弟相比,他的进步速度堪称惊人。就连当时的枪王王绣,在天赋上也不及他。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却引起了王绣父亲的担忧。他深知,江湖中人心复杂,如此出众的天赋,若不加以约束,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王绣心中难免会产生嫉妒之情,长此以往,师兄弟之间必生嫌隙。于是,为了维护师门的和谐,也为了保护刘堰兵,王绣父亲不得不忍痛将他请出师门。
离开师门后,刘堰兵心中虽有失落,但他也明白师父的苦心。他选择了隐居江湖,在一处偏僻的山林中搭建了一座小屋,从此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很少出面展示自己的枪术,即便偶尔有人慕名而来挑战,他也只是以木枪应对,点到为止,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尤其是与王绣。
但刘堰兵并非无情之人,对于王绣这位师弟,他始终有着同门之谊。他一直默默关注着王绣的动态,从师父去世时王绣的悲痛欲绝,到王绣一步步在江湖中崭露头角,成长为令人敬仰的枪仙,刘堰兵都看在眼中。他见证了王绣开山收徒,看着王绣的徒弟们围绕在师父身边,虚心求教;也见证了王绣结婚生子,家庭美满。刘堰兵心中为王绣感到高兴,他以为王绣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王绣的徒弟陈芝豹,在出师之后,竟做出了弑师的恶行。当这个消息传来时,刘堰兵如遭雷击,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收拾行囊,赶往王绣所在的地方。但当他赶到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王绣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而陈芝豹正手持梅子酒,眼神冷漠。
刘堰兵悲愤交加,他怒吼一声,手持一杆木枪,冲向陈芝豹。陈芝豹冷笑一声,挥舞着梅子酒迎了上来。两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刘堰兵虽然实力强劲,但此时他心中满是悲愤,招式难免有些急躁。而陈芝豹则心狠手辣,招招致命。尽管如此,刘堰兵还是凭借着一杆木枪,抵挡住了陈芝豹的梅子酒,防止王绣的刹那枪被夺走。最终,王绣的刹那枪留给了他的女儿青鸟。
为了给自己的师弟报仇,刘堰兵带着青鸟找上了北凉王府。他以为,只要找到陈芝豹,就能为王绣报仇雪恨。然而,他低估了北凉王府的实力。当时的他,实力并未达到巅峰状态,在北凉王府外面,就被黄阵图给挡住了。黄阵图,江湖人称老黄,虽然平日里看似憨厚老实,但武功却深不可测。刘堰兵与老黄多次交手,却始终冲不进北凉王府的大门。
久而久之,在被老黄不断的击败下,刘堰兵也逐渐失去了对于复仇的渴望。他开始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他看到北凉王为了北凉的稳定,为了百姓的安宁,日夜操劳,不辞辛劳。他也看到北凉铁骑,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为了保卫北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意识到,这个天下能够保持和平的局面,离不开北凉王以及北凉铁骑的努力。
在北凉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徐堰兵对于复仇的态度产生了很大的改观。他觉得,与其执着于个人的仇恨,不如为天下的大义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选择放下执念,带着青鸟加入了北凉王府之中。
徐堰兵加入北凉王府,对于徐骁来讲,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徐骁深知徐堰兵的实力和为人,他专门赐姓给了徐堰兵,就这样,刘堰兵正式更名为徐堰兵,成为了北凉王的贴身扈从。
从此,徐堰兵跟随徐骁四处征战,时刻保护着徐骁的安危。在战场上,他手持长枪,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敌人的箭雨如蝗虫般飞来,他却毫不畏惧,身形闪烁,巧妙地躲避着箭矢,同时手中的长枪不停地刺出,每一次刺出,都有敌人倒下。他的枪术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让敌人闻风丧胆。
至于青鸟,徐骁将她送到了梧桐苑之中,让她成为了保护下一任北凉王徐凤年的侍女。青鸟聪明伶俐,武艺也不弱,她对徐凤年忠心耿耿,时刻守护在他的身边。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徐堰兵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他为了天下的和平,能够选择放弃师门复仇的执念,这种胸怀和气度,非一般人所能比拟。而且,徐堰兵在进入北凉王府后,实力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他不仅仅是跟随徐骁在战场上杀敌,更是熟读了徐骁带回的那些兵书功法。他将武学与兵法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武夫之路,最终达到了半步武圣的境界。
在天下平定后,徐堰兵并没有贪图荣华富贵,也没有炫耀自己的功劳。他成为了北凉王府中很不起眼的马夫,每天默默地赶着马车,隐藏着自己的实力。他就像一颗隐藏在暗处的星辰,虽然不耀眼,但却时刻散发着光芒,跟在徐骁的身边,时刻保护他的安全。
而至于韩崂山,此人堪称北凉军事集团中一颗隐匿的璀璨星辰,作为核心成员,他直接隶属于北凉王徐骁那令人闻风丧胆的贴身护卫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护卫都犹如徐骁的铜墙铁壁,守护着他的安危,而韩崂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师门传承里,韩崂山有着非凡的背景。他与枪道宗师王绣乃同门师弟,而那被誉为“半步武圣”的徐堰兵,与他亦是有着同门渊源,构成了一种“同门不同支”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使得他在江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对师侄陈芝豹、吴殳的枪术传承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陈芝豹,那可是北凉年轻一辈中的翘楚,枪术凌厉,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吴殳亦是天赋异禀,枪术造诣颇高。韩崂山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枪术功底和独特的见解,时常对他们的枪术进行点拨,让他们在枪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为北凉王府五大护卫之一,韩崂山与范镇海、杨春亭等明面高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层级防御网络。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北凉王府守护得密不透风。与剑九黄等暗桩的职能定位截然不同,剑九黄隐匿于江湖之中,为北凉收集情报,执行一些隐秘的任务。
而韩崂山等人则是明面上的守护者,以强大的武力震慑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韩崂山在江湖与朝堂之间都具有特殊的影响力。江湖中,他凭借着高强的枪术和独特的身份,结交了许多豪杰;朝堂上,他作为北凉王的心腹,对一些政事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影响力。
其枪术造诣在当世堪称一绝,位列前三。他手持特制枣木长矛“小蛮肩”,这长矛看似材质普通,实则暗藏玄机。在作战时,韩崂山挥舞着“小蛮肩”,展现出与兵器材质相悖的凌厉攻势。那枣木长矛在他手中,仿佛化作了一条蛟龙,时而如闪电般迅猛刺出,时而如狂风般呼啸扫过,让敌人防不胜防。
虽长期受困于指玄境界,但在实战中,他与徐堰兵配合默契,形成了互补性的攻防体系。徐堰兵攻势猛烈,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韩崂山则防守严密,如坚固的城墙,让敌人难以突破。二人相互配合,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相较于师兄王绣的宗师地位,韩崂山更注重沙场搏杀技巧的锤炼。王绣在江湖中威名远扬,以宗师之姿傲立群雄;而韩崂山则深知沙场之上,生死只在瞬间,因此他不断钻研沙场搏杀的技巧,将枪术与战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斗风格。作为王绣师弟,他却长期被师兄的光芒所压制,滞留指玄境数年。
然而,北凉为他提供了广阔的沙场实战体系,让他有机会在战场上不断磨砺自己的枪术。在无数次的战斗中,他的枪术逐渐完成了从“江湖技法”到“战场杀术”的蜕变,变得更加凌厉、实用,成为了北凉军中令人胆寒的存在。
……
徐骁在得到韩崂山和徐堰兵的同意后,便让他们耐心等着自己的消息。时光匆匆,很快来到了第三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北凉王府的屋檐上,给这座宏伟的府邸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此时,徐骁正陪着妻子吴素在王府中悠闲地散步,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就在这时,褚禄山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北凉王府。他身形肥胖,走起路来一摇一摆,但脚步却十分急促。看到徐骁及吴素后,褚禄山连忙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义父、义母,禄球儿来了……”那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心生喜爱。在徐骁的示意下,褚禄山将自己这三日来不辞辛劳查到的当时涉及到襄樊城战役及京城白衣案的所有江湖门派及散游的江湖人士,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可见他这三日付出了多少心血。
徐骁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满意地点着头。他深知褚禄山为了这件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心中对他充满了感激。而吴素则在边上柔声地说着:“禄球儿,今晚就留在王府吃饭吧!”那温柔的声音,如同一股暖流,流进了褚禄山的心田。褚禄山听到王妃的话,开心得像个孩子似的,他那副能够生吃人的面孔露出了少有的微笑,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兴奋地直奔王府的厨房走去,一路上还不停地哼着小曲,那欢快的模样引得周围的侍卫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于吴素,褚禄山是把她当成亲生的母亲看待。在他心中,吴素的地位无人能及。吴素对褚禄山也是疼爱有加,把他当成亲儿子一般对待。褚禄山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年褚禄山千骑开蜀之时,那是一场何等惊心动魄的战役。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别人或许更关心战事能否胜利,而吴素却更担心褚禄山的安危。她日夜祈祷,希望褚禄山能够平安归来。正是因为吴素对待自己的这些恩情,褚禄山无以报答。
京城白衣案时,那是一场震惊江湖的大事。当时,徐骁身处险境,褚禄山因为坐镇军中,无法跟随吴素前往救援义父徐骁,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愧疚。因此,当徐骁让他查询关于涉及到京城白衣案的江湖人士时,褚禄山更是亲力亲为,三日来几乎没有合眼。他四处奔走,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只为了能够为义父和义母出一份力。
看着褚禄山开心的背影,吴素靠在徐骁的怀里,轻声说道:“这孩子估计这几日都没合眼,太辛苦了!”那声音中充满了心疼和怜惜。徐骁知道吴素心疼褚禄山,自己心中也了解褚禄山的性情。他轻轻地搂着吴素,眼中满是温柔。
等到晚饭用餐时,徐骁牵着吴素的手,缓缓来到饭桌前。只见褚禄山正趴在饭桌前睡得正香,他的嘴里还叼着半只鸡腿,那模样十分滑稽。吴素看着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动听。褚禄山则被吴素那轻柔的笑声惊醒,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了看自己的状态,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地傻笑着。那憨态可掬的模样,让徐骁和吴素笑得更加开心了。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欢声笑语不断。这顿饭,吃得格外温馨。在吃过晚饭后,褚禄山准备返回拂水房。临走之际,徐骁对着褚禄山说:“禄球儿,明日你去趟左宗那,告知他。我准备让你和左宗随我一起马踏江湖。”那声音沉稳有力,充满了威严。
褚禄山听到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好咧!我一会就去,等不到明天了,终于又可以大展拳脚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江湖中纵横驰骋的场景。在愉快的心情下,褚禄山离开北凉王府,朝着袁左宗的住处走去。他的脚步轻快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
夜色中,北凉王府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徐骁独自一人在院中,静静地望向西北方——紫禁山庄的方向。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紫禁山庄,那是一个神秘而又强大的地方,江湖中许多势力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徐骁心中明白,未来的江湖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但他毫不畏惧。他身后有着一群忠心耿耿的兄弟,有着强大的北凉军作为后盾。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在江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实现自己的壮志豪情。
在这宁静的夜晚,北凉王府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努力着。韩崂山在默默地修炼枪术,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褚禄山在为即将到来的江湖之行做着准备;而徐骁,则站在院中,眺望着远方,心中谋划着未来的大计。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
正所谓:
同门师出枪王家,徐堰韩崂与王绣。
王父授艺倾心血,三子勤修志堪夸。
徐堰天赋惊尘刹,枪舞龙蛇意气发。
术超王绣师难容,逐出师门天涯踏。
韩崂苦练志未垮,奈何王绣如山崖。
锋芒屡被师兄掩,郁郁离门闯华夏。
江湖历练心志大,奇功绝艺身上挂。
闻听北凉烽火燃,义无反顾投徐驾。
贴身扈从护骁霸,北凉防线坚如塔。
敌寇胆寒不敢犯,黎民安居乐无涯。
三日匆匆时光飒,禄山呈册入府衙。
江湖门派游侠事,尽付徐公细筹划。
(本章完)
喜欢凉州雪:徐骁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凉州雪:徐骁风云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