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光微熹。
林风从深沉的调息中醒来,一夜修炼,《引气诀》运转无碍,地火灵气源源不断转化为精纯的灵力,滋养着经脉与丹田,修为虽未突破,却更显凝实稳固。他推开房门,清晨微凉的空气夹杂着稀薄的灵气涌入肺腑,虽远不如地火深处灼热纯粹,却别有一番生机勃勃的意味。
院中,墨守已然起身,依旧在那棵老树下,却不是擦拭铁剑,而是缓缓打着一套看似平平无奇的拳法。动作缓慢沉稳,一板一眼,不见丝毫灵力波动,却隐隐契合着某种自然的韵律,带动周身气息如深潭微澜,沉静而内蕴力量。
林风没有打扰,只是静静站在廊下观看。他如今灵识敏锐,更能体会这拳法的不凡,看似简单,实则每一式都牵动着修炼者自身的气血与内息,是一种极高明的炼体固元之法。
一套拳法打完,墨守收势而立,气息匀长,转头看向林风:“醒了?炎阳峰人少,没有杂役,一应事务都需自己动手。厨房在那头,米粮还有些,自己弄些吃食。”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昨日的疏离,多了几分同门间的寻常交代。
“是,师兄。”林风应道,去往厨房。厨房甚是简陋,灶台冷清,米缸里只有小半缸灵米,品质普通,旁边还有一小袋耐存放的根茎类灵植。他生火煮饭,动作熟练。杂役生涯别的不说,这些琐事倒是做得利索。
饭熟后,他盛了两碗,端到院中石桌上。墨守也没客气,坐下默默吃起来。
饭间无言,只有碗筷轻碰之声。
吃完,墨守放下碗筷,道:“既入炎阳峰,便是此间弟子。峰内情形,你昨日大致也看到了。师父失踪数百年,炎阳峰早已不复往日风光,资源匮乏,弟子凋零。宗门大比、资源分配,历来也与我峰无关。留在这里,注定清苦,修行路上,更多需靠自己争渡。”
他语气平静,只是在陈述事实,并无抱怨或煽情。
林风点头:“师弟明白。能得入仙门,有安身立命、修行问道之所,已是幸事。清苦与否,在于心,而不在于境。”
墨守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似有赞许:“你能如此想,最好。《炎阳诀》可看了?”
“粗略看过,与师弟之前所修基础功法颇有渊源,正欲向师兄请教转换功法之要点。”林风恭敬道。
“嗯。”墨守沉吟片刻,“《炎阳诀》乃我峰根本,中正平和,根基扎实。你既有基础,转修不难。关键在于‘凝火于心,化阳于脉’八字。灵力运转过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时,需存想炎阳初升、光照经脉之象,引动心火,温和灼烧杂质,使灵力更具纯阳之性。你初练,不必求快,务求精准,若有滞涩燥热之感,立刻停止,来问我。”
他讲解细致,直指关键,并无藏私。
“谢师兄指点。”林风认真记下。
“今日你先自行揣摩转换功法。峰内各处,你可自行熟悉,后山有一处废弃的‘灼阳谷’,曾是弟子练功之所,地火余脉尚存,火灵气略浓于他处,你可去那里尝试。切记,量力而行,不可冒进。”墨守交代完,便不再多言,又拿起那把铁剑,默默擦拭起来。
林风收拾了碗筷,便回到房中,再次沉浸于《炎阳诀》玉简之中,仔细体会墨守所说的要点。确认记熟无误后,他离开小院,依着墨守指示的方向,往后山走去。
沿途尽是荒废景象,断壁残垣隐没于荒草之中,偶尔能看到一些巨大石柱的基座,昭示着此地曾经或许也有过恢宏的建筑。灵气确实稀薄,甚至比不上山外的迎仙镇。
越往后山走,空气逐渐变得干燥温热起来。穿过一片枯木林,眼前出现一个不大的山谷入口,热气扑面而来,谷口岩石呈暗红色。
踏入谷中,地势下沉,中央有一片焦黑的空地,地面龟裂,裂缝中隐隐有微弱的热气升腾,空气中火灵气的浓度明显增高,虽然远不如地火脉深处,但比起外面已是天壤之别。这里显然荒废已久,无人打理。
林风寻了一处平整之地,盘膝坐下。屏息凝神,开始按照《炎阳诀》的法门运转灵力。
初始,体内熟悉的《引气诀》灵力流略显滞涩,但在林风精准的引导下,很快便顺应新的路线运转起来。当灵力流经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时,他依言存想炎阳初升之景,心念微动,一丝纯阳心火自生,融入灵力之中。
嗡!
体内仿佛响起一声轻微的嗡鸣,原本平和的灵力瞬间带上了一丝灼热的特性,流转速度加快了几分,所过之处,经脉微微发烫,却并无不适,反而有种通透舒畅之感。他在地火深处锤炼过的肉身和经脉,对此种灼热适应性极强。
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水到渠成。不过一个周天,体内灵力便已彻底转化为更具活力、带着淡淡赤芒的炎阳灵力,品质比之前更显精纯灼热。
他沉浸其中,一连运转了九个周天,直到新生的炎阳灵力彻底稳固,如溪流般在体内潺潺流动,充满活力。
当他收功睁眼时,已是正午。阳光直射谷底,与地热交织,让谷内温度颇高。
“不错。”一个平静的声音从谷口传来。
林风一惊,转头看去,只见墨守不知何时来了,正站在谷口看着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中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讶异。
“师兄。”林风连忙起身。
“不到半日,便能顺利转修,完成九个周天,你的根基之扎实,远超我预料。”墨守走入谷中,感受了一下林风周身尚未完全平息的灵力波动,“看来你在地火之中的遭遇,带给你的不仅是修为的提升。”
林风默认,他知道瞒不过这位看似平凡却眼力非凡的师兄。
“此地虽废,却曾是炎阳峰弟子淬炼灵力、修炼术法之地。”墨守环视灼阳谷,目光中闪过一丝追忆,“这些裂缝之下,尚有微弱地火余脉,对修炼火系功法略有裨益。你日后可常来此处修行。只是需注意,莫要引动地火过甚,以免反伤自身。”
“是,多谢师兄。”
“既已转功成功,便可开始修习术法。”墨守从储物袋中又取出一枚玉简,“这是《炎阳诀》附带的几门基础术法——‘灼火指’、‘炎盾术’、‘御风术’(注:火借风势,故低阶弟子亦需修习基础御风术)。你好生练习,三日后,我来考校你进度。”
接过玉简,林风心中欣喜。术法,这才是修士真正的手段!
“师兄,不知我们炎阳峰…”林风忍不住想问关于峰内传承、资源等问题,毕竟如此大一个峰脉,即便没落,总该有点底蕴。
墨守似乎知道他想问什么,打断道:“饭要一口一口吃,道要一步一步走。先练好基础,掌握这几门术法再说其他。炎阳峰的一切,等你有了相应的实力,自然可知。否则,知之无益,反生妄念。”
他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林风心中一凛,收起急切之心,恭声道:“师弟受教。”
墨守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山谷出口。
林风握着记载术法的玉简,目光灼灼。他深知墨守所言有理,当下最重要的便是提升实力。
他不再耽搁,神识沉入玉简。
“灼火指”,凝灵力于指尖,化灼热指风,可远攻,可点穴,练至高深,一指洞金裂石。 “炎盾术”,引火灵力凝聚护盾,防御之法,对水火类术法有奇效。 “御风术”,基础法术,操控气流,可提速,可轻身,亦可辅助火势。
术法口诀并不复杂,难在于灵力运转的精细操控与心神契合。
林风首先选择练习“灼火指”。他凝神静气,依照法门调动丹田内的炎阳灵力,缓缓汇聚于右手食指指尖。
初时颇为生涩,灵力汇聚稍多便感觉指尖胀痛,难以稳定。但他心性坚韧,耐心极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调整。
终于,在一次小心翼翼的尝试中,一缕淡红色的炽热指风“嗤”的一声从他指尖射出,打在前方一块焦黑的岩石上,留下一个浅浅的白点,甚至冒起一丝青烟。
成功了!
林风精神大振,不顾消耗,继续练习起来。
谷中,少年孜孜不倦的身影,与荒凉破败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一次次指风射出,从微弱到凝实,从偏移到精准。
汗水浸湿了衣袍,灵力一次次耗竭,又一次次通过修炼补充。他完全沉浸在了修炼之中,忘却了时间。
直到日落西山,谷内光线暗淡,他才不得不停下来。
此时的他,已能较为熟练地施展“灼火指”,指风能在三丈内准确击中目标,虽威力尚浅,却已初具雏形。“炎盾术”也能勉强在身前凝聚出一面巴掌大小、忽明忽暗的火焰小盾,持续时间不足一息,但总算摸到了门路。至于“御风术”,则只能微微带动周身气流,让衣袂略微飘动。
进步显着,但前路更长。
拖着疲惫却充实的身躯回到小院,墨守房内亮着微光,并无动静。林风自行弄了吃食,回房后甚至顾不上休息,又继续打坐练气,恢复灵力,揣摩术法要点。
接下来两日,林风几乎足不出灼阳谷,疯狂地练习着三门术法。他的进步速度堪称神速,尤其是“灼火指”,因其与《炎阳诀》灵力最为契合,且与他在地火中锤炼出的精准操控力相得益彰,很快便修炼到小成境界,指风凌厉,已能在那焦黑岩石上留下清晰的灼烧孔洞。
第三日黄昏,墨守如期而至,来到灼阳谷。
他没有多言,直接道:“施展与我看。”
林风深吸一口气,先是施展“御风术”,身形变得轻盈,速度加快少许,在场中快速移动了一圈。接着低喝一声,“炎盾术”施展,一面脸盆大小、凝实了不少的赤色火焰护盾出现在身前,持续了两息时间才溃散。
最后,他并指如剑,体内炎阳灵力奔涌,一指点出!
嗤!
一道赤红色的指风破空射出,速度快疾,精准地命中五丈外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只听“噗”的一声轻响,石头上竟被洞穿一个指头大小、边缘焦黑的孔洞!指风去势不减,又在地面留下一个小坑。
墨守静静看着,待林风施展完毕,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道:“三日时间,能将灼火指练至洞石之境,炎盾初成,御风熟稔…你的悟性和勤勉,皆属上乘。”
他顿了顿,看着林风,眼中终于不再是全然的古井无波,而是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名为“希望”的光亮。
“看来,师父的选择,没有错。”
“从明日起,你可随我修习‘炎阳锻体术’。”
(第十六章 完)
喜欢玄尘道涂2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玄尘道涂2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