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明日就要出行,所以几人也没喝太多酒,只叫了几个卫所的指挥佥事以上的将领,但即便如此人数也不少了。
这算是周王在给唐胜宗和几个卫所的将领找个场合,让一些不熟悉的人先介绍一下自己,互相认识认识,这也算是老传统了。
不然大军都开拔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说不定就要闹笑话了。
没有人怀疑这次出征会失败,四万人打五六千流民,要是打不过真得提头来见了。
所以大家伙在宴会上讨论的更多的,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叛乱给平了,平定的同时还得尽可能的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多砍些脑袋下来。
众人讨论了半天,最终还是打算用老办法,围山。
方法不怕老,好用就成,但据他们所知,叛军分散在三个山头,那如何把叛军给围住就成了眼下的难题。
秦岭有多长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三五千人钻进秦岭就像往河里洒了泡尿,更别说想要把他们给围住了。
讨论到了最后,众人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而返回住处的郭岳也对这个话题极为感兴趣,于是就画了张草图打算模拟一下。
首先第一点,叛军的组成部分是以王府侍卫和卫所官兵为骨干,以当地百姓和山中流民土匪为枝叶组成的。
那么秦岭的地形,一定是叛军占优势,哪怕有当地向导都比不过叛军。
其次第二点,秦王的事在当地闹得沸沸扬扬的,哪怕当地的老百姓嘴上不说,但心里头都不知道怎么在骂秦王和朱元璋。
他们因为拖家带口的,造反的胆量虽然没有,但给叛军传递消息的胆量还是有的,民意这方面还是叛军占优。
天时地利人和叛军占了三样,天时如何郭岳还不知道,若是赶到西安的时候再遇上大雨,那这三样一样都不占,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要派这么多人平叛的主要原因。
有优点就有缺点,首先就是叛军内部一定没有官兵团结,面对官兵围剿大部分人一定是恐惧的,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吃饭也是个问题。
若是打持久战,唐胜宗只要派出在秦岭的主要道路安营扎寨,让补给进不去秦岭,那问题自解,可疑朱元璋比较着急,郭岳可不想一天连收十二道金令。
官兵占优的点就是强大的军队战斗力,军队人数和后勤,但叛军内是有知兵之人的,一旦大军进山人家肯定跑路,八百里秦岭,你得多少人进去才能把叛军给平了。
问题全给列出来了,双方优劣非常明显,但问题确实难搞,也不怪这么多人商议了一下午都没商议出个所以然来。
“贤侄还没休息?”
郭岳看地图看的入迷,以至于唐胜宗进房间都没发现。
“伯父。”
“不必多礼,在看秦岭舆图?”
“小侄是在想下午的事,想着有没有办法破局。”
“可有思路?”
“难。”
郭岳摇了摇头,他心里头确实有两个思路,但其中一个他觉得不太可能实现,另一个又太缺德了。
“八百里秦岭,历朝历代都是山匪叛军和义军的藏身地,若真有那么好解,这区区几千人,又怎么敢杀官造反呢。”
郭岳没有回话,仍然在思索着是否有可行的方法。
而唐胜宗也没有客气,直接就在郭岳对面坐了下来,他看着舆图上被郭岳做的诸多标记,会心一笑。
因为郭岳标记的地方全都是进出秦岭的大小关口,很显然郭岳也想过最稳妥也是最笨的方法,那就是封锁通道,阻止米盐入秦岭。
只要拖上三五个月,里面的叛军自然不攻自破,甚至花费的时间可能更短,有可能一两个月就有叛军坚持不住出来投降当带路党了。
“伯父觉得攻心如何?”
“如何攻心?西安府的民意可不大好,招降诛首恶这小可能不大好用。”
“招降最多让他们内部生乱,小侄这里有个阴损的法子,但是传了出去可能名声不大好听,所以小侄不大方便背,就想问伯父想不想挣这份功劳。”
“两军对垒,什么法子都不阴损,再阴损的咱都见过,贤侄尽管说来。”
唐胜宗没想到,郭岳竟然还真有法子,而且一出口就是阴损的法子,众所周知,计谋可能会不奏效,但阴损的计谋哪怕不奏效,也能把敌人给恶心坏了。
“小侄如果没有记错,袁御史手中有一份名单,匪首就是这伙人中的一员。”
“确有此事,袁泰这厮还因为这件事被陛下迁怒,贬成监察御史了。”
“曹国公在抓捕西安府要犯的时候把他们给漏了,那对比尸首的时候,少了哪些比较重要的人,秦王府总管那里一定有一份名单。”
“朝廷不是出了告示了吗?有头有脸的都上了通缉令。”
“小侄要的不单单是有头有脸的,小侄想要的是有一个算一个,所有在逃之人小侄都要搞清楚,哪怕是个小旗都不能放过。”
“贤侄打算如何做?”
“抓住他们的亲属,逼着他们的亲属派个代表进山去,告诉里面的叛军,若不下山投降,那便将他们所有的亲人活埋在秦岭山下。”
“嘶……”
唐胜宗深吸一口凉气,这法子真是阴损,甚至都不能叫阴损了,可以说是缺德。
但仔细一想想也确实是个办法,但这么做得让朱元璋知道,并给所有在逃的军士定下造反的罪名,这样才有正当理由抓捕他们的亲属,造反诛九族合情合理!
但这么做一下子牵扯的可就太大了,西安府民意本来就不怎么样,再来这么一下后果谁都无法预料,这是个损人利己的法子。
“如果他们还不投降,那就派人在乡里打听一番,看看哪里的青壮大规模失踪了,想来也一定是进山当叛军去了,也一并抓了!”
还来?郭岳再次语出惊人,唐朝宗人都麻了,他的内心顿时觉得自己以前见过的法子也没那么阴损缺德了。
“这是郭岳的主意?”
朱元璋看着手里的密信大为震惊,他万万没想到这小子这么阴损,但方法确实是个好方法,说不定真能如他所愿,西安府的叛乱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了。
“父皇觉得如何?”
“法子不错,这小子脑袋好使,你派人快马传讯延安侯,这个主意咱准了,让他务必保证消息不会泄露,咱的旨意也会八百里加急送到西安府布政使手中。”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