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首页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萌妻十八岁什么!越娶妻越强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神武太医俏女帝我在明末有套房神三群聊:三国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全球战国寒门崛起笔趣阁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全文阅读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txt下载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宝玉从潇湘馆走出来后,赶忙向秋纹问道:“老爷叫我过去干什么?”

秋纹笑道:“老爷没有叫你,是袭人姐姐让我来请二爷过去,我怕你不愿意去,所以才编了个理由哄你的。”

宝玉听了这话,才把心放下,松了口气说道:“你们请我过去就是了,何苦非要吓唬我!”说着,便跟着秋纹回到了怡红院。

一进院子,袭人就迎了上来,关切地问道:“你这出去好半天,都到哪里去了?”

宝玉笑着回答:“我去林姑娘那边,和她聊起薛姨妈和宝姐姐的事来,坐久了些。”

袭人听了好奇地问道:“你们都聊了些什么?”宝玉便把之前和林黛玉打禅语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袭人听后,有些无奈地说道:“你们怎么就不说些正经的家长里短的话,或者一起探讨探讨诗句也行,怎么又扯到禅语上去了?你们又不是和尚。”

宝玉说道:“你不懂,我们之间有我们自己的禅机,别人是插不上嘴的。”

袭人笑道:“你们要是参禅参得走火入魔了,可别让我们也跟着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宝玉说道:“以前我年纪小,她也是孩子气,所以我说话有时没注意,她就生气了。现在我说话也注意了,她也不再生气了。只是她最近不常过来,我又忙着读书,偶尔碰到一起,反而感觉有些生疏了似的。”

袭人听了,点头说道:“本来就应该这样。你们都长大了几岁,怎么还好意思像小时候那样相处。”

宝玉点了点头,说道:“我心里也明白。不过现在先不说这个。我问你,老太太那边有没有派人来说什么?”

袭人回答道:“没听说有什么事。”

宝玉说道:“肯定是老太太忘了。明天不是十一月初一吗?每年老太太那里都有个老规矩,要办消寒会,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我今天已经在学堂里请了假了。但现在还没收到消息,明天到底去不去呢?如果去了,那假就白请了;如果不去,老爷知道了,又要说我偷懒。”

袭人想了想,说:“依我看,你还是去吧。你最近念书刚有点进步,又想偷懒了。我觉得你应该更用功些才好。昨天我还听太太说,兰哥儿念书特别用功,他从学堂回来后,还自己念书做文章,每天都学到四更天才睡。你比他大那么多,又是叔叔,要是赶不上他,又要让老太太生气了。不如明天一早就去吧。”

麝月在一旁插嘴道:“这么冷的天,都已经请了假,又去,反倒被学堂里的人说。既然要去,就不该请假。很明显是在说谎,想偷懒。依我看,不如就歇一天。就算老太太忘了,咱们这里就不消寒了吗?咱们也可以自己热闹热闹,不好吗?”

袭人瞪了麝月一眼,说:“都是你起哄,二爷就更不想去了。”

麝月笑了笑,说:“我是乐一天算一天,不像你那么好名儿,你使唤一个月,能多得二两银子!”

袭人啐了她一口,说:“你这小蹄子,人家说正经话,你又来胡搅蛮缠。”

麝月说道:“我可没胡搅蛮缠,我是为你着想。”

袭人疑惑地问:“为我什么?”

麝月笑着说:“二爷去上学了,你肯定又得咕嘟着嘴,想着二爷早一刻回来,你们就有说有笑了。这会儿又装作没事人一样,何苦呢?我都看在眼里了。”

袭人正准备开口责骂她,却见贾母那边派了个人过来传话:“老太太说了,让二爷明天不用去学堂了。明天要请姨太太过来陪他解解闷儿,估计姑娘们也都会来家里。史姑娘、邢姑娘、李姑娘她们都请了,说是明天要办个什么‘消寒会’呢。”

宝玉还没等那人把话说完,就高兴得跳起来:“可不是?老太太最会找乐子了,明天不用上学,这可是明明白白允许的了。”袭人见宝玉这般高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那个传话的小丫头便回去了。

这几天,宝玉一直认真读书,就盼着能好好玩这一天。现在又听说薛姨妈要来,心里想着宝姐姐肯定也会一起来,更是喜上眉梢,连忙说:“快睡吧,明天咱们早点起来。”于是这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宝玉果然一大早就到贾母那里请了安,接着又去贾政和王夫人处请了安,并告知他们老太太今天不让他去上学。贾政听后没有说什么,宝玉便慢慢退了出来。刚走了几步,他便加快脚步,一溜烟地跑到了贾母的房中。

他发现其他人还没到,只有凤姐那边的奶妈子带着巧姐儿,跟着几个小丫头过来,给老太太请了安。

巧姐儿说:“我妈妈先叫我给老太太请安,陪着老太太说说话。妈妈一会儿就过来。”

贾母笑着说道:“好孩子,我一大早就起来了,等他们总也不来,就你二叔叔先来了。”

那奶妈子听后,便对巧姐儿说:“姑娘,快给你二叔叔请个安。”

宝玉也问了一声:“妞妞好?”

巧姐儿说:“我昨晚听妈妈说,要请二叔叔过去说话。”

宝玉好奇地问:“说什么呢?”

巧姐儿说:“我妈妈说,我跟着李妈认了好几年的字,她不知道我认不认得。我说我都认得,还认给妈妈看。可妈妈说我是瞎认的,不信我,还说我只顾着玩,哪里会认字。我觉得那些字也不难,就连《女孝经》我也能轻松念下来。可妈妈说我骗她,要请二叔叔有空的时候帮我理理这些字。”

贾母听后,笑着对巧姐儿说:“好孩子,你妈妈不识字,所以才会说你骗她。明天让你二叔叔帮你理理,她就信了。”

宝玉接着问巧姐儿:“你认了多少字了?”

巧姐儿回答说:“我认了三千多个字,还念完了一本《女孝经》。半个月前,我又开始学《列女传》了。”

宝玉又问:“你念了这些,都懂吗?要是不懂,我可以给你讲讲。”

贾母说道:“做叔叔的,确实应该给侄女儿讲讲。”

宝玉说:“像周文王的后妃,就不用多说了,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姜后摘下发簪,素衣请罪,以表自责;齐国的无盐女,虽然容貌丑陋,却有着安邦定国的才能,她们都是后妃中贤能之人。若说才华出众的,有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这些人。孟光生活简朴,戴着荆条做的发钗,穿着粗布衣裙;鲍宣的妻子提着瓦罐到井边打水;陶侃的母亲剪下自己的长发去换酒菜招待客人;还有用荻草在地上写字教儿子的,这些都是不嫌弃贫苦的典范。在命运坎坷却终得圆满的故事里,有乐昌公主与丈夫破镜重圆,苏蕙织回文诗感动君主。孝顺的例子就更多了,像花木兰替父从军,曹娥跳入水中寻找父亲的尸首等等,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我也说不过来。那个曹氏拿刀割掉自己的鼻子,是魏国时期的故事。守节尽忠的例子也非常多,只能慢慢讲。至于那些容貌艳丽的,有王昭君、西施、樊素、小蛮、绛仙等人。善妒的例子,有因嫉妒而剪掉妾室头发的,还有写《洛神赋》寄寓怨情的,这类例子也不少。卓文君、红拂女是女子中的……”

贾母听到这里,说:“行了,不用再说了。你说得太多了,她哪里能记得住呢。”

巧姐儿说:“二叔叔刚才说的那些人物,有的我在书里看到过,有的还没见过。那些我看过的,经二叔叔一讲,我就更明白了。”

宝玉笑着回应:“那些字你自然都认得的了,不用再理会这个。明天我还要上学去呢。”

巧姐儿又接着说:“我还听我妈妈昨天提起,我们家的小红,原先是在二叔叔你那里的,后来我妈妈把她要了过来,不过小红原来的位置还空着没补人呢。我妈妈打算把柳家的五儿补上那个位置,不知道二叔叔你要不要?”

宝玉听了,心里更高兴了,笑着对巧姐儿说:“你听你妈妈的安排就好,想补谁就补谁,还问我要不要呢。”说着,他又转头笑着对贾母说:“我看大妞妞这孩子,长得这么可爱,又这么聪明,将来说不定比凤姐姐还要出色呢,而且她认的字也比凤姐姐多。”

贾母听了,点点头说:“女孩子家认得字也是好事,不过女工针线活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巧姐儿连忙说:“我也跟着刘妈妈学做针线活呢,像扎花儿、拉锁子这些,虽然我做得不太好,但也学着会做了几针。”

贾母听了,满意地说:“咱们这样的人家,虽然不用自己动手做这些,但至少要知道一些,以后才不会被人拿捏。”巧姐儿连忙答应着“是”。

之后,巧姐儿还想让宝玉继续给她解说《列女传》里的故事,但看到宝玉一副发呆的样子,她也不敢再开口了。

你知道宝玉这时候发的是什么呆吗?这事儿得从柳五儿进怡红院说起。头一回,柳五儿本要进怡红院当差,偏巧赶上宝玉生病,这事儿就给耽搁了,没能进来;第二次,王夫人把晴雯撵了出去,这之后,但凡模样出众些的丫头,谁还敢主动往前凑,都怕惹上麻烦。后来宝玉去吴贵家看望被撵走的晴雯,五儿跟着她妈去给晴雯送东西,宝玉和五儿见了一面。这一见,宝玉越发觉得五儿娇俏动人、妩媚多姿。今天多亏凤姐想着,安排五儿填补了小红走后留下的空缺,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把宝玉高兴坏了。所以这会儿,宝玉才呆呆地想念着五儿。

贾母坐在那里等着那些人,见都这个时辰了,人还没到齐,便又吩咐丫头去请。过了一会儿,李纨带着她妹妹、探春、惜春、史湘云和黛玉都来了,众人纷纷向贾母请安。

大家相互见礼后,贾母发现只有薛姨妈还没到,于是再次派人去请。不一会儿,薛姨妈果然带着宝琴过来了。

宝玉赶忙上前请安问好。只是没见到宝钗和邢岫烟两人。黛玉便开口问道:“宝姐姐怎么没来?”薛姨妈谎称宝钗身体不舒服。邢岫烟则是因为知道薛姨妈在这儿,所以没来。宝玉虽然对宝钗没来感到纳闷,但见黛玉来了,便暂时把对宝钗的挂念放在了一边。

没过多久,邢夫人和王夫人也来了。凤姐听说婆婆们已经先到了,自己不好落后,便打发平儿先过来告假说:“我正打算过来,只是现在身上有些发热,等一会儿就来。”

贾母说:“既然身体不舒服,不来也行。咱们这时候也该吃饭了。”

丫头们把火盆往后挪了挪,在贾母的榻前并排摆下两桌,大家按顺序坐下。吃完饭,众人依旧围着火炉闲聊,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且说凤姐为什么没来。之前,她因为比邢夫人、王夫人到得晚,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后来,旺儿家的来回报说:“迎春姑娘那边派人过来给奶奶请安,还说并没有去上面请安,只到奶奶这里来了。”

凤姐听了觉得奇怪,不知道又是什么事情,于是就叫那个人进来,问道:“姑娘在家里还好吗?”

那人回答说:“有什么好的!奴才我并不是姑娘派来的,实际上是司棋的母亲求我来找奶奶帮忙的。”

凤姐问道:“司棋已经被赶走了,怎么还来求我帮忙?”

来人回答说:“自从司棋被赶出府后,她每天都哭个不停。有一天,她表兄突然来了,她母亲一见,气得不行,骂他害了司棋,伸手就要打他。那表兄吓得不敢说话。

“司棋听到动静,急忙跑出来,厚着脸皮对她母亲说:‘我是因为他才被赶出来的,我也恨他没担当。现在他来了,妈你要打他,不如直接勒死我算了。’她母亲骂她:‘不要脸的东西!你到底想怎么样?’

“司棋说:‘一个女人只能配一个男人。我一时糊涂,上了他的当,现在我就是他的人了,绝不会再嫁给别人。我恨他为什么这么胆小,做了事就要敢承担,为什么要逃跑?就算他一辈子不来找我,我也一辈子不嫁人。

“妈要给我配别的男人,我本来是想拼着一死的。现在他来了,妈你问问他怎么打算。要是他不改心意,我在妈面前磕个头,就当我已经死了,他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就算是讨饭,我也心甘情愿。’

“她母亲气得不行,哭着骂道:‘你是我女儿,我偏不让他如愿,你敢怎么着?’

“没想到司棋这丫头一时糊涂,竟然一头撞在墙上,脑袋撞破了,鲜血直流,当场就死了。

“她母亲哭着也救不回她,就要让那表兄偿命。没想到她表兄也挺奇怪,说道:‘你们别着急。我在外面其实已经发了财,就是因为想着她才回来的,我的心意是真的。你们要是不信,就看看这个。’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匣子金珠首饰。她母亲一看,心就软了,说:‘你既然有心,怎么不早说?’

“她外甥说:‘大凡女人都容易变心,我要是说自己有钱,她可能就是为了钱才跟我的。现在她只看重我这个人,这才是难得的。我把这些金珠给你们,我去买棺材安葬她。’

“司棋的母亲接过东西,也不管女儿了,就由着她外甥去处理。没想到她外甥让人抬来了两口棺材。

“司棋的母亲一看,觉得奇怪,问:‘怎么要两口棺材?’

“她外甥笑着说:‘一口装不下,得两口才行。’

“司棋的母亲看她外甥不哭,还以为他是心疼得傻了。哪知道她外甥忙着把司棋安顿好,也不哭,趁人不注意,掏出把小刀子往脖子上一抹,也就抹死了。

“司棋的母亲这才后悔起来,哭得死去活来。现在官府知道了这件事,要报官处理。她急了,就求我来找奶奶说个人情,她等会儿就过来给奶奶磕头。”

凤姐听了这话,满脸惊讶地说:“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丫头,偏偏就遇上这么个傻小子!怪不得那天翻出那些东西时,她还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原来她是个性格如此刚烈的孩子。说起来,我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管她这些琐碎的事情,但听你刚才这么一说,倒让人觉得她挺可怜的。算了,你回去告诉她,我会和你二爷说,让旺儿去帮她处理这件事。”凤姐打发走了那人,随后才前往贾母那边,这里暂且不提。

且说这一天,贾政正和詹光专心下大棋。整盘棋的输赢情况基本已定,双方势均力敌,不过就棋盘的一个角落,胜负还未分晓,两人正围绕这个关键区域激烈地“打劫”争夺。

这时,门房的小厮走进来禀报说:“老爷,外面冯大爷求见。”

贾政闻言,说道:“快请他进来。”

小厮应了一声,便出去请人。

不一会儿,冯紫英迈步走了进来。贾政赶忙起身,热情地迎了上去。

冯紫英走进书房,在椅子上坐下,看到贾政和詹光正在下棋,便说:“只管下棋,我来观局。”

詹光连忙谦虚地回应:“晚生这棋艺实在不堪入目。”

冯紫英摆摆手,说道:“别这么说,请继续下吧。”

贾政看向冯紫英,问道:“你今天来有什么事情?”

冯紫英回答:“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老伯就安心下棋,我也趁机学几招。”

贾政转头对詹光说:“冯大爷和咱们关系好,既然他没什么要紧事,咱们索性把这盘棋下完再说话儿。冯大爷在旁边瞧着。”

冯紫英接着问:“你们下棋带不带彩头?”

詹光回答:“带的。”

冯紫英便说:“要是带彩头,我这旁观的可就不好随便插嘴了。”

贾政笑着说道:“插嘴也没关系,反正他都已经输了十几两银子了,而且这钱他肯定是不会拿出来的。往后就罚他请客吃饭得了。”

詹光听了笑着说道:“这主意不错。”

冯紫英又问道:“老伯和詹公对等下吗?”贾政笑着回答:“以前和他对等着下,他就输了;现在让他两个子儿,他还是输。他还经常耍赖要悔棋,不让他悔,他就着急。”

詹光笑着否认道:“没有的事。”

贾政说:“你试试看看。”

大家一边说笑,一边继续下棋。等这盘棋结束,复盘的时候,詹光还了棋头,结果输了七个子儿。

冯紫英点评道:“这盘棋啊,最终吃亏就吃亏在打劫这个环节了。老伯的劫少,所以占了便宜。”

贾政笑着对冯紫英说:“失礼了,失礼了!咱们好好聊聊吧。”

冯紫英说道:“小侄和伯父可是好久没见了。一来是想过来聚聚,二来我有个从广西来的同知朋友,他这次进京引见,带来了四种稀罕的洋货,说是能作为贡品进献的。其中有一件是围屏,有二十四扇槅子,都是用上好的紫檀木精心雕刻的。中间镶嵌的虽然不是玉,但也是极品的硝子石,上面雕刻着山水、人物、楼台、花鸟等物。每一扇上都有五六十个人,都是穿着宫廷服饰的女子,这幅画叫做《汉宫春晓》。那人物的眉眼、口鼻,还有衣褶,都刻得极其细致入微,整个布局也是恰到好处。我想这围屏放在尊府大观园的正厅里,那可是再合适不过了。还有一件是个钟表,有三尺多高,上面是个小童儿拿着时辰牌,每到整点就会报时。里面还有人在那里演奏十番乐。不过这两件东西有点重,还没带来。我现在身上带着的两件,倒是挺有意思的。”

说着,冯紫英从身边拿出一个锦匣子,里面用好几层白绵包裹着。他小心翼翼地揭开绵子,第一层是一个玻璃盒子,里面有个金色的托子,大红绉绸铺底,上面放着一颗像桂圆那么大的珠子,光彩夺目。

冯紫英介绍道:“据说这就叫做母珠。”说着,他让人拿个盘子来。詹光赶紧端过一个黑漆茶盘,问:“这个行吗?”

冯紫英点点头:“行。”然后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白绢包儿,把里面的珠子都倒在盘子里,散开。接着,他把那颗母珠放在中间,把盘子放在桌上。只见那些小珠子一个个滴溜溜地滚到大珠子身边,不一会儿就把大珠子抬高了,别处的小珠子一颗都不剩,全都黏在了大珠子上。

詹光看得目瞪口呆,说:“这也太神奇了!”

贾政笑着解释:“这是有的,所以叫母珠,意思就是它是所有珠子的‘母亲’。”

冯紫英又转过头,看向跟在自己身旁的小厮,问道:“我之前让你拿的那个匣子呢?”

小厮一听,赶忙双手捧着一个花梨木制成的匣子过来。

众人把匣子打开看的时候,只见匣子里面铺着一层虎纹锦,锦上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一束蓝色的纱。

詹光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冯紫英说道:“这叫鲛绡帐。”说着,他从匣子里把那束蓝纱拿了出来,只见这东西叠起来时,长度还不到五寸,厚度也不过半寸。冯紫英开始一层一层地将其打开,等打开到十来层的时候,桌子上已经放不下了。

冯紫英指着展开的鲛绡帐,对大家说道:“你看,这里头还有两折,这东西必须得在高大的屋子里才能完全展开张挂起来。这鲛绡帐可是用鲛丝织成的,在暑热天气里,把它张挂在堂屋之中,苍蝇蚊子一个都飞不进来,而且它又轻又亮堂。”

贾政见状,连忙说道:“不用全打开了,否则叠起来费事。”

詹光听了,便和冯紫英一起,一层一层地把鲛绡帐又重新折好,收拾起来。

冯紫英接着说道:“这四件东西,价格也不算特别贵,两万两银子他就肯卖。其中母珠要一万两,这鲛绡帐五千两,《汉宫春晓》那幅画和自鸣钟加起来五千两。”

贾政听了,无奈地摇摇头,说道:“我们哪里买得起这么贵的东西。”

冯紫英笑着劝说道:“你们可是皇亲国戚,难道宫里头用不着这些东西吗?”

贾政叹了口气,说道:“宫里头用得着的东西确实很多,可问题是,我们哪来这么多银子去买?等我叫人把这些东西拿进去,给老太太瞧瞧,看她怎么说。”

冯紫英点头说道:“这主意不错,很是妥当。”

贾政随即吩咐人去叫贾琏,让他把这两件东西送到贾母那里,同时派人去请邢夫人、王夫人以及凤姐都过来看看,还让人把这两样东西逐一试用了一番。

贾琏说道:“他那儿还有两件,一件是围屏,另一件是乐钟。这两件东西加起来,总共要卖二万两银子。”

凤姐听后,接过话茬说:“东西肯定是好的,可咱们哪来这么多闲钱去买。咱们又不像那些在外地任职的督抚,需要置办贡品。我这几年一直在琢磨,像咱们这样的大家族,必须得置办一些稳固可靠的产业才行,比如置办些祭田,或者建个义庄,再置办些坟地周围的房屋。这样往后子孙要是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儿,还能有点依靠,不至于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我就是这么个想法,不知道老太太、老爷还有太太们觉得怎么样?要是外面有老爷们想买,那就让他们买去好了。”

贾母和众人都纷纷表示:“这话说得倒也在理。”

贾琏赶忙说道:“还是把东西还回去吧。原本是老爷让我拿过来给老太太瞧瞧的,为的是看看能不能进贡到宫里去,谁说要买下来搁在家里?老太太都还没发话呢,你就在这儿说了一大堆丧气话!”

说完,那人便将两件物品拿了出去,告知贾政说老太太不要这些东西。

贾政就对冯紫英说:“这两件东西确实不错,可惜就是没人出得起银子买。我会帮你留意着,要是有想买的人,我就让人给你送信去。”

冯紫英无奈,只好将东西收拾好,然后坐下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他兴致没了,便起身准备离开。

贾政挽留道:“你就在我这儿吃了晚饭再走吧。”

冯紫英推辞说:“不用了,我这一来就打扰老伯了!”

贾政连忙说:“哪里的话,别这么客气。”

正说着,下人进来禀报:“大老爷来了。”

贾赦早已经进来。大家互相见面,寒暄了几句。不一会儿,酒菜就摆上了桌,佳肴罗列,众人开始喝酒。喝到第四五轮时,话题转到了洋货上。

冯紫英说:“这种洋货本来就不好卖,除非是像尊府上这样的富贵人家,才消费得起,其他人就难了。”

贾政却说:“那也不一定。”

贾赦也感慨道:“我们家里现在也比不上从前了,现在也不过是个空架子。”

冯紫英又问:“东府的珍大爷还好吗?我前几天见他,聊了些家常话儿来,提到他儿子续娶的媳妇,远远比不上之前那位秦氏奶奶。不知道这新娶的媳妇到底是哪家的,我也没有问起。”

贾政回答说:“我们这个侄孙媳妇儿,也是这里的名门望族之后,是以前做过京畿道胡老爷的女儿。”

冯紫英说:“胡道长我倒是知道的,不过他们家的家教也不怎么样。也罢,只要姑娘人好就行。”

贾琏说道:“我听说内阁里的人讲,贾雨村又要升官了。”

贾政回应道:“这也挺好,就是不知道消息准不准。”

贾琏说:“大概是有这个意思了。”

冯紫英说道:“我今天从吏部过来,也听人这么说了。雨村老先生是贵本家吧?”

贾政回答:“是的。”

冯紫英又问:“那是有服的本家,还是无服的远亲?”

贾政感慨道:“这说来话长。他原本是浙江湖州府的人,后来流落到苏州,过得挺不如意。有个叫甄士隐的人和他交好,经常接济他。后来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榜下知县,还娶了甄家的一个丫头。现在的太太并不是他的正妻。可谁知道,甄士隐后来却落魄得不成样子,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贾雨村被革职之后,那时和我家还不认识,只是因为我妹夫林如海林公在扬州做巡盐御史的时候,请他到家里做西席,我的外甥女儿就是他的学生。后来他有了重新起用的消息,要进京来,正好我的外甥女也要上来探亲,林姑老爷就托他一路照应上来的;还写了一封推荐信,让我帮忙说说话。那时看他挺不错的,大家也经常来往。谁知道雨村也挺有本事:我家从‘代’字辈开始世袭,宁、荣两府的人口、房舍,还有日常起居的事情,他全都清楚,因此,我们也就觉得和他亲近了。”

说着,贾政又笑着说道:“这几年间,他的门路也真会钻。从知府推升为御史,没过几年,又升为了吏部侍郎,还代理过兵部尚书。后来因为一件事被降了三级,现在又要升了。”

冯紫英感叹道:“人世间的兴衰荣辱,仕途上的得失成败,终究是难以预料的。”

贾政接着说:“像雨村这样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还有和我们差不多的家族,比如甄家,他们从前也是一样的功勋,一样的世袭,一样的起居,我们也经常来往。不多几年,他们进京来,还派人到我这里请安,那时候还挺热闹的。可后来,他们原籍的家财被抄了,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我心里也挺惦记的。你看看这样的情况,你说,做官的怕不怕!”

贾赦说道:“咱们家向来是最安稳的,没什么可担忧的。”

冯紫英附和道:“确实如此,贵府自然是无须忧虑的。一来有贵妃娘娘在宫中照应;二来贵府交情深厚,亲戚众多;三来贵府从老太太到少爷们,个个都宽厚仁慈,没有一个是刁钻刻薄之人。”

贾政却叹道:“虽说没有刁钻刻薄之辈,但德行才情却也欠缺。他们白白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哪里配得上这份荣耀!”

贾赦摆摆手,打断道:“咱们就别聊这些了,大家喝酒吧。”于是,众人又喝了几杯,随后摆上了饭菜。吃完饭后,大家又品起了茶。

这时,冯家的小厮走上前来,轻轻在冯紫英耳边说了些什么。冯紫英听后,便起身要告辞。

贾赦、贾政忙问:“你说什么了?”

小厮回答道:“外面下雪了,而且已经打过梆子了。”

贾政派人出去查看,果然发现雪已经积了一寸多厚。贾政便问冯紫英:“那两件东西,你都收拾好了吗?”

冯紫英答道:“都收好了。如果尊府需要,价钱方面自然好商量。”

贾政点头道:“我留意一些就是了。”

冯紫英又道:“那我就等消息了。天气寒冷,我先告辞,各位别送了。”

,贾赦、贾政便吩咐贾琏送冯紫英出去。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叶凡唐若雪医婿我的高中生活日常活人禁忌大唐狂士重生80医世风华全能学霸小王爷他必不可能动心开局贝利亚从吞噬哥尔巴开始进化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全球战国医武天骄仙武神皇假装破产,我被踢出家族聊天群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诸天之从国漫开始倾城大小姐爱上我海贼:十二符咒,成为草帽团双皇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末世:我有一支猛兽军团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开局天灵根:我能掠夺机缘
经典收藏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三国群雄乱舞鬼明苏丹的新月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在下九千岁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重生之再造华夏药满田园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皇帝好多啊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谍战风云录:大宋南宋弃子
最近更新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宋骑天下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红楼新君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衙役凌云志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水浒新梦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郝明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txt下载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最新章节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