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室内的坦白像一盆冰水,浇灭了艾文心中大部分不切实际的幻想,却也奇异地让他冷静下来。知道了最坏的结局,反而能抛开侥幸,专注于当下唯一的、渺茫的生路。
他付出了部分“未来可能性”的代价,换来了图书馆短暂的稳定。这稳定如同暴风雨眼中虚假的宁静,但艾文决定充分利用它。
接下来的几个夜班,图书馆内部的异常活动显着减少。灯光稳定,墙壁上的污痕不再扩散,寂静之民如同博物馆里的展品般凝固在阴影中。就连那个小熊玩偶,也仅仅是在他经过儿童区时,发出几声有气无力的、仿佛消化不良般的咕哝。
但这宁静之下,潜藏着更深的诡异。艾文能感觉到,图书馆本身似乎在……“消化”。消化他献祭的那份“未竟之念”。空气中弥漫的低语声变得低沉而含混,不再充满攻击性,反而像饱食后的呓语。那股腥甜的气息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陈腐、如同千年古墓开启时的味道。
他开始系统地执行两件事:维持表象,以及搜寻线索。
维持表象意味着他依旧像最初那样,推着整理车,穿梭于书架之间,将书籍归位,擦拭灰尘,检查门窗。只是现在,他的动作更加机械,眼神更加空洞,仿佛一具被设定好程序的傀儡。他能感觉到,自己与这座建筑的“同步率”在献祭后显着提高了。有时,他甚至不需要看,就能知道哪本书放错了位置,或者哪个角落的灰尘超出了“允许”的厚度。这种如同本能般的熟悉感,让他不寒而栗。
而搜寻线索,则是他全部的希望所在。他将目标锁定在几个方向:
1. 黑皮书的深层记忆: 他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记忆碎片。他开始尝试主动“询问”黑皮书,将精神集中在自己迫切需要知道的问题上——关于“最终钥匙”的形态,关于“纯粹意义载体”的可能所在。黑皮书对此反应迟缓而混乱,给出的画面更加支离破碎,有时是某个书架的特写,有时是一段毫无意义的噪音,有时甚至是林馆长年轻时模糊的侧影。解读这些信息如同大海捞针,消耗着他本就不多的精力。
2. 图书馆的“禁区”: 他利用“安全认证”的权限,开始探索那些之前未曾涉足或刻意回避的区域。比如档案室里那些标着“绝密”或年代极其久远的档案柜;比如工具房里那些散发着异样能量波动的老旧清洁工具(一把总是自己移动的扫帚,一块能映照出异常景象的抹布);他甚至再次进入了地下书库,在银铃的保护下,于那些寂静之民和躁动低语的边缘,搜寻可能被遗漏的蛛丝马迹。然而,收获甚微。大部分“禁区”只是存放着更危险、更不稳定的异常物品,或者干脆就是空间的死胡同。
3. 解读羊皮纸的隐喻: 他反复研究那张羊皮纸上的图示和注释。“缢缚之点”已经找到,但图示上还有许多意义不明的符号和线条,它们是否指向图书馆内其他关键节点?“纯粹意义载体”是否就藏在某个符号对应的现实位置?
就在他几乎要被无尽的搜寻和日益加深的同化感逼入绝境时,一个意外的发现,来自于一次最常规的整理工作。
那是在一个相对平静的夜晚,他正在整理三楼自然科学区一个偏僻角落的天文学书籍。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书籍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当他将一本厚重的《星图演绎》从书架底层抽出来,准备掸去灰尘时,一张对折的、材质特殊的纸片从书页中滑落。
纸片触手冰凉,并非普通纸张,更像是一种薄如蝉翼的皮革。展开后,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幅用某种发光颜料绘制的、极其简洁的图案——一个完美的、内部有着复杂几何结构的圆形,悬浮在一条波浪线上方。圆形散发着微弱的银色光辉,而波浪线则是深沉的蓝色。
这个图案……艾文觉得有些眼熟。他迅速掏出怀中的羊皮纸,对照着上面那些扭曲的符号。终于,他在图示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简化符号!旁边标注的古老文字,经过他这段时间的恶补,勉强可以认出是——“平衡之印”。
平衡之印?
他再次看向那张皮革纸片。完美的圆形,内部的几何结构充满了数学的美感与和谐,象征着秩序与纯粹?下方的波浪线,代表着……“噪音”?还是混乱的海洋?圆形悬浮其上,是否意味着某种超越性的、能够镇伏混乱的“平衡”力量?
这会是线索吗?关于那个“纯粹意义载体”的线索?这个“平衡之印”本身,是否就代表着一种极致的、数学意义上的纯粹?
他小心翼翼地收起这张意外的纸片,感觉心脏久违地加速跳动起来。这是他多日来找到的第一个、可能与最终答案相关的实物线索!
然而,就在他因为这一线希望而略微振奋时,图书馆的“消化”似乎接近了尾声。
当晚临近闭馆时,一阵极其微弱、但异常尖锐的噪音,如同用针划破丝绸,突然从二楼某个方向传来,瞬间打破了持续数日的伪宁静!
艾文心中一凛,立刻掏出银铃。银铃微微发热,但并不像之前面对实体化噪音时那样剧烈震颤。
他警惕地走向声音来源——二楼的艺术图书区。只见在一排关于抽象画派的书架前,空气微微扭曲着,一个只有拳头大小、不断变幻着色彩和形状的、如同液态玻璃般的“东西”悬浮在那里。它没有攻击性,只是持续发出那种令人心烦意乱的尖锐噪音,同时散发出一股混乱、无序的精神波动。
这不是之前那种充满恶意的阴影,更像是一个……消化不良的“嗝”?是核心在消化了他的“未竟之念”后,排出的无法吸收的“杂质”?
艾文尝试用银铃靠近它。无形的波动扫过,那“东西”扭曲了一下,尖锐的噪音减弱了片刻,但很快又恢复原状,仿佛银铃的力量只能暂时干扰,无法根除。
他意识到,这种新型的、小规模的“噪音回响”,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常态。核心每一次被献祭安抚后,都可能排出类似的、无法消化的精神残渣。而清理这些残渣,将成为他新的、无止境的工作。
他用银铃持续压制着那个“噪音回响”,直到闭馆时间到来。那东西并未消失,只是变得稍微“安静”了一些,依旧悬浮在那里,像一块污染环境的精神垃圾。
锁好大门,走在回公寓的路上,艾文的心情复杂。他找到了一丝可能的线索(“平衡之印”),但图书馆也展现了它新的、更加棘手的“排泄”问题。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危机以新的形式不断涌现。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冰凉的皮革纸片,又回想了一下那个不断发出噪音的、液态玻璃般的“回响”。
短暂的喘息结束了。与图书馆深渊的拉锯战进入了新的阶段。他必须更快地破解“平衡之印”的秘密,找到那个传说中的“纯粹意义载体”。否则,他很可能不是在献祭中消亡,就是在这日复一日的、清理精神垃圾的徒劳工作中,被慢慢耗尽其残存的人性与希望。
夜色深沉,艾文攥紧了那张可能蕴含着一线生机的纸片,步入了城市边缘那愈发浓郁的黑暗之中。
喜欢规则怪谈世界的冒险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规则怪谈世界的冒险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