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清康熙年间,山东滨州地界有个李秀才。这日黄昏时分,但听吱呀一声——书生推开东窗,晚风挟着槐花香漫进书斋。
忽听得门外传来三声叩门响,这声响不紧不慢,恰似玉珠落银盘。书生整衣开门,但见月下立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
您猜怎的?这老翁头戴方山冠,身着云纹氅衣,手中麈尾轻摇,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仙气!
老先生从何而来?书生拱手相问。
老翁朗声笑道:老朽胡养真,乃是长白山中修道的狐仙。素闻公子品性高洁,特来结个文字缘。
要换作旁人,早吓得魂飞魄散。偏这李秀才是个豁达之人,竟将老翁请进书房。您瞧他——亲手沏得一壶雨前龙井,又移来青瓷绣墩,二人就在烛影摇红间畅谈起来。
这狐翁当真了得——知识极其渊博,谈吐如雕绘的花朵般华丽精彩,言辞美妙。偶尔探讨儒家经书的义理,其见解更是深刻透彻,常常出人意料
一旁的李秀才听得如痴如醉,暗想:这般学问,便是翰林院的老学士也要甘拜下风!
自此以事,二人朝夕相伴,或赏鉴书画,或切磋诗艺,真个是如鱼得水。
转眼过了重阳节,这夜李秀才对着破旧帐本发愁,噼里啪啦算下来,欠着米铺三钱银子,当铺的冬衣还没赎回。偷眼瞧那正在赏月的胡翁,心里打起小九九。
胡翁啊...书生搓着手凑近,您既通仙术,何不略施小计?您看这屋顶漏雨,米缸见底...
说着指向案头砚台:便是这方砚台,也当了三次了!
胡翁拈须不语,烛光里但见眉间微蹙。忽然笑道:此事易尔!只需寻十枚铜钱作引。
二人转入后院密室。但见胡翁解下腰间玉珏踏罡步,玄色衣袖翻飞如云。口中念念有词,蓦地朝梁上指!
您猜怎的?先是两三声,接着哗啦啦如瀑布倾泻——但见那青钱、制钱、通宝钱,好似六月雹子密密落,又似正月爆竹声声急。不消半盏茶功夫,金灿灿堆成小山,亮晃晃映得满室生辉!
列位,您可知那钱堆多厚?这么说罢——李秀才刚抬脚拔出左腿,右腿又陷至大腿根!最后只得在钱堆上扑腾,活像汤锅里翻腾的饺子!
待得钱满四尺,胡翁袖袍轻拂,霎时风住雨歇。书生锁门时手都在发抖,心里盘算着:明日先买二十亩水田,再盖三进青瓦房...
谁知次日开门,却见昨夜金山银海全无踪,唯见十余枚母钱寂寥躺在地缝中。恰似雪狮子向火,霎时化了形骸!
李秀才顿时捶胸顿足,冲进客厅扯住老翁衣袖,怒道:您这不是耍弄人么!
胡翁勃然变色,白玉麈尾地击在案上,生气地说:老夫本与你论文谈道,岂料你竟存这般心思!若要行鼠窃狗偷之事,何不去找梁上君子?
说罢,但见老翁身形一晃,满室烛火齐暗。待得书生睁眼,只见月透湘帘影犹在,茶烟袅袅人已杳。唯留半卷《南华经》在风中轻颤。
自此滨州城多了段佳话:莫道狐仙皆惑人,须知雅士重清名。钱财似露终消散,唯有诗书传古今。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聊斋志异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