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静坐安听,且说这人间奇技淫巧,莫过于燕京街头的活色生香!但今儿个咱要说的这段绝活儿——您诸位可曾听过?世上竟有人拿青蛙当乐器,奏得出《牡丹亭》《将军令》的!
话说康熙年间有个山东书生王子巽,这日正在京城的琉璃厂溜达。忽见西市口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喝彩声似浪潮般阵阵涌来。
这王秀才挤进人堆一瞧——嗐!但见个青布短褂的汉子立在当中,面前摆着个紫檀木匣子,匣面上整整齐齐开着一十二个圆孔,每个孔洞里竟都蹲着只碧眼金睛的青蛙!
诸位莫笑,这些蛙儿可不是寻常田埂里的货色。只瞧它们背纹如锦绣,额间缀着朱砂点,蹲在孔洞里好似十二尊玉雕的罗汉。
那汉子执一根湘妃竹细杖,轻轻点向首蛙的顶门——!清亮亮一声好似玉珠落银盘;再点次蛙——!沉甸甸宛若石鼓震深潭。
最绝的是,当看客掷下铜钱,但见那汉子竹杖翻飞,忽而疾如骤雨敲新荷,忽而缓似春风拂柳梢。左边三蛙呱呱咕,恰似月儿弯弯照九州;右边五蛙咕呱呱,分明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但见那十二只蛙儿挨次点首,竟把个《霓裳羽衣曲》奏得宫商俱全,更奇的是当敲到苏三离了洪洞县时,末尾那只翠蛙还懂得颤着声儿拖个长音!
您道这汉子如何练就此等神技?原是他祖上三代皆在钦天监驯养报时灵蟾。传到这辈竟别出心裁,专挑芒种时节出生的青蛙,每日以薄荷露润喉,沉香木磨爪,更用五音笛定调。
那十二孔匣实乃微缩的律吕——首蛙应黄钟,末蛙配仲吕,中间十蛙暗合十干。每只蛙儿的鸣囊皆经三年调理,恰似匠人琢玉,武人练气,差半分都成不得调式。
却说这日曲至酣处,忽有个蓝眼珠的波斯胡商挤到前排。但见他从袖中抖出枚金第纳尔,指着最高处的孔洞嚷道:可否令灵蟾奏我故乡之音?
您猜怎么着?那汉子竹杖在匣边轻叩三下,十二蛙竟齐声奏出段波斯商谣!直惊得胡商连抛七枚金币,叹道:此技应载入《天方夜谭》!
最妙的是某日中元节,几个太学生非要试演《兰陵王入阵曲》——但见竹杖如银蛇游走,首蛙突发霹雳之声,次蛙应作金戈之鸣,待到段落,十二蛙齐鸣竟似千军万马!
忽闻的一声——原是某蛙激情太过挣裂鸣囊,那汉子连忙取银针沾药修补,笑曰:我这蛙将军,今日杀得性起了!
可惜这般神技终成绝响。据传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现身时,那汉子已须发皆白。当他奏完《广陵散》最后个音符,十二蛙竟同时化作青烟散去,空留檀木匣中十二枚温润的雨花石。
有老辈人说,这是灵物不愿见盛世绝艺沦落风尘呐!如今咱只能从王子巽的记载里遥想当年盛景。正所谓:
琉璃厂前竹杖飞,十二灵蟾和宫徽。
莫道世间无奇技,云锣响处尽朝晖!
喜欢聊斋志异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聊斋志异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