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赵琰那封密信,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林小满心中漾开层层叠叠、深不见底的涟漪。“五毒门”、“宫中禁药”、“王府多事之秋无暇他顾”……每一个词都透着令人心悸的寒意。她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已远非商业倾轧,而是牵扯到江湖、宫廷乃至更高层权力博弈的生死局。赵琰的“无暇他顾”,更像是一种划清界限的暗示,或是一种更深的、让她独自面对风浪的考验。
巨大的恐惧过后,一种奇异的冷静反而占据了林小满的心头。既然退无可退,那便唯有迎难而上。依赖外援终究是镜花水月,自身的强大才是立身之本。她将那份密信的内容深埋心底,连石猛也未完全告知,只说是江湖仇杀误认目标,加强了戒备便是。
接下来的日子,“林记”表面一切如常,甚至因“魁首”的名头和更加严谨的服务,生意愈发红火。但内部却如同上紧的发条,进入了最高级别的警戒状态。水源防护体系被严格执行,石猛增派了暗哨,连夜间打更的伙计都配上了铜锣,一有异动便可示警。林小满则更加专注于点心的品质提升和“中央厨坊”流程的优化,她深知,唯有将“林记”打造成铁板一块,让对手无处下口,才能赢得喘息之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戒备森严,一些细微的变化还是悄然发生。先是负责采购的石猛发现,以往几个合作愉快的次级供应商,态度变得暧昧起来,要么推说货源紧张,要么价格悄然上浮;接着,铺子周围偶尔会出现一些看似闲逛、却目光锐利的新面孔,虽未靠近,但那无形的窥伺感令人如芒在背。
最让林小满感到不安的是,市井间关于“林记”的流言又悄然变换了风向。不再仅仅是诋毁点心品质,而是开始影射其背景。有说“林记”实则某位权贵的白手套,用以敛财的;有传言林小满与宫中某位太监关系匪浅,才得了魁首;更隐晦的,则开始将“林记”的崛起与近期朝堂上某些微妙的人事变动联系起来……这些流言虚无缥缈,却恶毒异常,旨在将“林记”拖入政治斗争的泥潭。
林小满心知肚明,这必然是“八珍楼”乃至其背后更强大的势力,在利用舆论继续施压。他们不敢再轻易进行投毒这种直接攻击,便改用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败坏“林记”的名声,孤立她,让她在汴京寸步难行。
她不动声色,一方面让石猛加紧与“济丰粮行”的合作,确保核心供应链的稳固,另一方面,对市井流言置之不理,只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周到的服务来回击。她深知,在这种层次的较量中,慌乱和辩解只会落入陷阱。
就在这外松内紧、暗流汹涌的氛围中,关于靖王赵琰身份的猜测,终于在“林记”内部几个核心成员之间,心照不宣地浮出了水面。
那是在一次打烊后的内部小会上,谈及如何应对流言时,林老实忧心忡忡地叹道:“这些传言,分明是想把咱们往火坑里推啊!要是……要是那位赵公子,真是贵人,能不能……”他说到一半,自知失言,连忙住口,忐忑地看向林小满。
王大娘也低声道:“是啊,小满,那日来的冯公公,还有总来送信的随从大哥,气度都不像常人……赵公子他……”
石猛虽未说话,但目光也看向林小满,显然心中亦有同样的疑问。
林小满沉默片刻,知道再也无法回避。她环视众人,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爹,大娘,石大哥,你们猜得不错。赵公子……确是靖王殿下。”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从林小满口中证实,众人还是倒吸一口凉气,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王爷!那可是天潢贵胄!他们竟然与一位王爷有了如此深的牵扯!
“至于冯公公,应是宫中有品级的内侍。”林小满继续道,语气凝重,“但正因为殿下身份尊贵,我们更需谨言慎行,绝不能对外泄露半分,更不能存有倚仗之心。诸位需知,天威难测,贵人之恩,可予亦可夺。眼下流言四起,恐怕正是有人想借此做文章,将殿下与‘林记’捆绑,届时稍有差池,便是灭顶之灾。我们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咱们自己的手艺和本分。”
她这番话,既是告诫,也是定心丸。点明了风险,也指明了方向——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
林老实和王大娘闻言,脸色发白,连连点头,再不敢多言。石猛则深深看了林小满一眼,抱拳沉声道:“姑娘放心,石某明白。无论对方是何身份,石某只认姑娘这个东家。护卫‘林记’周全,是石某本分。”
至此,“靖王”这个巨大的存在,在“林记”核心层中从模糊的猜测变成了沉甸甸的共识,但也同时被划为不可触碰的禁区。大家默契地不再提及,只将这份知晓化为更加谨慎的行事准则。
就在林小满以为与靖王府的联系将就此沉寂下去时,一个细雨迷蒙的黄昏,那位沉默的随从再次悄然来访。这次,他带来的不是信笺,而是一句简短的口信。
“林姑娘,”他站在后门檐下,雨水打湿了他的肩头,声音依旧低沉,“王爷让传句话: ‘近日京中多雨,河鲜肥美,然淤泥亦深,采撷时当心脚下。旧器虽利,亦需常拭,以防锈蚀误事。’” 说完,他微微颔首,不等林小满回应,便转身消失在雨幕中。
这番话,如同禅语机锋,听得林小满怔在原地。
“京中多雨,河鲜肥美,然淤泥亦深” —— 这是在暗示汴京局势复杂,虽有机遇(河鲜),但暗藏危险(淤泥)?
“采撷时当心脚下” —— 是提醒她行事要谨慎,避免陷入泥潭?
“旧器虽利,亦需常拭,以防锈蚀误事” —— “旧器”指的是什么?是指靖王府曾经给予的帮助?还是指“林记”本身?提醒她要保持警惕,维持自身实力,不能依赖旧情?
这番话,没有明指任何具体事由,却充满了警示与提醒的意味。比之前的密信更加隐晦,也更加耐人寻味。赵琰在“无暇他顾”之时,仍以这种方式传递消息,说明他并未完全放手,而是在以更隐蔽的方式关注着,甚至……可能在暗中布局?
林小满反复咀嚼着这番话,心中那股不安感愈发强烈。赵琰绝不会无故传此玄机。一定是有更具体的事情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
她立刻让石猛设法去打探近日汴京是否有特别的消息,尤其是与河道、水产或者某些器物工坊相关的。
两天后,石猛带回了消息,脸色凝重:“姑娘,打听到了。近日漕运码头上确实不太平,有两帮脚夫为争抢一批新到的江南干货发生了械斗,伤了好几人。另外……还有一个传闻,不知真假,说……说宫内尚膳监下辖的一处专供御用瓷器的官窑,前几日不慎走水,烧坏了一窑急用的器皿,正在紧急征调民间巧匠补救……”
漕运械斗?官窑走水?
林小满的心脏猛地一缩!赵琰口中的“河鲜”、“淤泥”、“旧器”,难道与此有关?!
尚膳监官窑急缺瓷器?这会不会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更大的陷阱?
她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片浓雾之前,隐约看到前方有光影闪烁,却不知那是出口,还是深渊。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汴京早餐合伙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