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那句“蟹黄汤包”如同在林小满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而【食为天系统】耗费10点灵韵点换来的灵感碎片,则为这颗种子提供了破土而出的第一缕阳光。然而,阳光之下,阴影也随之而来。父亲林老实关于张记掌柜阴冷眼神的提醒,像一根刺,扎在林小满心头,让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偿还王扒皮十两银子的三日之约,转眼已过去两天。虽然“神仙包”和“琉璃豆浆”生意火爆,两天下来积攒了将近一贯钱(约一千文),但距离十两银子(约一万文)的目标还差得远。时间,依然紧迫到令人窒息。
常规生意积累太慢,必须尽快攻克“蟹黄汤包”这座技术堡垒,制造轰动效应,实现收入的飞跃!
收摊之后,林小满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了她的“汤包攻坚”计划。第一步,解决原材料问题。根据系统灵感提示,需要河套雪花粉、土豆淀粉或绿豆淀粉、以及制作皮冻所需的鱼骨、猪皮等物。
她让父亲看守铺子,自己揣上这两天赚的大部分铜钱,直奔汴京东市。东市商铺林立,货品相对齐全,但价格也更高。她先找到一家规模较大的粮行,询问河套雪花粉。掌柜的见是个衣着朴素的小姑娘,起初爱答不理,直到林小满报出需求量并掏出铜钱,态度才热情起来。
“河套雪花粉?姑娘好眼光!这可是精面,做点心最好不过,就是价钱贵些……”掌柜的取来样品。林小满暗中尝试调动【洞察术】(冷却时间已过),指尖轻触面粉,一种细腻、均匀、蕴含柔和能量的感觉传来——确实是上等货!她咬牙买下了一小袋。接着,她又费尽周折,在一家专卖番邦杂货的店里找到了少量的土豆淀粉(被称为“洋芋粉”),价格不菲。绿豆淀粉倒是常见,也买了一些以备试验。
至于鱼骨、猪皮等物,反而容易,在东市肉铺区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一堆下脚料。她还特意买了几只肥美的河蟹和一些价格相对低廉但味道鲜美的青虾,作为“蟹黄”的替代试验品。
采购完毕,荷包迅速瘪了下去,林小满心疼不已,但想到成败在此一举,又坚定了信念。
回到铺子,已是下午。林小满立刻投入紧张的试验。她按照灵感指引,先尝试熬制皮冻。将鱼骨、猪皮仔细清洗焯水,放入大锅,加入清水和一点点姜片、葱段去腥,然后用小火慢慢熬煮。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火候至关重要,既要熬出胶质,又不能使汤汁浑浊。
在等待皮冻熬制的同时,她开始攻克最关键的难点——汤包皮。
先用河套雪花粉和土豆淀粉、绿豆淀粉按不同比例混合,再用温度计(当然没有,全靠手感估计)的热水烫面。水温高了,面被烫死,失去延展性;水温低了,效果不彰。她反复试验,记录下每种比例和水温下面团的状态。揉面更是体力活,“三揉三醒”极其耗时费力,对腕力和耐力是巨大考验。原主这虚弱身体,没揉多久就手臂酸软,汗如雨下。
第一个难关很快出现:面皮的韧性不足。按照现代记忆,需要高筋粉,但这个时代没有。即使加入了淀粉改良,面皮在擀至极薄时,仍然容易破裂,无法承受馅料和汤汁的重量。第一次包制试验,刚捏出几个褶子,面皮就破了,汤汁漏出,前功尽弃。
林小满没有气馁,她冷静分析,认为是淀粉比例和揉面程度还不够。她调整配方,增加土豆淀粉的比例(因其粘性较大),并更加用力、延长揉面时间,追求极致的面光、盆光、手光。第二次,第三次……失败接踵而至。不是皮破,就是口感过于僵硬,失去了面香。
窗外天色渐暗,灶台上的皮冻已经熬煮了几个时辰,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冷却后凝结成了晶莹剔透的果冻状,成功在望。但面皮的难题依然如拦路虎。
疲惫和沮丧阵阵袭来。林小满看着案板上那些不是破了就是形态不佳的失败品,擦了擦额头的汗。灵韵点只剩下5点,不敢再轻易动用【灵感触发】。难道真的做不成吗?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今日的试验时,目光无意间扫过那盆已经冷却、q弹十足的皮冻。一个念头闪过:皮冻的“韧性”来自于胶原蛋白,那么面皮的“韧性”除了面粉本身,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强?比如……加入某种天然的“粘合剂”?
她想起以前听说过,某些植物的汁液有增稠粘合作用。比如……仙人掌?芦荟?但这个时代汴京哪有这些东西。那常见的呢?她努力回忆。对了!山药! 山药黏液富含多糖,具有很好的粘性和稳定性!是否可以尝试将少量山药蒸熟碾成泥,混入面团?
这个想法让她精神一振!虽然系统灵感没有提及,但这属于基于现有知识的合理创新!她立刻动手,将一小段山药蒸熟,碾成细腻的泥状,小心翼翼地加入到新的面团配方中。
再次揉面、醒面、擀皮……奇迹发生了!加入了山药泥的面团,延展性得到了显着的提升!面皮可以擀得更薄,且不易破裂,还带着一丝淡淡的、不易察觉的清甜!
“成功了!”林小满几乎要欢呼出来!果然,系统是辅助,真正的突破往往来自于自身的思考和尝试!
她趁热打铁,开始调制馅料。将买来的河蟹蒸熟,仔细剔出蟹黄和蟹肉;青虾去壳剁成虾茸;再加入少量猪肉末增加油润感。最关键的一步,将凝固的皮冻切成细碎的小丁,与馅料混合均匀。调味则只用简单的盐、少许酱油和姜末,突出食材本味。
终于到了最考验手上功夫的包捏环节。取一张薄如蝉翼的面皮,填入足量的馅料和皮冻丁,然后用一种独特的“鱼嘴”收口法,手指飞快地捻出至少十八个细密均匀的褶子,最后在顶端留一个小巧的“鲫鱼嘴”。
第一个成品诞生了!形态饱满,褶子清晰,透过几乎透明的面皮,隐约能看到里面橙红(蟹黄)、粉白(虾肉)的馅料,精致得如同艺术品!
林小满小心翼翼地将汤包放入铺了湿润屉布的小笼屉中,水烧开后上锅,大火猛蒸。
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盯着蒸笼。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浓郁的、混合着蟹黄、猪肉和皮冻鲜香的蒸汽弥漫开来,令人垂涎欲滴。
八分钟一到,她立刻熄火,但不敢马上开盖,焖了一分钟让内外温度平衡,防止汤包遇冷塌陷。
当笼盖掀开的刹那,林小满屏住了呼吸。只见笼屉中,六只汤包晶莹剔透,皮薄如纸,里面的汤汁隐约晃动,形态完美,没有一丝破漏!
她用筷子轻轻夹起一只,放在白瓷勺里,小心翼翼地在边缘咬开一个小口。瞬间,一股滚烫、极其鲜美的汤汁涌入口中,烫得她直吸气,但那极致的鲜味却让她舍不得吐出来!蟹黄的醇厚、虾肉的清甜、猪肉的油香、皮冻融化后带来的胶质口感,完美融合在一起!面皮薄而韧,吸饱了汤汁,口感无与伦比!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虽然用的是替代食材,但这味道和口感,绝对远超这个时代的美食水准!
“爹!您快尝尝!”林小满激动地将第一个成功的汤包递给一直守在旁边、紧张得搓手的林老实。
林老实学着女儿的样子,小心吸食汤汁,顿时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满脸的不可思议,含糊不清地赞叹:“天、天爷呀!这、这哪里是包子?这分明是……是仙汤啊!”
父女俩沉浸在试验成功的巨大喜悦中。林小满计算着成本,虽然河蟹和雪花粉价格不菲,但一个汤包卖五十文甚至更高,也绝对会有人趋之若鹜!利润空间巨大!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再接再厉,多做一些以备明日试卖时,铺子后院突然传来“噗通”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重物落地,紧接着是一阵细微而急促的脚步声!
“谁?!”林老实吓得一哆嗦。
林小满心中一凛,立刻吹熄了灶间的油灯,示意父亲噤声。她摸到门边,透过门缝向外望去。月光下,只见一个黑影正慌慌张张地从后院矮墙跳下,消失在黑暗中!而墙根下,似乎散落着一些东西!
林小满心中警铃大作!她轻轻打开门,捡起墙根下的东西——是几块啃剩的、发馊的肉骨头,上面还爬满了蚂蚁!旁边还有一小包打开的药粉,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怪味!
她的血瞬间凉了半截!这是有人想往他们后院扔脏东西,甚至可能是毒药,来污蔑他们食材不洁或下毒!若不是他们恰好还在灶间忙碌,听到动静,明天一早这些“证据”就会出现在官府面前!到那时,真是百口莫辩!
好阴毒的手段!不用说,肯定是张记指使人干的!
林小满又惊又怒,同时也感到一阵后怕。竞争对手的报复,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今天有赵公子解围,明天呢?后天呢?暗箭难防啊!
她看着手中那包成功的蟹黄汤包,喜悦之情被巨大的危机感冲淡。美食之路,并非只有灶台上的烟火气,更有暗处的刀光剑影。
明天,王扒皮就要来收债了。而暗处的敌人,也已经亮出了獠牙。
前路,是凭借这“蟹黄汤包”一举破局,还是在明枪暗箭中功亏一篑?
喜欢汴京早餐合伙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汴京早餐合伙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