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人清理好院子,常笙回到书房,朝李氏去信一封。
信中特别强调,自己已经得到了传国玉玺的下落,需要有人来接替自己看守宝藏的任务,自己好去看看消息是不是真的。
接到信件的李阀之主李渊,脸上满是苦笑。
他难道不想派人去接替常笙吗?
要知道,他和常笙都没见过,那么大的一个宝藏交给常笙看守,他也不放心的好吗?
可他没人能派过去啊。
常笙能看住宝藏,那是因为常笙是大宗师,没谁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对付常笙,所以在宝藏现世之前,没人敢对常笙动手。
即使他们对常笙下了毒、蛊也是一样。
杨公宝藏虽然听着唬人,但也没几个人见过。
为一份不确定的东西去得罪一个大宗师,他们又不是傻子。
而梵清惠能轻易从别人手中拿到引发蛊虫的药物,就是那些人在借助佛门的手,在试探常笙的状态。
在佛门全灭在常笙院中,常笙受了伤的消息传出去,各势力的人一下子就老实了,就连跃马桥的日常械斗和暗中的挖掘工作都停了下来。
他们严重怀疑常笙在钓鱼,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做出头鸟。
这就是常笙的威慑力。
要是换了其他人来,李渊敢保证,不出三天,他连这些人埋在哪里都不知道。
可在常笙最新这封信件面前,李渊犹豫了。
杨公宝库,传国玉玺,得一可得天下。
杨素的宝藏代表的是夺取天下的实力,而传国玉玺代表的是坐稳天下的大义。
实力他不缺,但他怕常笙离开之后,别人得到宝藏,成为他平定天下的大麻烦。
而大义,这恰恰是他李氏最缺的。
若是有了玉玺,他起兵还需要打着匡扶隋室,拥立杨侑的名号吗?
不,不需要,有了玉玺,那他就是天命所归。
天下乌鸦一般黑。
为什么四大门阀中,走私盐、养私军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大家都有做,可宋氏的名声就要比其他三家要好。
就因为宋家是唯一一家纯血汉室门阀,占据了大义。
即便宋家身处岭南那种流放之地,也不乏有才能、有理想的人克服种种困难前去投奔,这就是大义的重用。
若是传国玉玺在手,那他就什么都不缺了。
所以李渊在思索过后,选择将李建成和李世民叫到了跟前,询问他们的想法。
李建成什么都没说。
相比传国玉玺,他更倾向于宝藏中的武备。
可军事这一块是他的弱项,军中将领大多支持他二弟李世民,取了武备,这无疑是在加强李世民的实力,这让他有话说不出来。
李世民同样没说话。
他也想要武备,可他怕别人说他想争皇位——
虽然他确实有这个想法。
君临天下谁不想,而且他李二也有这个能力。
可常笙的信件是直接寄给的李渊,而不是他李世民,常笙介绍过来的魔门也是明确表示自己支持的李氏,不是支持他。
这态度太明显了。
明显得李世民现在不敢表露出任何一丝野心。
‘我一定要成为大宗师!’
李世民低头垂目,遮掩住自己眼底的恨意和不甘。
李渊见二人沉默,轻咳了两声。
“怎么,你二人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建成看了一眼沉默的李世民,做了一些心理准备后,说道。
“阿爷,杨坚没有玉玺,一样是皇帝,他的旨意就是圣旨。而袁术虽有玉玺,却一样得不到天下。
由此可见,传国玉玺不过一介死物,自身的硬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依我之见,还是传信常先生,麻烦他在长安多守一些时日。
反正我们也快要到长安了,等我们拿下长安取出宝藏,届时再让常先生去取传国玉玺也是一样的。”
李渊很是纠结。“可若是过了时间,传国玉玺被别人取走了怎么办。”
那可是传国玉玺啊!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知不知道这八个字意味着什么。
“父亲!”李建成提高了声音,态度强硬。
“若不是拿不下这天下,有了传国玉玺又有何用,最终还不是要拱手献于他人。
可拿到杨素的宝藏就不一样了,有了这批武备,我们李氏平定天下的把握就更大了,届时父亲成了皇帝,传国玉玺而已,父亲您自己雕琢一块都行,谁又敢说那是假的。”
李建成最后那句话,彻底唤醒了李渊那被‘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迷惑的内心。
稍许,李渊给李建成下令。
“大郎,稍后你书信一封回复常先生,告知他我们抵达长安不需要太久,宝藏还须麻烦他再看守一些时日。”
接着,他又看向李世民。
“二郎,你抓紧整肃军队,我们的脚步要加快了。”
假的到底是假的,怎么能和真的比,传国玉玺和武备,他都要。
李建成和李世民躬身拱手。
“是,父亲。”x2
···
常笙很快就收到了李渊的回信。
对于李渊在武备和玉玺之间的选择,以及让李建成给他回信这件事,都让他很满意。
选择武备,说明李渊很清醒,没有被接连的胜利蒙蔽心智。
让李建成回信,则代表李渊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在两兄弟之间做出了选择。
不然的话,李渊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给常笙回信,这样他就能在两个儿子间继续玩平衡。
可历史告诉常笙,李渊会玩出事。
所以李渊要是下不定决心,有了他这个大宗师的支持,还依旧让李世民起势的话,那他就得为李渊准备一套弓箭了。
还好李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常笙来到书房,给李建成书信一封,表明自己会帮李氏守好宝藏。
封好信后,常笙想了想,又给李建成和现在在李世民麾下效力的李靖各写了一封信。
【注:在正史中,李靖是李渊的人,是李渊敢于在两兄弟间玩平衡的底气之一,和李世民是不怎么亲近的,只是不知道玄武门那时,李靖为什么会选择不站队——
在那种情况下,不站队本身就是一种站队。
或许是他没想到李世民会杀兄囚父?
又或许历史中记载的‘他在李渊麾下时,发现李渊要谋反,试图告发被李渊抓住,因李世民帮他求饶才被赦免’这件事是真的,出于对李世民的感恩和不想再重蹈覆辙的想法,这才保持了中立。
但不管怎么说,本该保护皇帝的人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加上之前也有过背叛李渊的经历,李世民就已经不可能再相信他,才会有‘司马懿警告’的事发生。】
【注2:在玄武门之事同样保持中立的人中,还有一个李绩(原名徐世绩),但这人偏偏得了善终。
或许是他因旧主李密一事(李密投唐后,李密的所有地盘和军队都被李绩控制,但他没有将其占为己有,而是全部造册交给李密,让李密亲自交给李渊,为李密争取更多功劳),被李渊盛赞为“纯臣”,后来还被赐姓李,名声太好的缘故。】
李建成收到信后,先是疑惑怎么有两封信,随后大喜过望。
无他,常笙第二封信写的是:常某曾与李药师同行,察其有卫、霍之才,故而相荐。
要知道,他李建成手下虽然不缺将领,但却缺帅才。
若李靖真有卫、霍之才,又能转投于他,此消彼长下,那他就有把握彻底压制李世民了。
喜欢诸界观心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诸界观心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