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扦插成功的喜悦,如同春风拂过原野,在桃花源每个村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催生出了更为具体和热切的期盼。
那苗床上密密麻麻、嫩绿娇俏的新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希望,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村落谈论的话题,几乎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自家的桑园该选在哪里?要种多大?
宋清越自然也考虑过集体种植、统一管理的模式,但仔细权衡后,她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集体劳作固然能集中力量,但涉及到日后桑叶的采摘、蚕茧的分配、乃至将来丝绸的收益,很容易因为各家投入和管理差异而产生“东家觉得吃亏,西家认为不公”的矛盾。
与其到时候纠缠不清,伤了邻里和气,不如从一开始就明晰产权。将桑树苗分到各家各户,种多多种少,全凭自家能力和意愿,日后产出多少蚕丝或绸缎,能卖多少钱,也都是各家自己的本事。
这样,更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这个决定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认同。
毕竟,土地和收成关乎每家每户最根本的生计,自己亲手打理、自负盈亏,心里更踏实。
于是,规划自家桑园,成了桃花源开春前最热门的事情。
田间地头,屋檐树下,随处可见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的村民。
宋大婶是个爽利性子,她指着自家一块离水源稍远、土质偏沙的旱田,声音洪亮地说道:“我家这块田,种稻子总是缺水,长得蔫了吧唧的,产量一直上不去。
我寻思着,干脆就用它来种桑树算了!桑树耐旱,这块地正好!到时候好好伺候,说不定能成一片好桑园!” 她这决定颇有些魄力,直接拿出水田来种桑树。
旁边的栓子娘听了,咂咂嘴,脸上露出羡慕又务实的神色:“哟,宋大婶子,你可真舍得!直接用水田种桑,我是真舍不得。我家上有老下有小,栓子、小桃花还有他爷奶,五六张嘴等着吃饭呢!
粮食是根本,可不能动。我打算就在我家菜地边上,匀出一块地方来种桑,能种多少算多少。
到时候养蚕嘛,也就量力而行,桑叶多就多养点,桑叶少就少养点,总归是份添补。”
老陈头也在自家田地边转悠,他家的地不算多,但位置好。
他琢磨着在靠近山脚的缓坡上开一小片荒地出来,专门种桑,既不占用现有的良田,又能多一份收入。
王大力和王叔,也规划了好一片地,用来种他家的桑树。
“没办法,我家南橙南柚大了,也爱美,我们以前都是粗布麻衣穿着,还不知道绸是个啥呢,要是能让她们最爱妹的年纪穿上一穿,那我这个当爹的,累点心里也高兴!”王叔道!
桃花源确实不错,远离外界之后,大多数人家都没有这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想法了,每户人家,都是出自血缘本能,去爱自己的孩子!
宋清越在心中暗暗叹一句真好!这也许就是远离人群的好处吧!
桃花源家家户户都在根据自家的劳动力,土地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精打细算地规划着。
有力气、敢想敢干的,就如宋大婶,准备拿出整块地来博一个前景;求稳妥、以粮为重的,就如栓子娘,选择在边角余地发展;还有像刘叔这样家里壮劳力多的,则计划着在开春后,除了种好现有的水田,还要再去开垦一亩专门的桑田。
宋清越家也不例外。
她家的菜园子原本就打理得宽敞,这时更是全家齐上阵。
阿进挥着锄头,刘氏和宋清越清理着杂草,连宋砚溪和双胞胎弟弟也帮着搬运小石块。
他们将菜园往旁边的荒地又扩了扩。
宋清越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着规划:“娘,阿进,我看咱们就用这菜地靠东边、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来集中种桑树。这样管理起来方便。然后,再沿着咱们整个菜园的外围,种上一圈桑树。”
“种一圈?”宋砚溪好奇地问。
“对,”宋清越笑着解释,“桑树长得快,等它们长大了,枝繁叶茂,不就是一道现成的、活的篱笆墙吗?既能防风,还能收获桑叶,一举两得!”
这个巧妙的设想让大家都眼前一亮。
阿进更是干劲十足,他抹了把汗,看着规划中的桑园,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憨厚的脸上露出笑容:“这个法子好!咱们家女孩子多,夫人、姑娘,还有翠翠和溪溪,往后用到绸缎的地方肯定也多!
咱们就多多种桑,好好养蚕!等以后蚕丝多了,织出漂亮的绸缎,咱家的姑娘夫人,就都能穿上崭新漂亮的衣裳了!”
他这话说得朴实,却饱含着最真挚的关怀和美好的愿望。
刘氏听着,眼角笑出了细密的皱纹,宋砚溪和刚走过来的翠翠也都羞涩地笑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正在被精心规划的土地上,也洒在忙碌的家人身上。
看着这温馨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宋清越心中悠然,不由得想起了那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她轻声吟诵道: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虽然重阳还远,但是今年到重阳时候,桃花源不就是这样一片场景嘛!
诗中那份恬淡、安宁与和谐,不正是如今桃花源生活的写照吗?只不过,他们话的不是普通的桑麻,而是承载着纺织梦想、通往更美好生活的桑蚕之事。
接下来的十几天,桃花源弥漫在一种平静而积极的等待氛围中。村民们一边继续打理越冬的作物,修补农具,一边时不时去育苗田看看。
那些桑树嫩芽在温暖的春日和精心的照料下,一天一个样,舒展出更多嫩绿的叶片,地下的根须也在悄然生长,变得愈发强健。
阿进更是早早地将自家规划好的桑树地用锄头细细地翻整了一遍,施上了底肥,只等着桑树苗再长大一些,根系再发达一些,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万事俱备,只待春风更暖,桑树便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喜欢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