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空湛蓝,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正是晒谷的好天气。
宋清越和刘氏早早起来,将编好的四张大竹匾抬到小院中央,摊开铺平。
为了确保通风防潮,宋清越又去屋后砍来三四十段粗细均匀的竹筒,均匀地垫在竹匾四角下方和竹匾中间位置,让竹匾稳稳地离开地面约有一掌的高度。
“这样底下透风,谷子干得快,也不怕地气返潮。”宋清越一边调整着竹筒的位置,一边对帮忙的宋砚溪解释道。
小丫头认真地点着头,将姐姐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
刘氏将箩筐里的稻谷一簸箕一簸箕地舀出来,均匀地摊晒在竹匾上。
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铺展开来,如同为小院铺上了四块巨大的金色地毯,耀眼而温暖。
“越越,溪溪,晒谷子的事就交给你们姐弟几个了。”刘氏戴上斗笠,准备出门,“村里好几家今天也开始收稻打谷了,娘去转转,看看谁家需要搭把手的,去帮衬一下。”
刘氏是个很好的人,别人对她的好,她总记得,很懂感恩,也很懂回报,邻里帮她,是因为宋清越帮过别人大忙,但她从没有挟恩图报。
“娘您去吧,放心,这儿有我们呢!”宋清越爽快地应道。
刘氏走后,宋清越便承担起“晒谷总管”的职责。
日头渐渐升高,院子里热浪蒸腾,知了在后山竹林上不知疲倦地鸣叫着。
菜畦里的黄瓜长得正好,翠绿带刺,鲜嫩欲滴。宋砚溪提着一个小篮子,精心挑选着摘了满满一篮回来,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姐姐,黄瓜摘回来啦!天好热啊!”小丫头用手扇着风。
宋清越看着那水灵的黄瓜,顿时觉得口干舌燥,笑道:“溪溪真能干!快,把黄瓜放到水缸里‘湃’一下!用那流动的溪水镇过的,吃起来才清凉爽口!”
水缸的水也是宋清越用竹涧引来的溪水,这山坳里的溪水凉着呢。
“好!”
宋砚溪高兴地应着,将黄瓜小心地放入院角那口接着竹涧、活水不断流入的大水缸中。清凉的溪水瞬间包裹住黄瓜,看着就让人觉得降温解暑。
能帮姐姐做事,还能和姐姐单独相处,宋砚溪心里美滋滋的。
这两个月来,姐姐总是为了村里的大事忙进忙出,像这样姐妹俩安安静静待在自家院里的时光,显得格外珍贵。
宋屹和宋屿也没闲着,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喂鸡,五只小鸡和一只野鸡被他们喂得越来越肥,小鸡长大了很多。
小哥俩拿着小罐子,在院墙根和附近的草丛里仔细搜寻,捉了不少蚯蚓和青虫。
“姐姐!看!好多虫子!小鸡肯定喜欢吃!”两人举着战利品,满头大汗地跑回院子,小脸晒得红扑扑的。
一进院门,就看到姐姐和溪溪姐姐正从水缸里捞出那翠绿诱人的黄瓜,看起来又脆又甜又解渴!
小家伙们馋虫上来了,鸡也不喂了,口水直流。
他们也顾不得洗手,把罐子往地上一放,伸出沾着泥土草屑的小手就要去抓篮子里的黄瓜。
“啪!啪!” 宋清越眼疾手快,轻轻两下拍开了两只“小脏爪”。
“吃东西前要洗手!洗手!洗手!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宋清越故意板起脸,拿出长姐的威严。
宋屹撅起小嘴,不服气地小声嘟囔:“可是……可是二蛋和栓子他们吃东西前也不洗手……”
宋屿也怯怯地点头附和。
宋砚溪在一旁看着两个弟弟吃瘪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宋清越又好气又好笑,弯下腰,认真地看着两个弟弟的眼睛:“二蛋和栓子不洗手,肚子里容易长小虫子!到时候肚子疼,多难受?你们也想肚子里长虫子吗?”
一听“长虫子”,两个小家伙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脸上露出害怕的神色。
“不想!”
“屹儿,屿儿不要长虫子!”
“那就要记住,每次吃东西前,还有玩泥巴、捉虫子之后,都必须用清水和皂角把手洗干净!记住了吗?”宋清越趁机再次强调卫生习惯。
“记住啦!”
两人这次回答得异常响亮,乖乖地在水缸边,踮着脚舀水洗手,还互相监督:“哥哥你指甲缝里还有泥!”
教训完弟弟,宋清越看着他们洗净手,才笑着将两根最嫩的黄瓜递给他们。
小家伙们接过黄瓜,“咔嚓”咬下一大口,冰凉清甜的汁水溢满口腔,顿时满足地眯起了眼睛,方才那点小委屈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午后阳光最是毒辣。宋清越时不时拿着木耙,翻动竹匾里的稻谷,让每一粒都能均匀地接受阳光的“洗礼”。
谷粒在耙下沙沙作响,散发出稻谷独有的干香。
“姐姐,晒稻谷好像也不难哦。”宋屹一边啃着黄瓜一边说。 宋屿也跟着点头:“嗯!我们能帮姐姐翻谷子!”
宋清越笑着逗他们:“是吗?你们两个今年才六岁,这小胳膊小腿的,能行吗?这木耙可比你们还高呢!”
宋屹一听,小胸脯一挺,得意地扬起下巴,说出了一句让宋清越哭笑不得的“豪言壮语”:“栓子八岁,他都可以帮他娘晒豆子了!我们两个加起来都十二岁了!比他还大四岁呢!肯定行!”
宋清越直接被这童稚的逻辑逗得笑出声来。
宋清越看着弟弟妹妹们跃跃欲试的小脸,心中忽然一动。
是啊,晒谷子这活儿,确实不需要太大体力,关键是细心和勤翻动。
孩子们完全可以胜任。
她想起之前种下的那一小片黄豆、绿豆、黑豆,还有水田地势较高的部分,种了那几垄高粱,如今成熟了。
豆荚怕爆,高粱怕鸟啄,都得赶紧收回来晒干。
如果弟弟妹妹们真的能看好家里的稻谷,她就能抽出身,赶在天色彻底变化前,去把那些豆子和高粱也收回来,趁着连日晴朗,一并晒干归仓。
这样,所有的农忙就能基本结束,她或许真能如愿好好睡上几天懒觉了。
夕阳西下,暑热稍退。宋清越开始将晒得八九成干的稻谷收拢起来,重新装回箩筐,抬到屋檐下盖好,防止夜露返潮。
宋砚溪和双胞胎弟弟也都跑来帮忙,用小扫帚清扫竹匾边缘,用小簸箕装运谷粒,干得似模似样。
宋清越心想,反正村里的小孩儿都干活,天色又极好,明天摊好稻谷让孩子们晒,应该不妨事。
喜欢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