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物被统一抬到了宋大川家的院子里,宋大川家离村口那片开阔的老榕树空地不远,那里地方大、树荫浓,自然是摆席的最佳场所。
刘叔和宋大川粗略算了算人头,麻风村如今男女老少加起来,足足要坐满十八桌!
一声令下,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家中有桌子的搬桌子,有凳子的扛凳子,碗筷碟盘也纷纷从各家各户汇集而来,虽然款式五花八门,甚至有些破旧,却洗刷得干干净净,透着一种朴实的郑重。
十八桌席面!这可不是个小工程。
但宋大婶站在院子中央,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有种大将般的镇定自若。她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粗布围裙,声音清晰利落地开始分派任务:
“柱子、铁蛋,你们几个力气大的,赶紧把野猪和山羊处理了,毛都给刮干净点!内脏别扔,仔细拿到下游小溪里淘洗干净,要洗到一点异味都不能有!”
“哎!好嘞大婶!”几个年轻后生高声应着,立刻动手。
“会收拾山鸡野兔的婶子妹子们,过来这边,烧水褪毛!”
“摘菜的,洗菜的,都动起来!萝卜、芋头、蘑菇、鲜笋、时蔬,有多少洗多少!”
“谁家还有晒干的梅菜、黄豆、鳝鱼干?都贡献出来,过后村里蚂蟥干卖钱了给大家补上!”
在她的指挥下,院子里、灶房间、小溪边,瞬间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厨房工厂”。
男人们负责重活粗活,妇人们则各展其能,洗切剁砍,笑语欢声夹杂着锅碗瓢盆的叮当声,热闹非凡。
刘氏也积极参与其中,她主要负责清洗蔬菜和传递东西。她一边忙活,一边仔细观察着宋大婶如何安排调度,如何处置各类食材。
看着那些看似普通的山野之物在宋大婶的指派和妇人们的巧手下逐渐变成一道道想象中的美味,她心中暗暗惊叹:“岭南人真是会吃!寻常东西也能做出花样来。”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好好跟宋大婶学几手,以后做给越越和孩子们吃。
宋清越也想帮忙做点什么,刚拿起一把青菜,就被宋大婶和几个正在切菜的婶子笑着“赶”开了。
“哎哟我的清越丫头哟!这厨房里烟熏火燎的,哪用得着你动手!”
宋大婶不由分说地夺过她手里的菜,塞给她一碗刚熬好的野鸡汤,“快去一边歇着,尝尝咸淡!你是咱们村的大功臣,今天这席面就是为你和大伙庆功的,哪有让功臣干活的道理!”
“就是就是!清越妹子,你快去歇着,等着吃就行!”其他妇人也纷纷笑着附和,眼神里充满了真挚的疼爱和感激。
宋清越心里暖融融的,还是古人比较淳朴呀!她只好端着小碗,小口喝汤,坐在一旁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
她看到宋大婶看着有限的肉食,微微蹙眉思索片刻,便胸有成竹地定下了最终的菜谱。
既要让每桌看起来丰盛体面,又要尽可能地让大家都尝到肉味,这极其考验主持人的智慧和手艺。
只见宋大婶运筹帷幄: 整鸡和部分野兔与新鲜蘑菇一同炖汤,汤色奶白,鲜香四溢。
肥瘦相间的野猪肉切成厚片,做成扣肉,但每碗下面垫上厚厚的、吸油的梅菜干,蒸得油光红亮,肉香扑鼻。
排骨和香芋一起蒸,芋头吸饱了肉汁,软糯香甜。
羊肉和现挖的鲜笋一同焖烧,去膻增鲜,香气浓郁。
山鼠肉用干锅的做法,加足香料爆炒,干香有嚼头。
另一部分兔肉做成广式焖肉,酱色诱人。
清洗干净的猪杂、羊杂分别与萝卜、黄豆同炖,汤汁醇厚,毫无腥气。
之前晒好的鳝鱼干与黄豆同焖,咸香下饭。 最后再配上几大盘清炒的时蔬,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整整十道菜!虽然有些菜里肉量并非十足,但通过巧妙的搭配和烹饪,看起来却是满满当当、色香俱全!
大铁锅支在临时垒起的灶上,柴火熊熊燃烧。宋大婶如同战场上的统帅,穿梭于各个灶台之间,尝味、调味、指挥下料、掌控火候。
浓郁的香气从院子里弥漫开来,飘过小溪,萦绕在整个麻风村上空,勾得孩子们像小馋猫似的,围着院子打转,不住地吸着鼻子。
经过几乎一整天的忙碌,日落时分,一切准备就绪!
老榕树下的空地上,十八张桌子摆得整整齐齐。碗筷均已就位。妇人们端着巨大的盆、钵,将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分到各桌。
当所有菜上齐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每一张桌子上,都摆满了十海碗菜!碗碗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光芒和难以形容的复合香气!
红亮的扣肉、金黄的焖兔、奶白的浓汤、酱色的鳝鱼、翠绿的时蔬……色彩缤纷,琳琅满目!
这哪里是山村宴席,这简直比他们想象中镇上的酒楼还要丰盛!
“顺顺利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刘叔激动地高喊一声,拿出了过年时舍不得放、珍藏至今的最后那一挂鞭炮,郑重地点燃!
“噼里啪啦——”清脆响亮的爆竹声在暮色中炸响,红色的纸屑纷飞,象征着驱散所有晦气,迎接红红火火的新生活!
“入席!开饭!”宋大川声如洪钟地宣布。
村民们欢呼着,按照长幼辈分,笑着、谦让着纷纷落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笑容。
“天爷!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一桌菜!” 村里老奶奶不禁感慨。
“这扣肉太香了!肥而不腻!” 王大力一边吃着肉一边喊。
“快尝尝这羊杂汤!一点膻味都没有!”
“娘!这个芋头好吃!甜甜的还有肉味!”
“......”
“今天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没有做成白切鸡,山鸡太老了,只适合炖汤!”岭南人坚信无鸡不成宴,而且鸡一定要做成白切的,所以总厨宋大婶才会有此感慨!
“这鸡汤是我喝过最鲜的鸡汤了,至于白切鸡嘛,留点小遗憾,下一次席面一定补齐!”宋清越笑道。
“对,清越说得对!”大家纷纷附和着,笑着。
席间,赞叹声、咀嚼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专门给孩子们安排的两桌更是热闹。
宋砚溪、宋屹、宋屿、宋二蛋、刘栓子、小桃花等一群孩子,吃得头也顾不上抬。
“溪溪姐姐,这个兔肉好好吃!”小桃花鼓着腮帮子说。
“想不到兔兔那么可爱,还那么好吃!”宋砚溪手里抓着一块兔肉啃了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吃席面!”宋二蛋虽然傻呵呵的,但也知道高兴,大声宣布,“我娘做的!最好吃!”
宋屹被一块山鼠肉辣得直吐舌头,却还舍不得放下,嘟囔着:“嘶哈……好吃……”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童言童语,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席间的气氛更加热烈。
宋清越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品尝着这来之不易的盛宴,心中感慨万千。
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麻风村告别过去、走向新生的宣言。
她看着乡亲们满足的笑脸,听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夜色渐深,老榕树下点起了篝火和灯笼,人们依旧围坐在一起,说着、笑着……
麻风村从未如此温暖,如此充满希望。
喜欢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