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开国大典上表现优异,刘念被正式调入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工作。消息传来,x军文工团的战友们都为她高兴。这无疑是重要的提拔和认可。
政委赵刚得知后,也特意把刘念叫到办公室。他拿出一支派克钢笔递给刘念,语气温和而郑重:“刘念同志,祝贺你。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培养。希望你在新岗位继续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刘念双手接过钢笔,激动地表示感谢。但喜悦过后,她犹豫了一下,低声说:“政委……我知道机会很好,可我不想离开咱们军。去华北军区文工团……就离明珠远了。”
赵刚闻言,神色变得严肃而关切。他示意刘念坐下,语重心长地说:
“你的心情我理解。舍不得老部队,舍不得战友,更舍不得邵明珠,这说明你重感情。”
“但你要往远处想。华北军区文工团是全军文艺战线的标杆。那里有更好的老师、同事和舞台。这是组织为你提供的进步机会,是为了让你将来能飞得更高。”
他的语气带着长辈般的关怀:“我和明珠都盼着你好。不能因为舍不得就耽误你的前程。那才是对你不负责。”
“至于小邵,”赵刚语气坚定,“他要是知道你为儿女情长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第一个不答应。真正的革命感情是互相成就,不是互相拖累。”
赵刚站起身,目光充满鼓励的说:“大胆地去迎接新挑战。x军永远是你的娘家,我们永远是你的后盾。无论你取得多大成就,我们都为你自豪。”
这番话让刘念的眼泪涌了出来。她站起身,挺直腰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政委,我明白了!我一定不辜负期望,为x军争光,也为明珠争气!”
赵刚欣慰地笑了:“好!这才配得上是我们邵参谋看中的姑娘!”
刘念正式到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报到后,她和邵明珠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两人同在北京城里,物理距离并不远,但见面的机会却骤然减少。华北军区文工团作为全军文艺工作的标杆单位,规格高、任务重、管理严。每天的排练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从早到晚,时间精确到分钟。除了常规的声乐、形体训练,还要排练大量为重要会议、外事活动和节日庆典准备的新节目。周末和节假日往往正是演出最繁忙的时候,正常的休息时间难以保证。
团里的规章制度也比在x军时严格许多。请假外出需要层层审批,自由活动时间有限,而且必须按时归队。不像在x军,邵明珠是军首长的“宝贝疙瘩”,从军长、政委到文工团领导都对他格外关照,连带着对刘念也多了许多理解和通融。那时,邵明珠工作间隙溜达到文工团看刘念是常事,刘念偶尔因私外出,团里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在华北军区文工团,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里人才济济,竞争激烈,一切以工作和纪律为重。邵明珠的名字在这里虽然也有人知道,但他仅仅是兄弟部队的一位优秀参谋,其影响力还远远达不到能让华北军区文工团为之破例的程度。刘念在这里,就是一名普通的、需要严格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的文艺干部。她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赢得认可,不能再有任何特殊化的想法。
因此,两人见一面变得异常困难。往往需要提前很久协调彼此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而且见面地点多半只能约在文工团驻地附近,匆匆说上几句话,邵明珠就得赶回军部开会。想要像以前那样,一起回铃铛胡同的家里,陪福伯吃顿饭,享受一下温馨的家庭时光,几乎成了一种奢望。一个月下来,能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有时甚至一个月都见不上一面。
邵明珠虽然理解这是刘念事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但心里难免牵挂和失落。他有时会利用外出办事的机会,绕道文工团驻地,哪怕只是在门口远远地望一眼,或者托哨兵给刘念捎去一点她爱吃的点心。刘念则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和演出中,她深知,只有在这里做出更好的成绩,才不辜负组织的培养,也不辜负邵明珠的理解和支持。
初冬的午后,邵明珠好不容易挤出了一个下午的空闲。他特意换了身干净的军装,仔细刮了胡子,还绕路去前门大街买了刘念最爱吃的豌豆黄和蜜饯,用油纸包好,揣在怀里,这才赶往位于城西的华北军区文工团驻地。
一路上,他心情雀跃,算起来,距离上次见到刘念,已经快一个月了。他脑子里盘算着,如果能请下假来,也许可以带念念回铃铛胡同吃顿晚饭,福伯肯定也想她了。
到了文工团门口,照例是严格的登记和等待。哨兵进去通报后,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刘念小跑着出来。她也穿着整齐的文工团制服,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脸颊因为奔跑而泛红,呼吸还有些急促。
“明珠!你怎么来了?”刘念看到他,眼睛一亮,惊喜地跑过来,但脚步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就下意识地停住了,目光快速地扫了一眼门口站岗的哨兵,显得有些拘谨。这里不是x军,她不能像以前那样,高兴了就扑进他怀里。
邵明珠把她的细微动作看在眼里,心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但很快被见面的喜悦冲淡。他笑着迎上去,把怀里还带着体温的点心递过去:“今天下午军部没什么急事,我请了会儿假,来看看你。给你带了点吃的。”
“呀!豌豆黄!”刘念接过点心,闻了闻,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但随即又看了看手腕上并不存在的手表,语气带上了歉意和急切:“太好了!可是……明珠,我……我马上就得回去,下午两点半,团里新排的大合唱合练,非常重要,政治部首长可能要来看,我不能迟到……”
邵明珠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准备了满肚子的话,才刚开了个头。他努力维持着轻松的语气:“没事,没事,工作要紧。我就来看看你,看你气色挺好,我就放心了。合练……要很久吗?晚上……能请假出来吗?福伯念叨你好几次了。”
刘念为难地蹙起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捏着点心包:“合练估计得到天黑……晚上……晚上恐怕不行。我们团里最近纪律抓得特别严,尤其是我们这些新调来的,没有特殊情况,晚上一律不准外出。而且……明天一早还有下连队的演出任务,得起大早准备……”
她的声音越说越低,带着浓浓的愧疚。她何尝不想跟他多待一会儿,何尝不想回那个充满温情的家看看福伯?但这里的规矩就是铁打的,她不能,也不敢破例。
邵明珠眼里的光一点点暗了下去。他沉默了几秒钟,才点点头,声音有些干涩:“……我明白了。工作重要,纪律更重要。那你……快回去吧,别迟到了。”
刘念看着他明显失望却强装理解的样子,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她上前一步,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只是低声道:“明珠,对不起……我……”
就在这时,文工团院里传来了集合的哨声,隐隐还有队长喊“合唱队集合”的声音。
刘念浑身一激灵,焦急地回头望了一眼,又转回头看着邵明珠,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不舍:“我……我得走了!合练要开始了!”
“快去吧!”邵明珠朝她挥挥手,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别耽误正事。点心记得吃。”
“嗯!你……你也照顾好自己!有空……有空我再想办法……”刘念说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仿佛要把他此刻的样子刻在心里,然后一咬牙,转身快步跑回了大院,身影很快消失在楼门口。
邵明珠站在原地,看着空荡荡的门口,怀里点心带来的温热早已散去,只剩下一种冰凉的失落感。他特意请的假,一路的期待,精心准备的点心,还有那些憋了一个月想说的话……最终只换来了不到五分钟的仓促见面和几句无奈的抱歉。
哨兵好奇地看了他一眼。邵明珠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郁结,默默地转身离开。回军部的路似乎变得格外漫长。他开始意识到,刘念调去华北军区文工团,不仅仅意味着距离的拉远,更意味着一种生活状态的彻底改变。他们仿佛被卷入了两个不同转速的齿轮,他的空闲,再也等不到她的同步。那种在x军时触手可及的温暖和默契,正在被一种无形的、名为“纪律”和“事业”的高墙阻隔。这次仓促的见面,像一颗小小的石子,在他们看似坚固的感情湖面上,投下了一圈不易察觉的涟漪,也为日后的波澜,悄然埋下了伏笔。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