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启明捏起那枚铜钱,指尖能摸到边缘的磨损:“活计有的是,但要有规矩——不准再碰白粉,不准收保护费,否则……”他看了一眼张晓明,后者正用手拧断一根钢筋,“张总监知道该怎么处理。”
瘦高个忙不迭点头,额头的汗滴在地面上,晕开一小片泥渍。
尤启明把铜钱揣进兜里,忽然想起系统昨晚的念叨,催促他们一起去趟南海,彻底打捞那艘宋代沉船。
他露出了一丝坏笑,“系统,”他在心里默念,“想去南海可以,先把这批小家电的生产线图纸给我。”
光屏上的红色按钮突然闪的更亮了。
中午的阳光斜斜切近启明集团的办公楼,朱枕月正对着账本皱眉。桌上堆着几张皱巴巴的收据,最大的一张是采购棉布50匹,最小的是买火柴三盒,数字歪歪扭扭,像使用炭笔写的。
“老板,财务部需要统一的票据格式。”她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一堆收据,“现在的收据连公章都没有,以后审计会很麻烦。”
尤启明刚从码头回来,手里还捏着那枚康熙通宝。
系统的光屏在他袖口闪了闪:“宿主,检测到朱枕月的扫描仪识别出17处财务漏洞,建议启用电子记账系统。
“电子记账?”尤启明把铜钱放在桌上,“现在的电脑能撑住吗?”
“我给你置换了台简化版。”系统的蓝光落在墙角的铁皮柜上,柜子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柜门缓缓打开——里面不是文件,而是台巴掌大的黑色机器,屏幕上正跳动着绿色的代码。
“这是……笔记本电脑?”朱枕月的镜片差点滑下来。她在系统数据库里见过这东西,但实物比图纸精致十倍,键盘上的字母也会发微光。
“暂时叫“记账机”。”尤启明点开屏幕,
调出表格模板,“以后数据都录在这里,能自动生成报表,还能加密。”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还有这个,你给欧阳阿姨送去。”
盒子里装着粉色包装的卫生巾。朱枕月的光学扫描仪顿了顿,数据库里瞬间调出相关信息:“透气性是棉质的3倍,还能防侧漏……”
“别念了。”尤启明赶紧合上盒子,他白了朱枕月一眼,“让福伯送到欧阳家去,就说是公司新到的日用品。”
尤启明刚走出办公室,就撞见张雪抱着摞文件过来,脸上带着点焦急:“启明,刚才汇丰银行的人来说,我们的账户突然多了200万港币,问是不是洗钱。”
“是我在系统出售黄金的钱。”尤启明接过文件,上面是“九龙城寨”那块地的测绘图,“让朱枕月把系统生成的贸易合同给他们看,就说是卖了批南阳特产。”
张雪看着儿子笃定的样子,忽然想起昨晚他书房里的金条。他捏了捏文件袋,纸壳边缘被捏出褶皱:“那些“特产”不会再有麻烦吧?”
“放心。”系统说它伪造的合同,连国际刑警都查不出来。”
话音未落,刘永利抱着台收音机跑过来,天线还歪着:“你看这个!能收到冬京的电台,还特别清楚!”
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小日子”语新闻,说佐藤家族近日丢失一批“工业设备”,警方正在全力搜查。
尤启明的指尖在收音机机身上划了划——这也是系统给的,比市面上的收音机多了五个频段,还能录音。
“让林清砚把这个送到生鲜店当噱头。”尤启明关掉收音机。
“宿主,检测到佐藤家族的私人侦探已经进入港岛,目标是“启明集团”。
尤启明挑眉,“来的真快。”
“他们查到了张晓明去九龙买地的事,以为是我们要抢他们的地盘儿。”系统调出侦探的照片,是个戴着墨镜的男人,正站在“启明集团”门口拍照,“需要处理掉吗?”
“不用。”尤启明望着窗外——林清砚正指挥工人挂生鲜店的招牌,招牌上画着条活蹦乱跳的蓝鳍金枪鱼,“让他们看清楚,我们卖的是海鲜和拖拉机,不是麻烦。”
尤启明又来到拖拉机厂施工现场,往车间里走,阳光把他的影子拉的很长,落在刚浇筑的水泥地上。
系统的光屏在他肩头闪了闪:“宿主,我们什么时间能去南海?我可以再送十箱创可贴。”
尤启明没有回头,只是对着风说了句:“你先协助张晓明尽快把两个厂立起来。”
风里带着码头的腥味,还有点新机器的机油味。远处的海面上,一艘货轮正缓缓靠岸,甲板上堆着的是,系统用佐藤家族生产线换来的九十年代水平的两条崭新的生产线——“启明集团”正按照尤启明的规划往前迈进。
喜欢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