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给生鲜店备货。”尤启明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转身走向装备区。银灰色的动力装甲自动贴合身体,关节处的液压装置发出轻微的嗡鸣,面罩落下的瞬间,内部显示屏已切换至深海探测模式。
林清砚则直接走到舱门边,仿真皮肤在接触海水的瞬间切换成防水模式,金属骨骼发出细微的机械音。
“保持通讯,注意留种,别赶尽杀绝,这可是我们家门口的海鲜库。”尤启明叮嘱一句,率先跃出飞行舱。动力装甲的推进器喷出两道水流,带着他如鱼雷般扎入海中。
120米的深海中,本应是漆黑一片,但动力装甲的探照灯撕开了黑暗。礁盘的美景在光影中徐徐展开:粉红色的珊瑚枝杈上挂着半透明的水母发出银色的光晕,五彩斑斓的鹦鹉鱼在鹿角珊瑚间啄食,成群的青石斑鱼如黑云般掠过,几十只手掌大的鲍鱼吸附在岩壁上,肥美的海胆像紫色的仙人球散落在礁盘的各处。
“开始采集。”尤启明激活装甲上的机械爪,精准的从珊瑚缝隙中抓起一只约5斤重的龙虾,红光闪过,龙虾已被收入活物空间。
林清砚则徒手采摘海胆,她的指尖能精准控制力度,既不会捏碎海胆壳,又能避免被尖刺扎伤。
两人分工明确,尤启明负责捕捉游动的鱼类:50条四五斤重的东星斑、100多条4斤重的青石斑、 20条罕见的苏眉鱼、还有近200条体型匀称的鲈鱼。
林清砚专注于贝类和爬行类收取:300多只极品大鲍鱼、500多只海胆、80多只龙虾、200多斤如手臂粗的肥厚海参,以及一网兜色彩各异的海螺。
他俩始终保持着克制,每种生物都只取1\/3的数量,确保礁盘生态不受破坏。
当尤启明最后一次将探照灯扫过礁盘时,阳光恰好透过海水折射下来,将整片海域染成梦幻的七彩,鱼群受惊般四散,留下一道流动的光影。他不禁感叹:“这地方简直就是一座美丽梦幻般的海底花园。”
林清砚微微点头,眼中的电子屏闪过欣赏的数据流。
当他们返回“飞行舱”时,总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老板,这里太好玩了,咱们能经常来吗?”林清砚有些恋恋不舍的问道。
“当然可以,这里是“启明集团”的海鲜库,隔长不短的咱们就来这里转转,等下次咱们带他们几个也来这里玩玩。”尤启明乐呵呵的答道。
“好呀,好呀!这处礁盘有一个缺点,就是深了点,等没事时,我寻一处浅一点的礁盘,一定更好看!”林清砚兴奋的说道。
“这处礁盘之所以有这么多顶级鱼获,是因为它的水深,如果几十米水深的那种礁盘,早让人清理干净了!”尤启明进入了侃大山模式。以他的阅历和见识,他能和人侃几个小时不带重样的。
林清砚很佩服老板的阅历和见识,她试着以各种话题和老板聊天,老板从未卡壳,并总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正当他俩聊的尽兴时,系统响起了急促且兴奋的提示音:
[叮!前方两公里处发现了黄鳍雕鱼群正在迁徙,至少有上万尾!刚才礁盘你不让我插手,这个鱼群必须交给我!你得说话算话!]
尤启明擦了把汗,看向雷达上那片密集的红点——黄鳍鲷在60年代也是较稀罕的鱼种,肉质细嫩还耐运输,市场价值也很高。“行,给你十分钟,你自主收取并收购,给我留1000尾,生鲜店开业用。”
尤启明为自己泡了一杯浓咖啡,与林清砚一同坐在监视屏旁观看系统的表演。
下一秒,前方突然掀起一道银蓝色的水墙。尤启明瞳孔微缩——那是系统启动了“范围性水脉牵引”,两公里外的海面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原本四散游动的黄鳍雕,突然像被磁石吸附般密密麻麻的朝着“飞行舱”的方向涌来。海面上翻起成片的荧光,鱼群惊慌的跃出水面,隔着老远都能听见,仿佛一场小型的海啸正在由鱼群掀起。
系统的操作远比人工撒网来的迅猛。它精准的用能量场在鱼群外筑起牢固的“屏障”,既不让一尾鱼逃脱,又没伤到鱼体分毫。
接着,一道透明的能量流如同传送带,将受惊的黄鳍雕源源不断的“送入”系统的活物空间。进入系统活物空间的隔舱后,鱼群瞬间安静下来。
喜欢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