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潜沙》的拍摄进入重点拍摄的阶段,戏份愈发吃重。张起灵这个角色的内心戏和关键场景都集中爆发,对表演的精准度和情感投入要求极高。
这天晚上,收工比平时晚了许多。傅诗淇回到酒店房间,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但眼神里还残留着拍摄时的专注和一丝未完全抽离的角色凝重感。导演和编剧跟着他一起进了房间,显然对明天要拍的一场重头戏还有细节需要最后敲定。
宋玖照例跟在后面,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和记录本。她安静地坐在靠窗的单人沙发上,打开电脑,调出明天的场次剧本和人物小传,准备记录讨论要点。
导演和编剧摊开剧本,和傅诗淇围坐在小茶几旁。讨论很快进入状态,三个人语速都很快,时而激烈争论,时而陷入沉思。灯光下,傅诗淇的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剧本上的某句台词,反复揣摩着情绪转折的细微处理。导演比划着镜头走位,编剧则不断调整着对话的措辞以更贴合人物性格。
宋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讨论的要点、修改的意见、导演的要求清晰地记录下来。她的目光大部分时间落在屏幕上,偶尔抬起,快速扫过讨论中的三人,捕捉他们表情和语气中的重点,确保记录准确。房间里只有三人讨论的声音和键盘轻微的嗒嗒声。
时间在专注的讨论中流逝,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深。讨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终于达成了共识。导演和编剧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起身告辞。
傅诗淇送他们到门口,关上门回到房间。他长长地吁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脸上的疲惫感更重了,但眼神依旧亮着,显然还沉浸在刚才的讨论和角色的情绪里。
他走到沙发旁,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坐下休息,而是很自然地、几乎是下意识地坐到了宋玖旁边的沙发扶手上。这个位置离她很近,他的视线越过她的肩膀,落在她电脑屏幕上刚刚记录下的密密麻麻的讨论要点。
“小玖,刚才导演说的那个情绪转折点,再给我看一下。”他的声音带着讨论后的沙哑,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工作上,丝毫没有察觉到两人之间骤然缩短的距离。
宋玖正专注地整理着最后几条记录,忽然感觉到身侧沙发一沉,一个温热的身影靠了过来。傅诗淇的气息瞬间笼罩了她,带着淡淡的汗水和酒店沐浴露的味道,还有他呼吸时微微的热意,拂过她的耳廓和颈侧。
她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敲击键盘的手指停顿在半空。心跳似乎漏跳了一拍。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他手臂几乎挨着她的肩膀,他低头看屏幕时,发梢似乎都快碰到她的额头。这个距离,远远超出了平时工作时的安全界限。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掉那瞬间的不自在和骤然加速的心跳,将注意力拉回到屏幕上。她移动鼠标,将光标精准地定位到导演提到的那个段落,声音尽量保持平稳:“在这里,导演说情绪转换要更内敛,靠眼神和微表情,台词反而要收着念。”
“嗯……”傅诗淇凑近了些,几乎是贴着她的侧脸看向屏幕,目光专注地扫过那些文字。他的体温透过薄薄的衣料传递过来,存在感极强。
宋玖屏住呼吸,身体坐得笔直,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微微发烫,只能努力将全部精神集中在解释记录内容上:“编剧补充说,这里的潜台词是……所以语气要冷,但不能是完全的冷漠,得有一丝极淡的……波动。”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专业、冷静。
傅诗淇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点点头。他完全沉浸在对角色的思考中,对眼前这过于亲近的距离毫无所觉。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什么,侧过头,想问宋玖另一个细节。
这一转头,他的脸几乎贴到了她的脸颊。灯光下,她近在咫尺的侧脸毫无防备地映入他的眼帘——光滑的皮肤,微微颤动的睫毛,紧抿着的、显得异常专注的嘴唇,还有那双正盯着屏幕、一眨不眨的、清澈的眼睛。
傅诗淇猛地愣了一下。
直到这时,他才骤然意识到两人靠得有多近。近到他可以清晰地数清她根根分明的睫毛,近到能感受到她呼吸的微热,近到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与他不同的清新香气。
一种陌生的、微妙的感觉瞬间攫住了他。他的心跳似乎漏了一拍,喉咙有些发干。他像是被烫到一样,猛地向后撤开身体,动作有些仓促地从沙发扶手上站了起来,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咳……”他有些不自然地轻咳一声,眼神飘向别处,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嗯,记录得很清楚。我……我再自己消化一下。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宋玖在他突然撤开的瞬间,也几不可查地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下来。她低下头,快速保存了文档,合上笔记本电脑,声音依旧平静:“好的毅哥。剧本和要点我都发您邮箱了。您也早点休息。”
她站起身,拿起自己的东西,没有再看傅诗淇,径直走向门口。
傅诗淇站在原地,看着她离开的背影,直到房门轻轻关上,他才缓缓收回目光。他抬手,有些烦躁地揉了揉头发,走到茶几旁拿起那份被画满标记的剧本,却有些心不在焉。刚才那一瞬间,宋玖近在咫尺的、专注的侧脸和微颤的睫毛,像一幅定格的画面,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一种莫名的、陌生的情绪在他心底悄然蔓延,让他有些心绪不宁。
而回到自己房间的宋玖,关上门后,背靠着门板,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她抬起手,指尖无意识地碰了碰似乎还残留着温热感的耳廓,心跳依旧有些快。她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将刚才那短暂而令人无措的靠近从脑海中驱逐出去,重新将思绪拉回到明天的工作安排上。
那个夜晚,两人都没有再提起那个意外的近距离瞬间。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泛起细微的涟漪后,迅速沉底,消失无踪。但某种难以言喻的微妙变化,或许已经在那过于靠近的呼吸和骤然回归的距离感中,悄然发生。他们心照不宣地选择了忽略,将一切归于工作的专注和偶然。然而,忽略本身,有时恰恰意味着感知的存在。
喜欢靠近你多一点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靠近你多一点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