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实验室的紧急状况总算被强行压下去了,可留下的伤却深得很。那被“优化”后忽强忽弱跳动的核心,像颗塞进基地心脏的异质起搏器,每跳一下都在提醒大伙儿:内部的防线脆得很。顾北辰雷厉风行地对所有“觉醒者”展开强制深度认知筛查,基地里的气氛冷到了冰点,猜忌像病毒似的,在以前并肩作战的同伴之间悄悄蔓延。
可外头的威胁,压根没给他们喘口气的机会。
月球轨道上的“收割者”,试着聚焦攻击护盾弱点没成功后,好像彻底换了套路。它那庞大的能量阴影不再死磕突破,反倒开始高频振荡,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但精密传感器能抓到的奇怪涟漪。
“检测到未知辐射模式……不是电磁波,也不是引力波……结构有点像……生物基因解旋诱导场?”一个技术人员盯着读数,脸白得像纸。
伊莎贝尔赶紧调来了全球生物监测网络的数据——那些还没被“寂静穹顶”和战火彻底毁了的部分。结果看得人浑身发毛。
撒哈拉边缘的绿洲观测站,最后传回来的画面里,棕榈树飞快枯萎,骆驼直接在原地溶解;南太平洋某个小岛的生态传感器,记录到鱼群大规模浮上水面,鳞片往下掉,肌肉组织像被无形的力量拆解开;西伯利亚永冻层监测点,报告说苔原植物几分钟内就碳化衰败了……
这种被叫做“衰变涟漪”的攻击,不直接打护盾,反倒能穿过护盾的能量缝隙,作用在地球的生物圈上!它在加速熵增,催着所有有机生命的基因崩溃、物质分解!
“它这是在……消毒。”顾北辰的声音冷冰冰的,说出了个残酷的比喻,“就像用辐射清理培养皿。”
“援军”的护盾还稳稳地挡着物理攻击,可对付这种能渗进来的“衰变涟漪”,防御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
AI阿杰的实时模拟图看得清清楚楚:护盾的能量分布正在悄悄调整。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尤其是“觉醒者”聚集的区域,还有那些有重要工业设施(跟“基石”技术相关的)的地方,护盾过滤“衰变涟漪”的效率明显提高;可在广阔的海洋、荒野,还有那些被认为“没什么价值”的区域,护盾的阻隔效果就差远了,任由那致命的涟漪像死亡之风似的刮过去。
“它们在选择性保护!”伊莎贝尔指着模拟图上那分明的能量密度差异,声音因为愤怒发颤,“它们在牺牲‘没用’的区域,来保‘样本’核心区的存活!”
这根本不是保护,是筛选。就像园丁在暴风雨里,只给珍贵的幼苗搭雨棚,旁边的杂草就任其自生自灭。
全球剩下的通讯频道,一下子被绝望的呼喊和咒骂填满了。那些被“放弃”区域的人们,临死前不再求救,只剩对命运不公的控诉,还有对“微光”、对那所谓“援军”的刻骨仇恨。
压力像座实实在在的山,“哐当”一下压在了“微光”基地上,压在了沈清焰的肩膀上。他们不再是人类的希望灯塔,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成了带来厄运、还和冷漠外星势力勾结的帮凶。
“我们必须做出回应!”一个负责对外联络的官员几乎是冲进指挥中心的,脸上全是汗,急得不行,“理事会剩下的机构发来最后通牒,要求我们六小时内给个明确方案!要么想办法跟‘援军’建立有效沟通,争取全面保护;要么……要么试着跟‘收割者’接触,哪怕只是拖延时间!”
跟老虎商量要皮,还是跟神做交易?两个选项,都透着不祥的味儿。
核心决策会议开得前所未有的凝重。参会的不只是“微光”的核心团队,还通过仅存的安全线路,接入了几位处于不同保护等级的人类政权代表的全息投影。他们的影像模糊又闪烁,像风中的残烛。
“没时间犹豫了!”一位军方代表的投影激动地挥着胳膊,“‘援军’至少还在保护一部分人!我们得接受现实,集中所有资源试着跟它们对话,哪怕付出点……代价!”他说的代价,意思很明显,可能是主权,可能是自由,甚至可能是牺牲一部分人。
“对话?它们连回应都懒得回应我们!”另一位代表来自一个正被“衰变涟漪”快速吞噬的小国,声音里满是悲愤,“看看外面!它们在乎过我们的死活吗?与其求这些冷漠的‘神’,不如想办法联系‘收割者’!说不定我们能谈判!说不定我们能满足它的‘饥饿’,换条活路!哪怕当附庸也行!”
跟“收割者”谈判?这个疯狂的提议,此刻竟然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沉默支持。绝望到了极点,连理性判断都会扭曲。
顾北辰坚决反对:“跟‘收割者’接触?周炜和陈霖的下场就是例子!那不是谈判,是自寻死路的开始!我们在它眼里,就是食物!”
伊莎贝尔却有不同看法:“可‘援军’的动机也很可疑!它们在改造我们,把我们变成它们想要的样子!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毁灭吗?”
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说不服谁。每个选项背后,都可能是文明的终结。
沈清焰一直安安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屏幕上全球实时灾变地图——那些不断扩大的、代表生命凋零的灰色区域,刺痛着她的神经。她看到“援军”护盾那精确又冷酷的能量分布图,也看到“收割者”那执着于吞噬毁灭的疯狂。
她慢慢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个参会者,不管是现场的,还是全息投影的。
“我们误解了选择的意义。”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传到每个人耳朵里,“选‘援军’,意味着我们接受被定义、被改造,变成它们收藏室里合格的展品。选‘收割者’,意味着我们承认自己是食物,祈求吞噬者能留下点残渣。”
她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
“但人类文明,既不该是展品,也不该是食物。”
“我们的第三条路,不是向任何一方低头,而是在这两个庞然大物的夹缝里,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活路。”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沈清焰话里那近乎狂妄的野心震住了。
“你……你有具体方案吗?”一位理事会代表迟疑地问。
“我们需要时间,也需要筹码。”沈清焰的目光投向主屏幕上那被污染、被“优化”过的“基石”核心,“‘基石’是它们双方都在意的东西,是我们唯一的筹码。我们要利用它,不是去攻击谁,而是去……制造一个它们都没法忽视的‘变量’。”
她没说更多细节,但眼神表明,这根本不是什么成熟的计划,而是基于直觉和绝望的疯狂赌注。
就在这时,外部传感器捕捉到一个新的、短暂的能量尖峰——来自柯伊伯带之外,“援军”本体的方向。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护盾能量调节。
一段极其简洁、好像经过无数次压缩过滤的信息流,跨越亿万公里,直接出现在“微光”主控台的解码缓冲区,绕过了所有常规通讯协议。
信息被阿杰瞬间解析,翻译成人类语言,投在中央屏幕上:
【‘火种协议’已准备。】
【选项:意识上传,数据方舟,文明延续。】
【拒绝选项:物理实体存续概率,低于0.0001%。】
【抉择时限:24标准地球时。】
【超时未响应,视为拒绝。】
信息末尾,附了个复杂到让人头晕的“数据方舟”技术架构概要图,其科技水平远远超出人类的理解。
“援军”终于开口了。
可它给的不是希望,是最后通牒。
一个关于文明形态的、非此即彼的、冷酷到极点的终极抉择。
沈清焰看着屏幕上那冰冷的文字和复杂的图纸,又看了看窗外那片因为“衰变涟漪”慢慢失去生机的世界。
时间,只剩二十四小时。
而她要找的,是那渺茫的、连“援军”都判定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的……第三条路。
这条路,真的存在吗?
喜欢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