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日历翻到了最后几页,冬日的寒意在京华的傍晚愈发明显。
12月21日,周五,下班时分。
四海集团总部大楼陆续亮起灯火,结束一周忙碌工作的员工们说笑着走向地铁站、公交站或停车场。
云游如同往常一样,推着他那辆熟悉的黑色自行车,从地下车库的专用通道出来。
他裹紧了外套的衣领,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试图驱散一些连续开会带来的疲惫感。
他喜欢这种骑行回家的方式,能让他从纷繁复杂的商业决策中抽离出来,近距离地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与温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他骑行到半路,距离“云庐”还有差不多三分之一路程时,原本只是阴沉的天空骤然变脸。
铅灰色的云层仿佛瞬间被撕开了一道口子,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噼里啪啦砸落下来,紧接着便是一场罕见的冬日暴雨,雨幕密集得几乎遮挡了视线。
路上的行人顿时乱作一团,纷纷惊呼着寻找避雨之处。
云游也被浇了个措手不及,单薄的骑行外套瞬间湿透。
他连忙四下张望,看见前方不远处的街角,有一家亮着暖黄色灯光、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小书店,门口挂着“书屋”的木质招牌。
他赶紧蹬了几步,将车勉强锁在屋檐下不影响通行的地方,自己则略显狼狈地冲进了书店。
书店不大,但很安静,充满了旧书和油墨的独特香气。
此刻,店里除了柜台后一位戴着老花镜、正在慢悠悠整理书册的老店主,就只有云游一位顾客了。
突如其来的大雨,仿佛将这里隔绝成了一个小小的、安宁的孤岛。
“小伙子,淋湿了吧?快擦擦。”
老店主闻声抬起头,看到浑身滴着水的云游,和气地递过来一盒纸巾。
他看起来约莫七十多岁,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眼神温和而通透。
“谢谢老板。”
云游接过纸巾,擦拭着脸上和头发上的雨水,有些不好意思,“雨太大了,打扰您了,在您这儿避会儿雨。”
不妨事,不妨事。
我这儿平时也难得来个客人,正好有人说说话。”
老店主笑着摆摆手,指了指旁边一把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藤椅,“坐吧。
这雨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云游道了谢,在藤椅上坐下。
书店里安静极了,只有窗外哗啦啦的雨声和老店主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氛围宁静得让人心安。
“这天气,说变就变。”
老店主一边用软布擦拭着一本线装书的封面,一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云游说,“就像这世道,看着风平浪静,转眼就风云突变喽。”
云游心中微微一动,接口道:“老板您说的是。尤其是经济形势,变化更快。”
老店主抬起眼,从老花镜上方看了云游一眼,笑了笑:
哦?
小伙子也对经济感兴趣?
看你这年纪,像是刚工作不久吧?
在附近写字楼上班?
“算是吧。”
云游含糊地应道,没有表明身份,“总觉得现在生意不好做,机会好像很多,但又处处是风险。”
“呵呵,”老店主放下手中的书和软布,也拉了把椅子坐下,似乎来了谈兴,“风险里才有机遇嘛。
老祖宗早就说过了,‘危’‘机’二字,本就是一体两面。
你看这窗外的大雨,对赶路的人是麻烦,可对这地里的麦苗,却是甘露。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深邃:现在的经济啊,是有点燥。
人人都想赚快钱,炒房子、玩资本、搞概念,热热闹闹。
但真正沉下心来做实业、搞创新、钻研技术的,反而少了。
就像我这书店,来看书买书的人少了,都抱着个手机电脑看。
老人语气里没有抱怨,只是一种平静的观察。
云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实体经济是根基。但做实业确实辛苦,投入大,回报慢。”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啊。”
老店主意味深长地说,“再花哨的模式,再动听的故事,最终都要落到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上,要能解决人的真实需求,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你看历史上那些能做长久的企业,哪个不是有自己的硬核东西?
要么技术独到,要么质量过硬,要么诚信无价。
靠风口飞起来的猪,风停了,摔得也最惨。
这些话,从一个看似普通的老书店主人口中说出,却带着一种穿越时光的智慧,轻轻敲击在云游的心上。
他最近一直在思考四海未来的战略,尤其是在经历了舆论风波和启动造车这样的重资产项目后,对“实”与“虚”的平衡有了更深的感触。
“那您觉得,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呢?”云游忍不住追问,仿佛在向一位隐世的智者请教。
老店主呵呵一笑,指了指书架:“机会永远在书里,更在生活里。
多看看历史,就知道兴衰周期。
多看看人物传记,就明白成败得失。
多走走看看,就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烦恼什么。
解决了烦恼,满足了需求,就是最大的机会。
别光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脚下的泥土里,也能长出参天大树。
这时,窗外的雨势渐渐小了下来,从倾盆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雨快停了。”
老店主看了看窗外,“小伙子,记住一句话:‘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做企业也好,做人也罢,心里得有自己的定盘星,不为虚名所累,不因外物所扰,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该来的自然会来。
云游站起身,郑重地向老店主道谢:“谢谢老板,听您一席话,受益匪浅。”
客气什么,随便聊聊。”
老店主笑着摆摆手,“路上滑,慢点骑。
云游推开书店的门,雨后清冽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
街道被冲刷得干干净净,路灯的光芒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晕。
他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在人行道上,回味着刚才那番短暂的交谈。
那位老者看似闲聊的话语,却仿佛一股清泉,涤荡了他心中因忙碌和竞争而产生的些许浮躁。
他再次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四海未来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向“实”处着力。
物流网络、研发投入、智能制造、核心技术……
这些看似笨重、回报周期长的领域,才是四海真正的护城河和压舱石。
互联网模式和生态协同是放大器,但绝不能脱离实体根基。
同时,也要更关注那些源自普通生活的、最本真的需求。
就像老者说的,“脚下的泥土里,也能长出参天大树”。
他骑上车,向着“云庐”的方向驶去。
雨后的城市格外宁静,他的内心也变得更加澄明和坚定。
一次偶然的避雨,一场短暂的闲聊,却让他对企业的未来、对经济的本质,有了一番返璞归真般的新感悟。
《学渣开局,身价万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学渣开局,身价万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学渣开局,身价万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