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熥仔

玉树的王捕快

首页 >> 大明熥仔 >> 大明熥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道天骄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东晋北府一丘八刚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诡三国见龙定鼎
大明熥仔 玉树的王捕快 - 大明熥仔全文阅读 - 大明熥仔txt下载 - 大明熥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6章 皇爷爷,我栗办报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散朝后

朱允熥眼珠一转,突然拽住朱元璋的袖子,仰着小脸笑得狡黠:“皇爷爷,赏钱我不要了!

见朱元璋挑眉,他赶紧补充道:“我想办份报纸!就叫《大明见闻报》,专门登些民间趣事、商路消息,还有……还有我画的机器图纸!您想啊,全国人都能看见,多有意思!

朱元璋眉头拧成个疙瘩,手指头在龙案上敲了敲,看着朱允熥手里那张画着齿轮的纸,声音里带着疑惑:“报纸?那是个啥物件?纸还能办‘报’?是写字的册子,还是贴在墙上的告示?”

朱允熥被问得一噎,眨巴着眼睛想了想,伸手在龙案上比划:“就是……就是把好多好多消息写在纸上,一张纸能印好多份,让各地的人都能看见!比如密云卫打了胜仗,江南的新稻种丰收了,都能写在上面,快得很!”

“快?”朱元璋更糊涂了,“八百里加急够快了,难道这纸比驿马还快?”

旁边的朱标赶紧上前一步,躬身道:“父皇,允熥说的这‘报纸’,倒有些像前朝的‘邸报’,只是他想做得更通俗些,让百姓也能看懂。”

“邸报?”朱元璋这才恍然,手指头点了点朱标,“你是说前宋那些官府发的文书?记得你小时候读史,提过那东西。”

“正是。”朱标微微一笑,目光落在朱允熥身上,带着几分纵容,“前宋自太祖立国后,便有‘进奏院’,负责编发官报,称作‘邸报’。起初只是将朝廷政令、官员任免抄录成册,送抵各地藩镇、州府,让地方官知晓中枢动向。到了仁宗朝,内容渐渐多了些,比如科举放榜的名单、边境的战报,甚至还有大臣们的奏章摘要。”

他顿了顿,看着朱元璋认真听着,又继续道:“那时候的邸报,都是手抄的,一份要抄好几天,只有官员和士绅能看到。后来到了南宋,江南一带商业发达,有些书坊见邸报受欢迎,便偷偷抄录了在街上售卖,内容添了些市井趣闻,百姓也能买来瞧个新鲜,只是官府管得严,时断时续。”

朱元璋摸着下巴,眼神沉了沉:“前宋的官报……朕记得史书写过,有些官员借着邸报结党营私,还把不该说的军情往外传,后来被高宗禁了好几次。”

“父皇记性真好。”朱标点头,“确实有过这般弊病。但公允说来,邸报也有好处——比如各地灾情,通过邸报传到中枢,朝廷能更快知晓;新颁的税法、农桑政令,地方官看了邸报,执行起来也少些偏差。只是前宋的邸报太偏重官场,又多是手抄,流传不广,才没成什么气候。”

他转头看向朱允熥,眼里带着笑意:“允熥这孩子,大概是觉得前朝的邸报不够‘热闹’,想让它既能说朝廷的事,也能说百姓的事,还要印得快、传得广,让种田的、做买卖的都能看懂。”

朱允熥赶紧点头,举着手里的纸凑到朱元璋跟前:“对对对!就像爹说的!我要让工匠把活字排好,一天能印好多好多张!上面不光写朝廷的事,还要写谁家的织布机改得好用了,哪里的果子熟了卖不出去,都写上去!这样大家照着学,日子不就好过了?”

朱元璋盯着他手里的纸,又看了看朱标,忽然笑了:“你这小崽子,脑子里装的净是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前宋的官报是给官看的,你倒好,想给百姓看?他们认得字吗?”

“那就画图画呀!”朱允熥脱口而出,“我就画,画新稻种长啥样,不认字也能看懂!再说了,让各地的学堂多教些人认字,慢慢不就都能看了?”

朱标在一旁补充:“父皇,允熥这想法虽稚嫩,却有几分道理。如今我大明一统天下,南北畅通,若能有这么一份‘报纸’,把政令、农技、商讯都传出去,既能让百姓知朝廷爱民之心,也能让各地的好法子互相学,倒是件利国利民的事。”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此事需得谨慎,前宋的教训要记取——内容得由官府审定,不许刊载军情机密、妖言惑众的东西。印刷、发行也得有规矩,不能让奸猾之徒钻了空子。”

朱元璋没说话,手指在龙案上轻轻敲着,目光从朱允熥兴奋的脸上移到窗外,仿佛看到了前宋临安街头,百姓围着书坊看邸报的热闹景象。过了半晌,他才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活字印刷?你小子连这个都琢磨了?”

朱允熥得意地挺了挺胸:“工匠说,用木头刻字,一个字能印好多次,比手抄快多了!”

“行。”朱元璋突然拍了拍龙椅扶手,“朕就准你试试!让工部给你调几个刻字匠、印刷匠,再让翰林院派两个老夫子帮你审内容——不许胡写乱画,更不许提不该提的事!要是出了岔子,朕不光收了你的活字,还得打你屁股!”

朱允熥乐得差点蹦起来,抱着朱元璋的胳膊就往他怀里蹭:“谢皇爷爷!保证不出岔子!”

朱标看着这祖孙俩,无奈地笑了笑,心里却在盘算——这报纸若真能成,倒是能补驿传之不足,只是如何定规矩、防弊病,还得细细琢磨,不能真让这孩子瞎折腾。

朱元璋捏了捏朱允熥的脸蛋,看着他手里那张画满了小圈圈的纸,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时,连一本完整的书都见不到,如今这小崽子,却想让全天下的人都能看到印着字的纸。他嘴角的笑意深了些——或许,这就是天下太平的好处吧,孩子能有心思琢磨这些,总比提着脑袋打仗强。

“去吧。”他挥了挥手,“跟你爹回去好好合计合计,章程写好了给朕过目。记住,办报不是玩闹,是让百姓日子过得更好,别搞砸了。”

“知道啦!”朱允熥脆生生地应着,拽着朱标的袖子就往外跑,嘴里还嚷嚷着“要先画个报纸的样子”,声音像串银铃,在奉天殿里荡出老远。

朱元璋望着他们背影。他忽然对旁边的王景宏道:“去,把前宋的《宋会要辑稿》找出来,咱得再看看那邸报是怎么回事。”

王景宏赶紧躬身应道:“奴才遵旨!”他那略显臃肿的身子麻利地一转,袖摆扫过金砖地面,带起一阵微风。

“这就去,这就去!”他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在心里嘀咕——前宋的《宋会要辑稿》?那可是藏在文渊阁最里头的宝贝,平日里除了翰林学士,谁也碰不得。不过陛下既然说了,就是翻遍文渊阁的角角落落,也得给找出来。

走到殿门口,他还不忘回头瞅了眼奉天殿内,见陛下正对着那张画着齿轮的纸出神,便加快了脚步。路过回廊时,撞见几个捧着奏章的小太监,他头也不抬地喊:“去去去,让开!陛下要文渊阁的《宋会要辑稿》,耽误了时辰,仔细你们的皮!”

小太监们吓得赶紧贴墙站好,看着王景宏一阵风似的冲过,都纳闷这老总管今儿怎么急成这样。

王景宏可顾不上这些,一路直奔文渊阁。守阁的老翰林见是他,刚想拱手打招呼,就被他一把拉住:“快!陛下要前宋的《宋会要辑稿》,关于邸报的部分,赶紧找出来!”

老翰林被他拽得一个趔趄,连忙道:“王总管稍安,那书在东架第三排,标着‘宋’字的木匣里……”

话还没说完,王景宏已经钻进阁内,踩着木梯往东架爬。他虽年近五十,手脚却还灵便,扒着书架一阵翻找,很快就从木匣里抽出一摞泛黄的书卷,封面上“宋会要辑稿”五个字早已模糊,却透着股陈年墨香。

“就是这个!”他抱着书卷往怀里一揣,也顾不上拍掉上面的灰尘,噔噔噔跑下木梯,冲老翰林拱了拱手,“谢了!陛下等着呢!”

说罢,又一阵风似的往奉天殿赶。怀里的书卷硌得他胸口发疼,可他却越跑越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得赶紧给陛下送过去,可不能让陛下等急了。

等他气喘吁吁地跑回奉天殿,额头上已经渗了层薄汗。“陛下,找着了!”他把书卷小心翼翼地放在龙案上,双手垂在身侧,微微喘着气,“文渊阁就这一套,奴才都给您抱来了。”

朱元璋抬眼瞧了瞧那摞书卷,摆了摆手:“放着吧。”

王景宏这才松了口气,偷偷抹了把汗,心里暗道——还好没耽误事,不然这顿罚怕是躲不过了。他垂手立在一旁,看着陛下翻开书卷,目光落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上,便知自己这趟腿没白跑。

朱元璋拿起最上面一卷《宋会要辑稿》,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带着霉味的墨香扑面而来,像忽然撞进了前宋的烟雨里。他粗粝的手指捏着纸角,缓缓展开,上面的小楷密密麻麻,是翰林院学士抄录的摹本,虽不如原迹精致,却也字字清晰。

喜欢大明熥仔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大明熥仔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宫宸谋血月临,僵尸出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灵植空间:仙途种田录青梅是个恋爱脑,非我不嫁怎么办我有修真界绿卡霸天龙帝西域情怀宝贝乖乖,跟我回家斗罗:武魂殿团宠路子野惹她干嘛随身一个迷雾世界一个蛮子的传说暴君总想生三胎茅山升棺人张初九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趁女帝受伤,忽悠她做老婆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王者:随便禁,禁的完算我输!
经典收藏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卫青传奇人生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种田之天命福女特种兵之神级技能靑海传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重生之极品姑爷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贞观天子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我给崇祯当老师惑世歹妃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完结】特工穿越:宠爱粉嫩美男宋晋府录天下兴亡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
最近更新我的发小是朱元璋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沈少卿探案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衙役凌云志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宋骑天下长安新火带着八位嫂嫂流放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
大明熥仔 玉树的王捕快 - 大明熥仔txt下载 - 大明熥仔最新章节 - 大明熥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