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冲刷过的山林,焕发着勃勃生机。草木愈发青翠,空气格外清新,连鸟鸣声都似乎响亮了几分。麻松山家的院子里,气氛却与这恬静的景象不同,带着一种集训前的紧张和跃跃欲试。
赵建国和孙志强早早便来了,两人都换上了压箱底、洗得发白但尽量整洁的旧劳动布工装,脚上是结实的老胶鞋,脸上带着既兴奋又忐忑的神情,像是两个第一天入学的小学生。赵建国手里还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几个凉窝头和一壶水,显然是做好了长途跋涉的准备。孙志强则显得有些空落,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儿。
牛飞扬和于振军也前后脚到了。牛飞扬看着两位“新兵”,咧开大嘴笑了笑,上去捶了赵建国肩膀一下:“建国哥,志强哥,行啊,这身行头挺像那么回事儿!”于振军则推了推眼镜,较为含蓄地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牛晓云是最后一个到的,依旧是一身利落的深色衣裤,背着她的步枪,目光扫过众人,在赵建国和孙志强身上略微停留,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对麻松山微不可查地点了下头。
麻松山站在院子中间,看着眼前这支扩充后的队伍——核心四人组依旧沉稳干练,新加入的两位则充满了未知数。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今天不进深山,也不碰大牲口。就是带你们俩,”他看向赵建国和孙志强,“熟悉一下咱们周边这片山林的‘脾气’,教点保命和入门的手艺。都听好了,进了山,眼睛、耳朵、鼻子都得给我支棱起来,脑子更不能歇着。飞扬,振军,你俩也多盯着点。”
“放心吧,山子哥!”牛飞扬拍着胸脯。
于振军也认真点头。
“出发。”麻松山一挥手,率先走出院子。“子弹”兴奋地摇着尾巴,窜到前面带路。
一行六人一狗,朝着林场后山走去。初入山林,赵建国和孙志强还显得有些新奇,东张西望。但很快,崎岖不平的路面、盘根错节的树根、以及无处不在的蚊虫叮咬,就让他们体会到了山林行走的不易。孙志强一个不留神,被一截凸起的树根绊了个趔趄,幸好旁边的于振军扶了一把。
“山里的路,脚底下得长眼睛。”麻松山头也没回,声音淡淡地传来,“别光瞅树梢上的鸟,先学会看路。”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一处相对开阔的缓坡。麻松山停下脚步,指着一处泥地上的几个模糊印记:“来看看,这是什么?”
赵建国和孙志强凑过去,看了半天,迟疑道:“脚印?像是……狗爪子印?”
“子弹”不满地呜呜了一声。
牛飞扬哈哈一笑:“啥狗爪子!这是狍子印!看这形状,俩瓣的,比狗印瘦长!刚走过去没多久,看这泥土翻起来的湿度就知道!”
麻松山点点头:“扬子说得对。这是狍子的蹄印。进山第一课,认脚印。啥动物打这儿过,多大个头,公的母的,过去了多久,都能从脚印上看个八九不离十。这是保命的本事,能让你知道附近有啥,是该追还是该躲。”
他蹲下身,仔细讲解狍子蹄印的特点,又随手在旁边指出了几种其他常见的足迹:野兔的、松鼠的、甚至还有一串细微的、像是鸡爪的印记——“这是沙半鸡(斑翅山鹑)的。”
赵建国听得极其认真,恨不得拿个小本子记下来。孙志强也努力记忆着,但眼神里偶尔还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吃力。
继续前行,麻松山又开始教他们辨认方向。
“看树冠,阳面(南面)通常更茂盛。看苔藓,多长在背阴的北面。找不到参照物的时候,看太阳,记住时间大概的方向。”他拿出一个老旧的指北针,“但这玩意儿最可靠,得常校对,别信错了。”
在一处岔路口,麻松山让孙志强判断该往哪边走。孙志强犹豫了一下,指着一条看起来更平坦的路。麻松山却摇摇头,指着另一条更陡峭、隐约有兽径痕迹的小路:“打猎,不能光图好走。牲口常走的路,往往不是人觉得舒服的路。跟着兽径,才能找到它们。”
中午,众人找了块背风的大石头休息,吃干粮。赵建国拿出他的凉窝头,分给大家。牛飞扬也不客气,接过来啃着,一边吃一边吹嘘自己以前怎么追一头獐子追出去十几里地。于振军则拿出水壶,小心地抿着水,观察着周围的地形。
麻松山把水壶递给孙志强:“喝点。山里走路,汗出得多,得勤喝水,但不能猛灌。”
休息过后,麻松山开始教一些更实用的技能。他找了一处合适的山坡,演示如何利用地形隐蔽接近,如何利用风声掩盖脚步声。
“咱们是猎人,不是军队,但‘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这话,有时候也适用。尤其是对付那些耳朵尖、胆子小的家伙。”
他还教了两种最简单的绳套陷阱,用来套野兔和山鸡。
“下套子,关键是找对地方,看好兽径和它们常活动的草棵子。套子要隐蔽,触发要灵敏。”他手把手地教赵建国和孙志强怎么挽绳扣,怎么设置机关。
赵建国学得很专注,虽然手指粗笨,但一遍遍练习,倒也像模像样。孙志强则显得有些心浮气躁,绳扣总是挽不好,额头上急出了汗。
牛飞扬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嘀咕:“志强哥,你这手是咋了?抖啥?又不是让你绣花。”
孙志强脸一红,有些恼羞成怒,但又不好发作,只能闷头继续练。
牛晓云一直冷眼旁观,偶尔会起身到四周转转,保持着警戒。她的目光偶尔会落在孙志强那双略显白皙、显然没干过太多重活的手上,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下午,麻松山决定进行一点“实战”演练。他让牛飞扬和于振军带着赵建国,去附近试着下一个套子,看看能不能有点收获。自己则带着孙志强和牛晓云,往另一个方向,追踪一小群刚刚发现的野猪脚印。
追踪野猪需要更高的技巧和警惕性。麻松山一边走,一边低声讲解如何通过脚印的深浅、粪便的新鲜程度、被拱过的泥土来判断野猪的数量、大小和离去的时间。
孙志强努力跟着,但显然有些吃力,呼吸也变得粗重。林密草深,他的衣服被刮破了好几处,脸上也多了几道血痕,显得颇为狼狈。有一次,他脚下踩滑,差点摔进一个沟里,幸好牛晓云在后面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他的背包带。
孙志强惊魂未定地看着下面不算深的土沟,脸色发白,对牛晓云连声道谢:“谢……谢谢二姐!”
牛晓云松开手,面无表情,只淡淡说了一句:“看路。”
麻松山回头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但眼神里多了一丝考量。
最终,他们只是远远地看到了那群野猪的影子,并没有试图攻击。麻松山的目的本就是教学,而非狩猎。
日落西山时,两队人马在约定地点汇合。牛飞扬那边一无所获,下的套子空荡荡的。但赵建国却很兴奋,他觉得今天学到了太多东西。孙志强则显得疲惫不堪,沉默了许多。
回去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麻松山走在最前面,突然开口问:“建国,志强,感觉咋样?”
赵建国憨厚地笑道:“累是累点,但长见识!这山里的学问,太大了!”
孙志强喘了口气,低声道:“比想象中……难多了。”
麻松山笑了笑:“这才哪到哪。打猎这碗饭,看着威风,吃起来硌牙。今天只是走了点平地,认了几个脚印。真要是钻进老林子,遇上大牲口,那才是考验。慢慢来吧。”
回到林场,已是炊烟袅袅。分别时,麻松山对两人道:“明天开始,跟着场里正常出工。有空就自己练练今天教的东西。等下次进山,再看你们表现。”
看着赵建国和孙志强各自离去的背影,牛飞扬凑过来:“山子哥,你看他俩能行吗?建国哥还行,志强哥我看悬,细皮嫩肉的,吃不了这苦。”
于振军道:“志强哥是缺练,但脑子不笨,就是心思有点活泛。建国哥踏实,但可能学得慢点。”
牛晓云只说了两个字:“再看。”
麻松山望着暮色四合的林场,目光深沉:“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给了机会,能不能抓住,就看他们自己了。走吧,回家。”
六人小队的第一次山林历练,就在这疲惫、充实且略带波折的氛围中结束了。未来的路,还很长。
喜欢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