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上,竹内连山已经饿的脸色发白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水源。
南天门是座石头山,山上是没有水的,要找水只能下山。
可先遣队一直在山下的路口盯着呢。派出去找水的小队一露头就被60迫追着打,先遣队的士兵远远地跟在后面,一发现落单的鬼子兵,跟进的国军就以班为单位出击,将他们拖进茂密的草丛里。
下山的鬼子小队先是被迫击炮打散,然后集合的时候就发现少了几个人。在下山的道路上,每过一个弯,队伍后面就会丢掉一两个鬼子兵。
走在前头的鬼子小队长,现在已经快吓出心理疾病了。
他老感觉后背发凉,好像有阴风在吹。一回头,自己的人又少了一个。
“全体集合,我们去找人。”
鬼子小队排着三角队形在丛林里小心翼翼地前进着,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掉队的鬼子兵。
他被捂住嘴,乱刀捅死在了草丛里。
鬼子小队长气的发狂,挥舞着指挥刀向着前方的草丛乱劈:“给我追,把这些老鼠找出来。”
鬼子军曹在一旁提醒道:“联队长阁下让我们寻找水源的,不应该把精力消耗在与游击队的纠缠上。”
想起自己接受的命令,小队长只能掉头向着水源前进。
然而,茂密的丛林慢慢地将鬼子的队列又拉长了。毕竟丛林中,大树、草丛、怪石,随便一个障碍就可以挡住人的视线,人的行进能力又不相同,队伍自然而然就拉开了。
这时,龙文章指挥着先遣队就偷偷跟上去,杀掉队伍中排在最后的鬼子。
等到鬼子小队好不容易到达水源时,等待他们的是早就准备好的重机枪班。
小队携带的武器根本就够不上重机枪阵地,先遣队的机枪在六百米外呢,他们其实也看不见鬼子,只是接到开火信号后,对着固定射界扫射而已。
虽然鬼子三八大盖的射程确实够,但武器是人用的。
人的眼睛是有极限的,平地上瞄个两百米的移动目标差不多是一般人的极限了,要是达到六百米,人就变成了一个小点,几乎是打不中的。
更何况这是在丛林里,草木茂密,鬼子们只能听见枪响却找不准具体方位。
他们想要向前探查,迎接他们的是许粟部队的老传统,手榴弹雨。
最终,暴露在火力范围之下的鬼子小队,只带着几具尸体逃回了山中。
没有水,竹内连山只能把宝贵的战马杀了,让部下饮用。
他现在每时每刻都在梦想着,许粟打上山来,自己就带着准备好的后手,和他拼了。
许粟才没有心思和他拼个你死我活。
发起战斗的目的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又不是跟古代侠客似的,要决一胜负。
攻克南天门,不过是能拿个全歼鬼子联队的名头,却要伤亡不少人,根本没有意义。
而且,鬼子在听到前线消息后,立刻将腾冲的33师团开了过来。估计再有个两三天就到了。
就算拿下南天门,以许粟伤亡惨重的部队也守不住。
他现在正在忙着转移西岸的民众呢。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的太快,西岸的百姓都没有撤离。
原先的电视剧里,被鬼子抓去挖通南天门的就是这些人。先遣队和鬼子反复作战,争取的也是这些人。
现在,鬼子已经没有力量封锁江岸了,这些百姓就可以撤离了。
在许粟开辟的六个渡河点,每天都有大批百姓扶老携幼地坐着竹筏来到东岸,他们中的大部分,和抗战中的所有沦陷区百姓一样,向着大后方走去。
只有一小部分,被许粟留在了自己的作坊里。
红色人员建立的武装被整编成了民众联防大队留在了西岸。总有一些人不愿意离开故土,他们也是需要保护的。
不过,先遣队被撤销了,鬼子援兵将至,西岸已经丧失队伍生存空间了,红色人员有特殊技能可以活下来,并不代表许粟的部队可以。
随着百姓们撤离,一场规模浩大的坚壁清野行动正式拉开帷幕。西岸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这场行动的舞台,所有能够住人的房屋都在爆炸的轰鸣声中化为废墟。
除了那些红色人员所必需的水源外,其他所有的水井都被无情地填埋,这些曾经费尽心思开辟的水源,如今却被掩埋在了地下,变成为了一片死寂的土地。
而那些原本清澈的活水,也被扔进了一具具尸体,使得它们不再是生命的源泉,而是死亡的象征。
农田上的作物也未能幸免,不管有没有成熟,全部被收割了,连一粒种子都没有留下。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
对于那些坚决要求留下的百姓,他们并没有被抛弃。他们被迁移到了深山中,那里虽然环境艰苦,但却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地生活,远离战争的喧嚣和破坏。
等到这一切做完,鬼子的33师团已经到达许粟侦察连的视线中了。
许粟最后检查了一遍物资清单,带着部队退回了东岸。
当33师团费尽力气终于闯出许粟布置的地雷阵,顶着红色游击队的骚扰,到达南天门的时候,他们得到的只是一片焦土。
鬼子先是把竹内连山从山上抬了下来,他现在已经虚弱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竹内联队仅存的士兵被拉到援兵的营地,他们终于可以大吃一顿了。
然后,他们发现,援兵的食物也不多了。
鬼子的补给线拉的太长了。
就算食物可以在缅甸就地征集,这些大米还要先运到密支那,然后再运到腾冲优先补充,剩下的,才能拉到南天门来。
这条在荒山野岭中穿来穿去的后勤线足有几百公里,就鬼子的运输能力,能把弹药送上了就够好了,粮食只能往后靠靠了。
现在西岸基础设施已经毁了,后勤短缺的33师团在游击队的骚扰下,自己都快吃不上饭了。
他们在研究情况后,也一致认为,只能赶快打过去,才是唯一的办法。
不然光是后勤就把自己拖垮了。
33师团到达江岸后,在竹内连山的指点下找到了可以过江的六个渡河点。
他们仗着自己兵力雄厚,决定分兵三路强渡怒江。
但是,许粟已经不再玩诱敌深入那一套了。他现在深沟坚垒,据险而守。
而且系统已经发力,新兵已经送过来了。
虽然这些新兵没有多少战斗力,但是在老兵的带领下,在阵地上开几枪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也就够了,鬼子在怒江上一次也渡不过来几个人,集火几轮,也就打趴下了。
除了虞师的阵地告急了几次,整个师差点溃散,许粟不得不派了一个营去支援外。
其他江防阵地固若金汤。
鬼子在许粟的坚固阵地上碰的头破血流后,只能在对岸停留了下来。
双方开始了漫长的对峙。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