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铤心中有记挂,天明即起,早早便与赵云、徐盛和刘巴的贴身持剑护卫等几人领着三十余人由精锐军士乔装的护卫随行,向攸县赶去。
一路上林铤都是边策马赶路一边苦思如何解决黄忠信中所求之事。
原本林铤就是想着如何找机会招募黄忠,黄忠的这封求助信也算是送上门的机会。可偏偏黄忠唯一的儿子黄叙,自幼体弱多病,更是终年疾病缠身,林铤记得历史书上曾记载黄叙早年夭折。而此事则对黄忠影响极大,从此黄忠淡了进取之心,远离了荆州的政治中心襄阳,便与刘磐一同驻守在长沙郡的攸县。
这时,徐盛与两名护卫飞马而来,没来得及勒住夸下战马,便兴奋地向林铤禀告道:“主公,前方再行三十里便到达攸县了。”
林铤闻言抚掌大笑,此时心中激动异常,很快便可与历史上的蜀汉的后将军相见了!随后林铤又连忙问道:“之前让子初准备道礼物可曾带齐?”
“都带齐了,除了了绢匹锦帛,而且挑的都是上好的!金银等物也装了一些,还有一些滋补强身的良药,以及“雪花盐”和新酿制的“酒仙酿”都在这礼盒之中!”回话的正是鲍谦,鲍家村出来的除了已经身故的鲍达留在林铤近身的就只有鲍谦、鲍曼和鲍紮三人。这三人也从原来的“庄子”中的管事一跃成为了郡守府的管事,而此番也是由鲍谦跟随于林铤身侧一同前往攸县。
鲍谦拍拍手中自己按照林铤意思挑选的的礼盒,林铤特意让鲍谦去买一个样式普通的礼盒来装这些贵重之物。鲍谦虽然不知道其中的深意,但林铤怎么吩咐他就怎么照做。鲍谦也不知黄忠是何许人也,但看林铤异常的高兴,他也跟着有些傻傻的高兴的笑着。
“做得好!如此这般,赶到攸县我们便直接前往黄忠府邸拜访,同行之人如过多则显得太唐突,就子龙与你我三人一同前往,文向则带人留守于城中驿馆以约束其他侍卫!”林铤吩咐道。
众人继续前行赶往攸县,一路上还算顺利,经过近两日的紧赶慢赶总算是安全抵达了攸县。
在进入攸县之后众人兵分两路,一路由徐盛带领前往城中驿馆;另一路则是林铤、赵云和手持礼盒的鲍谦三人,一同前往黄忠府邸拜访。
一路上林铤颇有些激动地抹擦手,十八、九岁的年龄看起来竟还有些稚气未脱,鲍谦一手提着礼盒一手拿着绢匹锦帛,屁颠屁颠跟在林铤和赵云后头,径往黄忠府邸的位置而去。
不消一会儿功夫,众人抵达黄忠府邸门前。众人抬眼看去,只见黄忠家门第不显,大门宽也不过六尺,不过整体略显古朴,随后林铤便上前敲门。
少顷,大门打开,开门的是一年长的妇人,林铤料想此人应是黄忠的夫人,遂不敢大意,躬身施了一礼才问道:“敢问,此处可是中郎将黄忠,黄将军的府上?”
那妇人见林铤是个样貌俊美的少年郎,身后跟着威武不凡样貌出众的赵云及一手拎着几捆绢匹锦帛和一方礼盒的鲍谦,连忙敞开大门问道:“此地正是黄忠府上,敢问郎君是何人,寻我夫君所为何事?”
“原来是黄夫人当面,在下有礼了!”说罢,再次躬身施礼,毕竟黄忠此时不知道在不在家,自己贸然叩门,礼节到位了别人不至于太过怪罪,更能少些疑虑。
见林铤一身打扮不似普通人家,又年少有礼,举止不凡,连忙侧身道:“我夫君不在府中,不过算时间差不多也快回来了,郎君若是不嫌弃寒舍简陋,可在门内稍坐。”
“如此那便打扰了,黄将军不在,在下正好有话想先与夫人说。” 林铤说着便迈进院中,而鲍谦很有眼色的跟着进来就着院中竹桌上将备的礼物一一放下,而林铤则与黄忠的夫人依宾主而坐,赵云则立于林铤身后。
“夫人,我乃新任桂阳郡郡守林铤。此番前来是应黄将军之邀前来看看令郎的身体情况。只是不知令郎的具体情况如何,故想先行向夫人了解一二”林铤跟黄忠的夫人说话,直截了当道明来意,其一是为了彻底打消黄忠夫人的顾虑,其二也是为了多方面了解一下黄叙的身体情况。
黄忠的夫人闻言,泪水夺眶而出,良久才止住了泪水叹息道:“多谢公子好意,只是叙儿他…………………………………………………”
林铤此时见黄忠的夫人面露难色,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一般,便开口劝慰道:“夫人有何顾虑之处,尽可明言相告,在下力所能及自当尽力。”
黄忠的夫人迟疑了许久才幽幽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观郎君谈吐举止不凡想来必是出身名门,我闻郎君所言想来亦是有心之人。只是我这可怜的孩儿,你若是说叙儿有可能………………………………………………唉~!妾身先谢过郎君好意,只是叙儿的病也是看遍了名医,只怕这次会劳郎君空跑一趟了。”
林铤闻言,心中对于黄叙的身体情况也好奇了几分,于是连忙问道:“不知有何违碍难言之处?在下一片赤诚之心,日夜兼程专应黄将军之邀为令郎之情况而来,还请夫人直言。如有为难之处在下也绝不强求,但如有可能还请让在下看看令郎的情况,或许会有治疗之法?”
黄忠的夫人沉吟了许久,又见林铤眼中真诚之色,不似作伪,方才悠悠开口对林铤说道:“既然郎君这般心诚,妾身也直言相告了。我家叙儿算是我夫妻二人老来得子,奈何许是先天不足,亦或者是自幼体弱多病之故,而后更是身患肺痨之症已数年之久。如今更是只能卧病不起,咳血不止!”
黄忠的夫人说着,更是面上哀伤不已,热泪夺眶簌簌流下。
“肺痨?那不妥妥就是后世的肺结核了嘛。听黄夫人所言黄叙患病的情况恐怕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是现在是在东汉末年,单单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恐怕是不行的。治疗肺结核最有效的就是用黄霉素了,可是这东汉末年到哪里去弄黄霉素?手搓条件也是不允许的,看来要能尝试把青霉素给弄出来或许才能提高治疗的效率。虽然青霉素对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有限,通常不作为首选药物,青霉素仅在特定情况下作为辅助治疗使用。但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而且黄叙患病这么久证明现在不是单纯的肺结核症状。”林铤听完黄叙的病情便开始在心中思索。
“不瞒郎君,在此之前,襄阳那边也有不少人上门请他返回襄阳任职。可汉升他自叙儿卧病不起后,常有郁郁寡欢之色,我观其意志日渐萎靡,除了费劲心思为叙儿遍访名医外,再无一争仕途之心。”
“眼看着自己的幼子只能卧病在床饱受病痛折磨确实是远比刀刃剜心更加之痛!敢问夫人,令朗肺痨之症已有数年之久具体是几年了呢?” 林铤也知道黄忠夫妇为幼子之事费尽心神,只是黄叙身体具体的情况如何,自己却是一概不知,感慨着想问清楚道。
黄忠的夫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叙儿身患肺痨之症,迄今为止已有近五年之光景了,不过汉升他始终心系叙儿之病情搁置不下!我亦曾苦劝于他,男儿终其一生,总要建功立业,也不枉他苦练一身之武艺。若他无用武之地,我亦恐其暮年之时又添一重心事,岂不令其此生空自吁叹,白白虚度?!”
见黄忠的夫人竟然如此明理,林铤此时心中了然亦有些盘算,于是便唏嘘叹道,“难得黄夫人如此深明高义,既有担忧爱子病症之情,又怀夫君前途之忧心,只怕夫人心中的苦楚,比之黄将军更甚!我观夫人之面容,便已知矣。”
“郎君是明辨事理善解人意之人,能理解我这妇道人家心中之苦。我见汉升也并非不想于仕途一道更进一步,只是叙儿病痛缠身,卧床不起,他放心不下,也不愿叙儿饱受一路颠簸之苦,这才不愿离开攸县!郎君既是新任的桂阳郡守,想来此番前来并非单纯的看叙儿的病情吧?如郎君亦是为了汉升而来,恐怕只有有机会治疗叙儿的病才有可能说动汉升。如郎君却有办法治疗叙儿的病情,还请务必尽力,无论最终治疗的结果如何,我愿尝试劝劝他。只是如汉升最终是否愿与郎君同去,我却不能保证,如汉升愿与郎君同去还望郎君善待于他,莫要让汉升再添心伤!”黄忠的夫人一边拭去眼角的泪水,望向林铤多期望殷切之望。
毕竟黄叙病了这么久了,夫妻二人也是遍访名医,虽有不舍,但心中亦是有做最坏的打算。
林铤闻言低头沉吟半晌,这才抬头望向黄忠的夫人说道:“可否先带我去看看令郎的情况,如此我也有一定的判断。或可有办法,但终需对症下药。”
黄忠的夫人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领着林铤向屋内走去。林铤则示意赵云和鲍谦二人留在院内,自己与黄忠的夫人一同请看黄叙的情况。
林铤在来之前就已经从黄忠的求助信中知道了大概的情况,为以防万一,便链接参照了后世的口罩的样式,用麻布赶制了几个有几层的隔离且具备一定基础防护之力“口罩”。
【郎君该称谓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原指贵族子弟或官员,在《汉书》中已有记载。东汉末年,随着社会结构变化,逐渐被用于尊称年轻男子,尤其在士族阶层中常见,带有明显阶级烙印】
【东汉时期的肺结核仍被称为?肺痨?。这一名称源自古代中医对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描述,如长期咳嗽、咯血、午后潮热、盗汗及身体消瘦等症状,与现代医学对肺结核的病理特征基本一致。 ?古代中医将肺结核归为“痨病”范畴,认为其由“痨虫”侵袭肺部引起,主要症状表现为肺部阴虚火旺。《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中已有相关记载,但未明确区分结核病与其他肺部疾病。 ?“肺痨”作为肺结核的别称沿用至今,现代医学确认其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需通过正规治疗控制病情】
【古代肺结核患者平均生存期通常在?1-3年?,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极高,民间甚至有“十痨九死”的说法。古代肺结核的生存期估计??基于历史记录和医学分析,古代肺结核(俗称“肺痨”)患者的生存期普遍较短,主要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平均存活时间?:多数患者在确诊后仅能存活1-3年,病情进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全身并发症死亡。???致死率背景?:古代医学无法识别结核分枝杆菌,也无抗结核药物,导致“十痨九死”的高死亡率现象,患者极少能存活超过10年】
【黄霉素(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药物之一,但东汉末年是不具备制作黄霉素的条件。青霉素虽然对肺结核的治疗作用有限,通常是不作为首选药物,但可作为辅助治疗。 肺结核病可以用青霉素,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用青霉素,青霉素他对结核杆菌不敏感,当用青霉素时,也是由于患者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才可以应用青霉素】
【古代肺结核治疗方法,古代中医主要通过药物调理辅助治疗肺结核,例如:
?月华丸?:由北沙参、阿胶、贝母等组成,适用于肺阴亏损型肺结核。 ?
?百合固金汤?:含百合、生地、熟地等成分,用于阴虚火旺型肺结核。 ?
?保真汤?:含人参、茯苓等,可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耗伤型肺结核。 ?
这些方剂多用于调节体质、缓解症状,而非直接杀菌】
喜欢风起荆南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风起荆南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