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六,小寒。凛冽的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抽打在流民屯的土墙和每个人的脸上。东虏哨探的试探虽已过去数日,但那冰冷的杀意,却如同浸入骨髓的寒气,久久不散。
祠堂内,气氛凝重。炭盆里的火苗跳跃着,映照着众人肃穆的脸。林川、杨把总、赵铁柱、王老栓、吴秀才,以及新近被允许参与核心军议的刘挺和沈文舟,围聚在一张粗糙的木桌旁。桌上摊开的,是孙小眼带人最新绘制的周边地形草图,上面多了几个刺眼的朱砂标记——清军哨探近期活动的区域。
“东虏的鼻子,已经嗅到咱们墙根底下了。”杨把总指着草图,声音低沉,“上次是试探,下次,必是雷霆一击。他们的人马,绝不会只有几个哨探。”
刘挺脸上的刀疤在火光下显得更加狰狞,他抱拳,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久经沙场的笃定:“林当家,杨把总。东虏的战法,刘某清楚。他们善用骑兵掠袭,惯于驱赶降兵或流民为先导,消耗守军箭矢、体力,待我等人困马乏,其精锐披甲兵再一鼓作气,猛攻一点。以我们目前这墙垣和兵力,若其来犯者超过两百,且有简易器械,硬守……伤亡会极大。”
赵铁柱眉头紧锁,想反驳,却知刘挺所言是实情。他憋了半天,闷声道:“那咋办?总不能弃了屯子跑吧?”
“不能跑,也跑不了。”林川斩钉截铁,“这里是我们根基所在,一退,人心就散了,这大半年的心血顷刻覆灭。我们必须守住,而且必须赢。”他的目光扫过众人,“不仅要守,还要借此机会,把这支新旧混杂的队伍,真正锤炼成一块铁板!东虏想拿我们当软柿子捏,我们就让他们崩掉几颗牙!”
“林当家有何良策?”沈文舟适时问道,眼神中带着探询。
林川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草图上流民屯东面约三里处的一片区域:“这里,野狼峪。地势狭窄,两侧坡地林木丛生,不利于骑兵展开,却是通往咱们屯子的必经之路之一。我们要在这里,给他们准备一份‘大礼’。”
他环视众人,开始部署:
“杨把总,刘哨官,防御阵地的设置、伏兵的安排、撤退的路线,由你二人全权筹划。刘哨官熟悉东虏,杨把总精通阵战,你二人需倾力合作。”
杨把总与刘挺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与一丝被激起的斗志,同时抱拳:“遵命!”
“赵铁柱,你负责挑选最悍勇、最灵巧的乡勇,包括王老蔫、山猫子他们在内,组成两个‘跳荡队’,配发双刀、短斧和藤牌。你们的任务,不是正面厮杀,是潜伏于两侧坡地,待敌主力被阻滞时,听号令迅猛杀出,专砍马腿,搅乱其后阵!”
赵铁柱眼中凶光一闪,用力捶了下胸膛:“放心!保证让他们人仰马翻!”
“张五、韩老枪!”林川看向角落里的两位工匠。
“在!”两人立刻应声。
“你们那边,是此战胜负关键!”林川目光灼灼,“我需要你们在五日内,赶制出至少三十个‘万人敌’(简易炸药包),并确保那几支火铳状态万全,弹药备足。届时,火铳队将作为杀手锏,隐藏于峪口预设阵地,听我号令,齐射破敌!”
张五和韩老枪脸上瞬间涌起激动与压力交织的红晕,咬牙道:“拼了命也按时完成!”
“王叔,吴先生。”林川看向后勤与内政核心,“动员全屯老少,连夜赶制干粮、烧煮开水,准备伤药、绷带。告诉大伙,此战关乎存亡,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王老栓和吴秀才重重点头。
最后,林川看向沈文舟:“沈先生,你笔力遒劲,烦请草拟一封给复社张溥先生的密信。不必言明我等具体计划,只陈述东虏哨探已逼近我处,流民屯危在旦夕,恳请张先生利用其影响力,或可于朝廷层面稍作斡旋,至少,莫让我等在此流血搏命时,背后还需担心官府的刀子。” 这是历史联动的关键一步,将民间武装的抗清行动,与朝堂内部的抗清势力悄然挂钩。
沈文舟心领神会:“文舟明白,这就去写。”
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流民屯如同一个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炉火彻夜不熄,铁匠铺里叮当声不绝于耳,张五和韩老枪带着徒弟们,在绝对保密的山坳工棚里,小心地配置着那威力巨大却也危险万分的“万人敌”。妇孺们聚集在祠堂,连夜赶炒豆面、蒸制耐放的杂粮饼。巡逻的乡勇队伍脚步更加急促,眼神也更加警惕。
在杨把总和刘挺的共同指挥下,乡勇与溃兵的混编队伍开始进行针对性极强的演练。如何依托狭窄地形布置防线,如何埋设简易陷阱,如何听令投掷“万人敌”,火铳队如何分段射击、掩护装填……起初仍有摩擦,口令习惯不同,动作不够协调。但在杨把总的严厉纠正和刘挺的现身说法(“东虏骑兵冲起来就这么快!你慢一步,脑袋就没了!”)下,求生的本能压过了一切隔阂。
王老蔫和山猫子等人的战场经验,在此刻成了无价之宝。他们指点着如何在林中潜行匿踪,如何通过地面震动判断骑兵远近,如何在混乱中保持小队联系。赵铁柱虽然嘴上还不饶人,却把他们的每句话都记在了心里。
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压力下产生。当共同的敌人如同乌云般压顶时,昔日的那点芥蒂,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乡勇们开始学着像溃兵一样警惕和狡黠,溃兵们也渐渐熟悉并认同了流民屯那略显刻板却有效的纪律。
林川站在即将完工的野狼峪防御工事后,看着在寒风中挥汗如雨、协同作业的新旧面孔,心中那股紧迫感稍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力量。
东虏是磨刀石,而且是最坚硬、最残酷的那一种。但流民屯这柄由流民、溃兵、工匠、书生组成的“杂牌”战刀,也正在这块砥石上,被磨去杂质,砺出真正的锋芒。
喜欢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