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之下,岁月无痕,唯有孤寂与镇压。而山外洪荒,时光流转,昔日家破人亡的三个孩子,已各自踏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背负着血海深仇与渺茫希望,在命运的洪流中奋力前行。
**一、 杨蛟:战血如火,武镇传武阁**
人族祖殿,传武阁。
这里没有仙家的缥缈出尘,只有沸腾的气血、轰鸣的拳风、以及金石交击的铿锵之音。杨蛟初入此地时,带着丧父别母离弟妹的巨恸与迷茫(人族强者已告知其父母现状),但他骨子里的坚韧与那份源自神人血脉的豪迈,很快便融入了这充满阳刚与斗志的环境。
他沉默寡言,将所有的悲痛与思念,都化作了近乎疯狂的修炼动力。传武阁的系统培养,将他天生神力的优势彻底激发。从打磨筋骨皮膜的明劲、暗劲,到贯通周身、气血如龙的化劲,再到抱丹坐胯、凝聚本源的神劲……他的进步速度,让诸多教习和同门都为之侧目。
他尤其偏爱那些大开大合、刚猛无俦的武技。一杆由阁内匠师为其量身打造的黑铁长枪,在他手中宛如活物,舞动时风雷相伴,气血狼烟冲天而起,隐隐竟有几分其母瑶姬昔日征战时的风采。
短短几十年,杨蛟便已跨越无数门槛,悍然突破至**不灭武躯**之境!肉身堪比金仙,气血充盈如海,一举一动皆蕴含崩山裂地之威。在传武阁年青一代中,他已是最顶尖的几人之一,被誉为“小战神”。
然而,实力的提升并未冲淡他心中的仇恨。每当夜深人静,父亲、母亲、弟妹,便会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他紧握双拳,指甲深陷掌心。
“天庭……待我武道再进一步,定要救出母亲!”他知道敌人强大,但他相信,人族的武道,绝不弱于仙神之道!
**二、 杨戬:玄功初成,锋芒隐玉泉**
玉泉山,金霞洞。
此地清幽绝俗,云雾缭绕,与传武阁的炽烈截然不同。杨戬拜入玉鼎真人门下,褪去了凡尘稚气,气质愈发清冷出尘。他天资卓绝,更兼身负仙凡血脉,又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剧变,道心之坚,远超同辈。
玉鼎真人并未立刻传授他高深道法,而是先让他研读道藏,明心见性,打磨根基。杨戬沉下心来,于道藏中寻觅天地至理,心中的悲愤与仇恨,被逐渐转化为追求无上力量的坚定道心。
他主修玉鼎真人压箱底的玄门正统功法——《**九转玄元功**》。此功玄奥无比,内外兼修,不仅能凝聚无上法力,更能锤炼出不坏仙体,蕴含无穷变化之妙。杨戬修行起来,进境一日千里,尤其额间那道竖纹,随着功法精进,愈发清晰,隐有神光流转,似乎孕育着某种惊天动地的神通。
除了功法,玉鼎真人更传授他诸般神通术法:腾云驾雾、五行遁术、撒豆成兵……杨戬皆能迅速掌握,举一反三。他尤其擅长运用一柄由玉鼎赐下的三尖两刃刀,刀法凌厉,配合其身法,已然颇具威势。
然而,玉鼎真人时常告诫他:“戬儿,你根骨非凡,劫数亦重。修行之道,张弛有度,莫要让仇恨蒙蔽了灵台,失了道之本心。”
杨戬表面恭谨受教,心中却始终燃烧着救母的火焰。他知道,自己如今的实力还远远不够。他更加刻苦地修行,将所有的思念与痛苦,都深深埋藏在清冷的外表之下,等待着锋芒毕露的那一天。
**三、 杨婵:造化钟灵,净世蕴娲皇**
娲皇宫,独立于洪荒之外的一方净土。
这里没有杀戮,没有争斗,唯有无尽的生机与祥和。杨婵初至此地,终日以泪洗面,思念父母兄长。但娲皇宫的宁静氛围与女仙们的温柔关怀,逐渐抚平了她心中的部分创伤。
她身具造化灵光,与女娲娘娘的造化大道天生契合。负责教导她的女仙,引导她感悟生命之美好,自然之和谐。杨婵性情温婉善良,于此道进境极快。她能与花草交谈,能引清泉起舞,指尖流淌的灵光蕴含着滋养万物、净化污秽的奇妙力量。
女娲娘娘虽未直接收她为徒,却赐下了一盏宝灯——**宝莲灯**的一丝本源之力所化,虽非原灯,却已是无上珍宝,能释放净世神光,护持己身,更能助她感悟造化真谛。
杨婵不像兄长们那般追求极致的杀伐之力,她的道路在于“守护”与“创造”。她修行娲皇宫特有的《**造化生生诀**》,法力中正平和,蕴含无限生机。她的修为或许不似杨蛟、杨戬那般锋芒毕露,却在潜移默化中稳步提升,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愈发深刻。
她时常望着娲皇宫外缥缈的云海,心中牵挂两位兄长,更思念被镇压的母亲。
“大哥,二哥……你们还好吗?娘亲,您在桃山下,一定很苦吧……”她握紧手中的宝莲灯(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婵儿会努力修行,总有一天,要用这造化之力,助兄长们救您出来!”
三个孩子,三种不同的道路。
杨蛟于战火与气血中磨砺不灭武躯,以力证道;
杨戬于玄门道法中修习九转玄功,神通初成;
杨婵于造化净土内感悟生命真谛,净世之心渐明。
命运的丝线已然分开,却又因血脉与共同的目标而紧密相连。他们在各自的天地里积蓄力量,等待着重逢之日,等待着……劈开桃山,迎回母亲的那一刻。
喜欢鹤舞洪荒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鹤舞洪荒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