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大获成功后,陈静她们被热情和八卦群众围了好一阵十点多的时候决定是时候撤了,弄了大半天才脱身。裹紧羽绒服,带着一身烟酒气和兴奋劲儿,刚挤出芥末坊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寒风“呼啦”一下糊脸上,瞬间清醒了一半。
“呼…可算出来了!”姜姜搓着手哈气,“里面那味儿,再待下去我嗅觉都要退化了!”
“值了值了!”苏苏小脸还红扑扑的,“你看见没?郑钧都冲我们竖大拇指了!窦唯…窦唯好像也动了一下!我是不是眼花了?”
文文得意地甩了甩头发:“基操勿六!静啊,要回去的时候要提前和我,我要给小人精陈野准备一份大份的礼物,今天晚上可是让好好嘚瑟了一晚”
陈静正要点头,忽然,斜刺里杀出两个人影,礼貌地拦在了她们面前。
“几位姑娘,打扰一下!”说话的是个男的,三十多岁,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职业微笑,旁边是个短发干练的女性,眼神锐利。
陈静四人瞬间警觉,互相对视一眼:该不会是那烦人的官二代派来的吧?还是星探?刚才在里头打听“念一”打听得太起劲,被盯上了?
“别误会别误会!”男的赶紧摆手,递上名片,“自我介绍一下,夏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
女的也递上名片:“田爱玲,北京交通广播电台。”
嚯!央广和交广!这来头…好像比官二代和星探正经点?
夏迪推了推眼镜,语气诚恳:“刚才在里面,我们都听到你们那首《小美满》了,唱得真好!歌更是…绝了!”田爱玲在旁边用力点头,眼神放光:“对!旋律抓耳,歌词有温度,编曲清新脱俗!我们俩在里面转了一圈,问了好几家唱片公司和音乐公司的人,愣是没人知道这歌在哪家手上!实在没辙了,这才追出来碰碰运气。”
文文一听,商业雷达“滴滴滴”狂响!她不动声色地把陈静往后挡了挡,脸上瞬间切换成“文家大小姐谈生意”模式,笑容得体,语气却带着点疏离的客气:“哦?原来是两位电台老师。这首歌啊,是我们一个朋友‘念一’写的,目前还是…嗯,内部交流状态,没正式签约给哪家公司呢。”她特意强调了“内部交流”四个字。
夏迪和田爱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果然如此”和“机会来了”的光芒。夏迪立刻接口:“理解理解!好作品需要保护。我们主要是想问一下,这首歌,有没有可能在电台播放?频率绝对没问题!”
田爱玲补充道:“真的,我们干这行这么多年,听众喜欢什么,鼻子一闻就知道!这歌放出去,绝对能火!现在市面上就缺这种让人听了心里暖烘烘又不腻味的歌!”
文文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故作沉吟:“电台播放啊…倒也不是不行。不过嘛…”她拖长了调子,“我们朋友这歌,目前就只有我们在酒吧现场演出的版本,连个正经的录音小样都没有呢。”
这话里的潜台词,夏迪和田爱玲这种老江湖秒懂:想用?行啊!但想白嫖现场版?门儿都没有,你们电台想播,就得自己出钱出力帮我们把歌录出来!
夏迪面露难色:“这个…录制的事情…”田爱玲也皱起了眉:“我们个人确实没这个权限拍板,得回去请示台里领导。”
“理解理解!”文文笑得像只小狐狸,“这样吧,咱们互相留个联系方式?你们回去汇报,我们呢,也跟我们那‘念一’朋友沟通沟通?毕竟是人家的心血,对吧?”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台阶,又牢牢攥着主动权。
双方交换了bp机号码,夏迪和田爱玲带着“任务艰巨”的表情匆匆告别,消失在寒夜里。
“行啊文文!”姜姜捅了捅文文,“谈判专家啊你!三言两语就把皮球踢回去了,还显得咱特尊重‘念一’!”
文文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家里那点生意经可不是白听的!让他们台里头疼去吧!想播咱的歌,不出点血怎么行?”
接下来的日子,直到春节前,“星期三乐队”的四个姑娘算是真切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小火靠捧,大火靠命”,而她们现在,就是小火苗蹭蹭往上蹿的状态。那晚在芥末坊扔下的“清新核弹”,余波在京城音乐圈这个不大不小的池子里荡漾开了。好几家有点名气的酒吧老板,耳朵都挺灵,bp机滴滴滴响个不停。
“喂?‘星期三乐队’?没听过这名儿啊?代表作?呃…就一首《小美满》?行吧行吧,歌是真特么好听!按…中等知名度歌手的价,一场300,包酒水,让人联系下来不来?”电话那头,各家酒吧老板的语气带着点试探的互相问候。
“300?行!蚊子腿再细也是肉啊!接了!”陈静拿着话筒,拍板拍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毕竟乐队之前纯属玩票,毫无知名度,能拿到这个价,全靠《小美满》这张硬得不能再硬的“脸卡”。
于是,几个姑娘开始了“酒吧走穴刷经验”的生涯。每晚裹成球,背着沉重的乐器包,辗转于京城各个灯光迷离、烟雾缭绕、空气中飘荡着酒精和荷尔蒙的场子。台下听众的反应也成了固定节目:
有被芥末坊“神曲”传说安利来的乐迷,专程打卡,听完了还意犹未尽:“就一首?再来一遍《小美满》呗?”
有不明真相误入此地的普通酒客,乍一听“小狗在叫树叶会笑”,一口酒差点喷出来:“啥玩意儿?”随即就被旋律勾住,跟着节拍点头,“哎你还别说…挺上头?”
当然,也绝对少不了“懂王”们孜孜不倦的挑刺声浪,成了每场演出的背景bGm:
“啧,还是太软!似的,不够劲儿!”(陈静内心oS:您牙口好,适合啃钢筋!)
“层次感还是差了点深度!跟芥末坊那晚比差远了!”(姜姜内心oS:废话!那晚我们是憋着放必杀技!现在是日常平A刷钱!能一样吗?)
“不如那晚在芥末坊有感觉!氛围不一样!”(苏苏内心oS:您要啥感觉?重金属摇滚的感觉?出门左转不送!)
期间,夏迪和田爱玲果然很讲信用,各自带着自家电台的小领导,跟地下党接头似的,悄悄咪咪地混在某个酒吧的角落里听了一场。结果嘛…可想而知!
央广的小领导听完,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菊花:“好!太好了!签!必须签播!这歌放咱们黄金档,绝对能拉一波收听率!”
交广的领导也拍大腿:“好歌!接地气!我们也要!独家?不不不,格局小了!这么好的歌,就是要让大家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嘛!共享!必须共享!”
最终,经过一番文文主导的、充满了“尊重原创”、“制作不易”、“友情价”等话术的友好磋商,谈判结果出炉:央广和交广,各支付一千元巨款!合计两千块!要求只有一个:快!立刻!马上!把《小美满》的正式版、能上电台播出的高品质版本录出来!他们要赶在春节前后,全国人民最需要温暖的时候,把这股暖流推出去!
两千块!在1995年初的北京!四个姑娘听到这个数字,眼睛瞬间变成了“¥¥”的形状,呼吸都暂停了半拍。
“录!必须录!连夜录!”文文激动得小手一挥,颇有挥斥方遒的架势,“场地我搞定!红星音乐社!找熟人!”
红星音乐社那帮糙老爷们儿,一听是“星期三”的姑娘们(尤其是陈静和文文)要用录音室,还是录那首把京城音乐圈半壁江山都整懵圈了的《小美满》,个个拍着胸脯,义气值爆表:
“小文!小静!用!随便用!自家兄弟姐妹的,谈钱多伤感情!俗!”
“设备?放心!最好的棚子给你们腾出来!一号棚!隔音贼好!”
“录音师?老王!老王!别特么跟周公下棋了!起来!给咱小文她们录神曲!精神点!”
靠着平时积累的深厚“革命友谊”,再加上几顿热气腾腾、肉管够的涮羊肉和冰镇啤酒的“糖衣炮弹”攻势,录音棚使用费和录音师老王的“友情劳务费”被压缩到了惊人的——五百块!
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在老王顶着俩硕大的黑眼圈但精神却异常亢奋(“这歌录着舒坦!”)的指导下,《小美满》的正式开盘带(dAt母带)就新鲜出炉了!音质纯净得跟山泉水似的,编曲的细节在专业设备下展现得淋漓尽致,陈静的嗓音清亮温暖,比酒吧现场版更多了几分精致和穿透力。
“搞定!收工!”文文拿着那盘还带着机器余温的母带,小脸放光,感觉捧着的不是磁带,是金砖。
陈静看着手里剩下的厚厚一沓钞票(两千块扣除五百块成本),感觉脚底下有点飘,像踩在棉花上:“这…这就…血赚了一千五?” 语气里充满了不真实感。
姜姜已经开始掰着手指头,两眼放光地规划:“一千五!我的天!能买多少张打口碟啊!我要把皇后乐队、披头士、平克弗洛伊德…统统搬回家!”
苏苏的思维则更接近食物的本质:“能买多少顿涮羊肉啊!东来顺!管够!我能从初一吃到十五,再吃到明年春节!”
血赚!绝对的!一千五百块纯利润!四个姑娘感觉走路都带风,看路边的煎饼果子摊都像散财童子开的。
很快,央广和交广的黄金时段,开始反复响起那个温暖治愈、仿佛能驱散冬日严寒的女声:
“没什么大愿望…只是天气晴朗…适合晒晒太阳…”
“小狗在叫…树叶会笑…不如好好吃一顿饭…”
如同陈静她们预料(或者说,是陈野那小鬼头预料)的那样,《小美满》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裹着厚厚糖衣的温暖炸弹。没有重金属的嘶吼,没有苦大仇深的批判,只有简单直白的美好和对平凡小日子的温柔拥抱。在95年初那个临近春节、人心思暖的时节,这首歌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从北京城的胡同巷尾、穿梭的出租车里、千家万户的收音机中蔓延开来,然后如同燎原的野火,呼呼啦啦地烧遍了全国。
大街小巷开始有人哼唱“乌云还挺大胆”,音像店的老板被问得最多的变成了“那个唱《小美满》的姑娘叫啥?有磁带没?”,连公园里晨练打完太极的大爷大妈,收功时也会习惯性地把收音机调到那个频道,跟着“管它未来会怎样”的调子,心情愉悦地再扭两下老腰。
“念一”这个名字,和那首温暖了无数人的《小美满》,一夜之间,成了某种现象级的符号。
1995年2月10号,农历的正月十一。
陈静她们窝在文文的小公寓里,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自己的歌声,看着报纸上开始零星出现关于“神秘念一”和“治愈神曲《小美满》”的报道,笑得东倒西歪。
“哈哈哈,人参精这下真成精了!”陈静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你说他现在在闽南那小破村,要是听到收音机里放这歌,会不会吓得把地瓜粥扣自己脑门上?”
文文没接这个茬,她正拿着个小本本和计算器,财迷属性全开,小脸放光,眼神却异常清醒:“姐几个,严肃点,分赃…呸,是分红!分红大会现在开始,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四人,劳苦功高,每人先拿1000块,这是辛苦费,剩下的嘛…”她故意顿了顿,看着姐妹们,“4400块,给咱们的‘人参精’陈野小朋友,作为他提供核心技术的‘创作费’。你们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意见!”
大家一致点头表示同意。毕竟没有这首歌也不会有她们的高光时刻,毕竟她们本身也不缺钱,更多的是喜欢演奏音乐的那种状态和舞台上的那种氛围。
三人决定由陈静把剩下的钱带回去给陈野,过完年大家也都准备回归各自的生活,陈静是准备的后天回武荣。黄文文和姜姜苏苏这几天都买了一堆的礼物准备让陈静一起带回去给陈野表示她们的一番心意。
而此时的陈野正在小学附近的那个书店一脸便秘的听着书店老板在大吹特吹……
喜欢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