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正式开课一周后,一个谁也没想到的身影,出现在了“古礼与现代礼仪”的初级班教室里。
赵建国。
他穿着一身熨烫得笔挺,但明显因为主人紧绷的肌肉而显得有些局促的衬衫,坐在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中间,像一头误入羊群的成年棕熊,格格不入。他那张惯于审问犯人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别扭和强装镇定,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讲台上的墨千秋看到他也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没有点破,只是如常开始授课。
“今天,我们不学作揖,不学跪拜。”墨千秋的声音清朗,传遍教室,“我们聊聊,为什么古人见面要作揖?为什么《礼记》开篇就说‘毋不敬’?”
他从“敬”字入手,讲到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距离的尊重,讲到肢体语言传递的善意与非攻击性。然后,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现代。
“比如,在现代商务会谈中,合适的身体距离是多少?怎样的坐姿既能显得自信又不至于咄咄逼人?与人握手时,力度、时长如何把握才能传达诚意?甚至,在网络上发言,如何用词才能体现‘敬’,避免引战和摩擦?”
他一边说,一边做着示范。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年轻学员们渐渐被吸引,开始思考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又未曾深究的细节。
赵建国更是听得目瞪口呆。他原本以为这节课就是教些花架子的古代动作,没想到墨千秋竟然能把那么古老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和现代的人际交往、甚至和他熟悉的审讯技巧(比如如何通过姿态建立沟通基础)联系起来!
课间休息时,周胖子溜达过来,用手肘捅了捅赵建国,挤眉弄眼:“哟,赵局!真来微服私访啊?体验生活?”
赵建国老脸一红,梗着脖子:“怎么?活到老学到老!我就不能提升一下自我修养了?”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你别说……墨小子讲的,还真有点道理。我们审讯……呃,询问的时候,有时候态度拿捏好了,确实事半功倍。”
另一边,苏晴也出现在了书院,不过她没报名课程,而是以“协助完善安全预案”为名,在院子里“考察”。她的目光更多是停留在那些看似普通,却隐隐感觉有些不寻常的物件上——比如那池据说四季清澈见底的活水,比如廊下那几盏光线特别柔和舒适的灯笼。
最后,她停在了林小小的“童心绘梦”教室外。教室里没人,墙上挂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作品。苏晴的目光,被其中一幅画吸引了。
那是一个孩子用蜡笔画的“家”。歪歪扭扭的房子,形状奇怪的家人,这都很正常。不寻常的是画面左上角,孩子用金色和银色的笔,涂了两个小小的、手拉着手的光团。光团周围,还画了一些闪烁的星星。
不知为何,看到那两个光团,苏晴的心脏猛地一跳,一段被遗忘的记忆碎片骤然闪现——在那黑暗深渊的最终决战中,在意识模糊的边缘,她似乎也曾看到过类似的光芒,温暖,坚定,驱散了无尽的寒冷与绝望。
她猛地摇了摇头,将那不科学的幻觉甩开。但心底那份坚硬的怀疑主义壁垒,似乎又裂开了一道缝隙。
傍晚,课程结束。赵建国走出教室,虽然身体依旧挺得笔直,但眉宇间那股职业性的锐利似乎柔和了些许。他找到墨千秋,清了清嗓子,语气依旧硬邦邦,但内容却变了:
“咳……那个,墨小子,下节课……还是这个点吧?”
墨千秋微笑颔首:“是的,赵叔。”
“嗯,知道了。”赵建国点点头,背着手,迈着四方步走了,嘴里还兀自嘀咕着,“‘毋不敬’……有点意思……”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周胖子凑过来,嘿嘿直笑:“可以啊老墨!连赵局这块顽石都被你给点化了?”
墨千秋望着庭院中渐渐亮起的、融合了古意与现代设计的宫灯,目光悠远。
“文化的力量,不在于强迫人接受,而在于其本身足够的吸引力与生命力。”他轻声说,“当它能够真正解答现代的困惑,滋养现代的心灵时,自然会有人,循着光走过来。”
无论是主动求知的赵建国,还是潜意识中被吸引的苏晴,他们都成为了这“归真之路”上,意外的同行者。这也让墨千秋更加确信,他们所做的一切,意义深远。
喜欢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现代之大儒求生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