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依旧沉浸在胜利的余温里,而皇帝的目光,早已越过欢腾的人海,抵达了那片冰封万里的死寂之地。
捷报如雪片般飞了三个月,从宝岛到吐蕃,从倭国到东西伯利亚,大华的龙旗插遍了目之所及的远方。然而,李信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甚至感到一种冰冷的紧迫感。他深知,军事上的胜利只是在地图上涂抹颜色,若无足够的人口去填充,那片广袤的土地永远只是一块随时可能被撕裂的飞地。
议政殿的偏殿内,没有歌舞,没有庆功酒。一幅巨大的西伯利亚沙盘占据了整个房间的中心,上面密密麻麻地插着代表大华军队和补给站的红色小旗,而在那红色旗帜的汪洋大海中,代表罗刹残余势力的蓝色小旗,稀疏得如同寒风中的残烛,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陛下,赵猛与张猛两位将军的联名奏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已完全肃清,缴获的粮食与毛皮足够两路大军过冬。他们询问,下一步是否继续向西,直抵乌拉尔山?”
国防部部长周大勇的声音洪亮,他魁梧的身躯站在沙盘旁,眼神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战意。在他看来,就该趁罗刹人元气大伤,一鼓作气,将整个西伯利亚彻底纳入版图。
然而,李信却缓缓摇了摇头。他的手指没有指向更西方的乌拉尔山,而是轻轻地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与雅克萨之间广阔得令人心悸的无人区上划过。
“仗,可以暂时不打了。”李信的声音很平静,却让周大勇和一旁的行政总院院长王砚、财政部尚书林则都愣住了。
“不打了?”周大勇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陛下,此乃天赐良机……”
“良机,不是用来打仗的。”李信抬起眼,目光扫过三位肱骨之臣,“是用来‘种人’的。”
“种人?”林则喃喃自语,他那张总是因为国库收支而紧锁眉头的脸上,写满了困惑。
李信没有直接解释,而是转向王砚:“王卿,朕问你,如今我大华,何处人满为患,百姓无地可耕?”
王砚几乎是脱口而出:“回陛下,以中原、江南数省为最。特别是豫、鲁、苏、皖等地,人稠地狭,纵使均田之后,每户所得亦不过十数亩薄田,仅能糊口。”
“好。”李信点点头,手指重重地敲在沙盘上那片代表着肥沃黑土地的区域,“那朕再问你,如果朕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去一块没人跟他们抢的黑土地,一户授田百亩,林地五十亩,再给他们牛、给他们种子,你觉得他们愿不愿意去?”
“百亩?!”林则一瞬间瞪大了眼睛,他几乎是本能地掏出了怀里的小算盘,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拨动着,嘴里念念有词。
王砚则皱起了眉头,他考虑的不是钱,而是可行性:“陛下,您的意思是……迁徙百姓实边?可是西伯利亚苦寒无比,百姓故土难离,恐怕……”
“苦寒?”李信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过来人才有的洞见,“王卿,对于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农夫来说,饥饿比寒冷更可怕。故土?当故土只能提供贫穷和绝望时,一块能让他们子孙后代吃饱穿暖的土地,就是新的故土!”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传朕旨意,昭告天下!”
“凡我大华子民,不分南北,不分贫富,自愿迁徙至‘北安’、‘东宁’二都护府者——”
李信每说一句,林则的脸色就白一分。
“——凡举家迁徙者,一户,授上等黑土田一百亩,林地五十亩,草场三十亩!”
“——朝廷统一提供路途盘缠与三个月口粮,并由军队护送至目的地!”
“——抵达后,每户分配一头耕牛,两只羊,足够过冬的种子与粮食!”
“——最重要的一条,”李信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凡迁徙之户,自落籍之日起,三年免除一切赋税,五年免除一切徭役!其子嗣,可优先入当地蒙学!”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林则终于忍不住了,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陛下,一户百亩,若迁十万户,便是一千万亩良田!这还不算耕牛、种子、路费……国库,国库会空的啊!去年平定云南,今年远征西伯E利亚、宝岛,国库本就捉襟见肘,再如此耗费,一旦有变,国家何以为继啊!”
周大勇本是主战派,此刻也被李信这石破天惊的手笔给镇住了,张着嘴说不出话来。这已经不是花钱打仗了,这是在烧钱筑基!
王砚虽然也觉得此举太过激进,但他想得更深一层。他躬身道:“陛下,林尚书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然臣更忧心的是,如何确保政令施行?北疆万里,官吏何来?百姓抵达之后,若遇天灾、瘟疫,又当如何?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有万全之策。”
面对两位重臣的质疑,李信没有发怒。他走到林则身前,亲自将他扶起。
“林卿,你的心,朕懂。你为大华守着钱袋子,是国之栋梁。但你算的,是账本上的收支。朕算的,是江山的万世基业!”
他拉着林则走到沙盘前,指着那片广袤的土地:“你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格物院的勘探队已经有了初步报告,这地下埋着数不清的煤、铁,还有一种能燃烧的黑水。这些是什么?是钱!是比你国库里所有金银加起来都多的钱!但如果我们不把人‘种’过去,这些就永远只是埋在地下的石头和泥水!今日耗费千万两,是为了子孙后代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这笔账,你觉得亏吗?”
林则被“能燃烧的黑水”和“取之不尽的宝库”说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不懂,但皇帝眼中的那种自信,让他心神摇曳。
李信又转向王砚:“至于你担心的,朕也想到了。朕决定,成立‘拓殖总署’,由你亲自挂帅。从行政总院抽调精干官吏,朕再给你开特权,可从各军退役校尉中择优录取,充当基层官吏。他们懂纪律,有执行力,最适合去开荒。”
“沿途,朕会命令赵猛和张猛的军队,以百里为单位,建立军垦驿站,作为百姓迁徙的中转站和保护所。医疗方面,格物院医学院的学生,毕业实习就去北疆!”
“朕要让天下人都看到,去北疆,不是去送死,是去过好日子的!朝廷会为他们铺平道路,扫清障碍。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带上老婆孩子,去那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李信的一番话,如同一阵狂风,吹散了偏殿内所有的疑虑和保守。周大勇的眼中重新燃起火焰,他明白了,这比单纯的军事征服,是更宏大,也更艰难的战争。王砚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皇帝不仅有构想,更有详尽的实施步骤,这让他有了执行的底气。
唯有林则,依旧在低声计算着,但他计算的内容,已经从“要花多少钱”,变成了“从哪里挤出这笔钱”。倭国的赔款?查抄贪官的家产?还是……发行国债?
“此事,就这么定了。”李信一锤定音,“王砚,三日之内,拿出拓殖总署的章程。林则,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个月内,朕要看到第一笔千万两的拓殖专款!周大勇,给赵、张二人传令,让他们从现在起,从战将,变成筑路工和保姆!”
圣旨一下,三位重臣躬身领命。
当晚,一纸盖着皇帝玉玺的《拓殖实边令》,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从长安送往全国各州府。告示的内容,比李信在殿内所说的更加详尽、更具诱惑力。
告示的末尾,是李信亲笔写的一句话:
“凡我大华之民,踏上北疆故土者,皆为国之功臣,其功万世不朽!”
这封薄薄的诏书,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即将在整个大华帝国,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滔天巨浪。无数人的命运,将因此而改变。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李信知道,真正的挑战,在诏书发出之后,才刚刚到来。
喜欢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