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的日志,在叶知秋近乎废寝忘食的钻研下,逐渐褪去了一些冰冷的外壳,露出了内里更为惊人、也更贴近东方秘闻的核心。
“……并非单纯的能量扰动……更近似于一种‘地脉病变’。”叶知秋用指尖点着日志上一段用极细墨笔写下的、几乎与印刷符号融为一体的批注,声音带着一丝发现真相的颤栗。“‘烛龙’认为,某些异常点的产生,与地脉之气的淤塞、扭曲或‘污染’有关。负面情绪与枉死怨念,是催化剂,也是症状。”
林辰和王胖子围坐在她家的书桌旁,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桌面上摊满了几张新绘制的草图,上面布满了奇特的符号和由叶知秋推演出的脉络图。
“地脉?就像风水里说的那种龙脉?”王胖子挠挠头,感觉知识面受到了挑战。
“可以这么理解,但更……具体,也更危险。”叶知秋拿起一张她刚画好的草图,上面是一个复杂的九宫格,每个宫位内都标注着不同的词条,如“休门”、“死门”、“惊伤”、“景惑”,而格子的中央,则用红笔勾勒了一个扭曲的、如同心脏般搏动的标记。
“看这里,‘烛龙’提到了一种他称之为‘九宫锁魂格’的结构。这并非天然风水,而是人为利用地脉节点,结合极端情绪和特定仪式,构建的一种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规则囚笼’。目的是为了……囚禁、折磨,并汲取某种能量。”
她翻到日志的另一页,那里有几行更令人心惊的记录,字迹带着一种罕见的凝重:
“疑似发现‘非自然’形成的‘回响’……目标地点:‘望山公馆’(民间亦称‘循环公馆’)。周氏惨案或为表象,深层疑与‘九宫锁魂’实验有关……能量反应模式异常稳定,循环特性显着,非寻常怨念可解释……‘序守’内部对此地点态度微妙,观测等级高,但无介入记录,存疑。”
“望山公馆……循环公馆!”王胖子低呼,“下一个副本真的是它?而且……是人造的?”
林辰摩挲着左臂,那里传来一种微弱的、仿佛与图纸上那个扭曲标记产生共鸣的悸动。“人造的规则地狱?谁干的?‘序守计划’吗?”
“日志没有明说,但可能性极高。”叶知秋眼神锐利,“‘烛龙’对此表达了疑虑。如果真是‘序守’所为,或者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这个组织的性质就更加复杂和可怕了。他们可能不仅仅是观察者,还是……‘实验者’。”
她将草图转向林辰和王胖子,详细解释:
“根据‘烛龙’的推测和我的推导,这个‘九宫锁魂格’可能将公馆的物理空间与某种玄学格局叠加。九个关键宫位,可能对应公馆内的九个重要区域,每个区域都受一种特定的‘规则’或‘情绪’主导,彼此关联,形成一个闭环。”
· 核心中宫:很可能是惨案发生的核心地点,也是整个循环的能量枢纽与破局关键。
· 八方宫位:可能对应着八个不同的规则领域,例如:
· 惊门\/伤门:可能关联突然的死亡威胁或物理性的陷阱。
· 景门\/死门:可能关联幻觉、欺骗与真正的绝境。
· 休门\/生门:可能藏有一线生机,但也可能是伪装。
· 杜门\/开门:可能涉及信息的封锁与关键的出口。
“这不仅仅是找出谁杀了谁那么简单,”叶知秋总结道,语气沉重,“我们需要在循环中,勘破这个‘九宫格局’,找到每个宫位对应的‘门’与‘规则’,理解它们之间的生克关系,才有可能触及核心,打破循环。这需要极高的观察力、推理能力,以及对中式玄学一定程度的理解。”
林辰看着那复杂的九宫图,感觉头都大了一圈,忍不住吐槽:“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跟一群卡在死亡回放里的鬼魂玩‘谁是凶手’,还要兼职风水先生,破解这个该死的‘九宫迷魂阵’?这副本设计者是不是有点太‘贴心’了?”
王胖子哭丧着脸:“辰哥,这时候你就别玩梗了……听着就腿软啊。”
叶知秋却摇了摇头,指向日志最后关于“循环公馆”的那段记录旁,一个用更淡的墨水写下的、几乎难以辨认的词语:
“钥匙……不在局内。”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林辰追问。
“不清楚,”叶知秋沉吟,“‘烛龙’没有解释。可能指的是破局的关键物品或信息,存在于公馆之外?或者……是一种比喻,暗示需要某种外部干预,或者跳脱出循环本身的思维定式?”
这个模糊的提示,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让原本就迷雾重重的“循环公馆”,更添了几分神秘与不确定性。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怨灵副本,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融合了风水秘术与残酷规则的玄学杀局。
现实的探索,正将他们引向一个更加深邃、也更加危险的深渊。下一个副本的轮廓,在“烛龙”日志的揭示下,渐渐清晰,却也显得愈发狰狞。
喜欢当深渊回响时,我在对校花说烂话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当深渊回响时,我在对校花说烂话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