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七年九月,秋意渐浓。汴京皇城司一份关于“火油提纯已有突破”的密报,让赵佶立刻放下了手头的政务,轻车简从,再次秘密前往京西嵩山山谷中的将作大营。
大营核心区域的格物院深处,一处新辟的、戒备格外森严的独立院落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而又陌生的油气。负责此项目的格物院博士霍云中,一位年约三旬、面容精干、眼神中带着科研者特有的专注与兴奋的官员,正激动地向微服而至的赵佶汇报成果。旁边还站着负责热气球项目的将作监丞鲁晟,他眉头微蹙,似乎正被难题困扰。
“陛下!成了!真的成了!”霍云中指着不远处一套由铜釜、陶罐、内衬薄铜皮竹管组成的简陋蒸馏装置,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臣等按陛下所授‘分馏’之理,反复试验,终得以从猛火油中,成功分离出两种前所未见之物!”
他引赵佶观看两个不同的陶罐。一个罐口密封极严,霍云中小心翼翼地用长柄铜勺舀出少许,那液体清澈如水,却挥发出极其浓烈的气味。“陛下请看,此物极轻,极易挥发,遇火即燃,火焰猛烈,燃烧极速,正是陛下所言之汽油!其性之烈,远超猛火油,甚至……甚至不亚于火药!”
说着,他示意助手将勺中少量汽油倾倒在一块空地的石板上,然后用长杆点燃引线,在数尺外将其引燃。
“轰——!”
一团炽烈的火焰猛地腾起,几乎瞬间就将石板上那点汽油吞噬殆尽,燃烧之迅猛,令旁观者无不色变。
赵佶问着这久违的气味,感觉眼睛里酸酸的,不过这正是他想要的!
霍云中脸色随即转为严肃:“然,此物亦极度危险!储存、运输皆是难题。臣等试验过,即便以陶瓷或琉璃瓶密封,若受撞击、受热,其挥发之气积聚,亦有爆燃之危!若用于军前,恐未伤敌,先伤己。”
赵佶点头,对此毫不意外:“此物确乃双刃剑。霍卿所虑极是。汽油之秘,列为最高机密,参与研制者皆需严守口风,场地务必远离火源、人群。至于使用……朕以为,或可不必长途运输。可培训专人,携此简易蒸馏之法,于战区就近寻找油苗或者携带石漆,随用随炼,炼毕即用,以规避储运之险。”
他指向另一个罐子,里面是略显粘稠、颜色微黄的液体:“此物便是‘煤油’?”
“正是!”霍云中回道,“煤油性子温和许多,不易挥发,燃烧稳定,烟尘亦比寻常灯油少,用作照明,远胜桐油、脂油!若能量产,必能惠及万家灯火。”
“好!”赵佶赞道,“汽油军用,煤油民用,各得其所。霍云中,朕便将这火油提纯司交予你全权负责,秩俸提升两级,专司此事!首要确保安全,其次方是产能。”
霍云中大喜过望,连忙跪谢:“臣霍云中,必竭尽心力,不负陛下重托!”
处理完火油之事,赵佶将目光转向一旁有些局促的鲁晟:“鲁卿,朕观你神色,那热气球之事,似乎进展不顺?”
鲁晟苦笑一声,躬身道:“陛下明鉴。臣等按陛下构想,以丝绸涂刷桐油、鱼胶尝试制作球囊,然……难点颇多。其一,燃料不佳,寻常薪柴、油脂,热力不足且难以持续,无法使足够大之球囊升空;其二,控火极难,火大风疾则易焚毁球囊,火小则无力;其三,球囊材质,既要轻盈,又需耐热防火,实难两全。至今……数次试放,皆未能成功载物离地。”
赵佶沉吟片刻,他知道这些困难在当下确是实实在在的。他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提出更具体的指导:
“鲁卿所虑,皆是关键。朕有些想法,或可一试。”
“其一,燃料。寻常油脂薪柴自是不行。格物院可尝试用多次蒸馏之法,制取浓度极高之酒精。不同蒸馏次数,可得不同浓度之酒精,其燃烧热力远胜寻常燃料,且更易控制。此物或许可为升空之力。”
“其二,控火。可设计一专用之双层青铜燃烧器。外层对流入之燃料进行预加热,使其更易气化;内层则做成细孔喷头,使气化之燃料呈雾状喷出,遇明火则充分燃烧,既增热力,又便于通过调节燃料流量来控制火势大小。”
“其三,防火。球囊材质,丝绸虽轻,却易焚。可尝试以厚实丝绸为基,反复浸渍明矾溶液,明矾有阻燃之效。其理,可参考‘孔明灯’。如此或可制成兼具轻盈与一定防火能力之气囊。此外,燃烧器与气囊底部之间,需设青铜隔热网,防止火焰直接舔舐囊体。”
鲁晟听着赵佶这一番远超当下认知的详细技术指引,先是目瞪口呆,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与思索的光芒。酒精、双层燃烧器、雾化喷射、明矾浸渍……这些闻所未闻的概念,却仿佛为黑暗中摸索的他打开了一扇透光的窗户!
“陛下……陛下真乃天人也!”鲁晟激动得声音发颤,“臣……臣明白了!酒精制取,格物院已有基础!双层燃烧器、明矾浸渍……臣回去后立刻召集工匠,按陛下指引尝试!有此方向,臣等必能攻克难关!”
赵佶微微一笑,勉励道:“此非一日之功,无需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反复试验,记录每一次失败与改进。朕期待看到,我大宋的旗帜,有朝一日能飘扬于九天之上!”
喜欢宋骑天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宋骑天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