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文德殿内,大朝会如期举行。处理完几项日常政务后,赵佶便将话题引向了即将举行的实务特科。
“礼部、吏部,二日后的实务特科,筹备得如何了?”赵佶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关切。
礼部尚书白时中连忙出列,躬身奏道:“回陛下,贡院已洒扫整顿完毕,各号舍、巡查、弥封、誊录一应事宜,皆已按规程准备就绪。四方学子共计五千三百余人已报名应试,均已核验身份、发放考引。”
吏部尚书陈过庭接着奏报:“陛下,此次特科考官,依陛下旨意,由参知政事李纲总负其责,臣与户部张侍郎、工部苏尚书、军器监赵监丞等分任同考官。考题已由李相主持拟定完毕,密封入库,绝无泄露。”
李纲亦出列补充道:“陛下,考题重在实务应用。数算科不仅考校新式计数法,更侧重解决田亩、赋税、工程计算等实际问题;律法科兼及刑名与新兴商事律例;地理科需明山川险隘、边防形势;工造科则考察对器械、水利之理解。务求选拔出能即刻任事之才。”
赵佶微微颔首,目光扫过群臣:“好!此次特科,乃为国选才之新途,关乎新政成败。诸位爱卿务必秉持公心,严格执法,为朕,亦为大宋,遴选出真正的实干之才!凡有舞弊、请托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道。
早朝散去后,赵佶回到垂拱殿批阅奏章。当看到一份来自河北西路安抚使司的加急“剳子”时,他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奏章是河北西路安抚使曾孝序所上,详细陈述了边境紧张局势,以及真定府、中山府等地因主官更替、原都监王禀调离后,防务出现的短暂真空和兵力不足的困境。
“……虏骑斥候近日活动愈发频繁,窥我虚实。各军堡兵额虽在填补,然合格兵员、尤其善战之将校仍显不足。旧禁军积弊未除,新募士卒未经战阵。臣恳请陛下,速遣得力大将坐镇定州、真定,并酌情增派兵力,补充军械,以防不测……”
赵佶放下奏章,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河北防务,确实是他的一块心病。姚古虽已任命,但尚未到任,韩世忠更是资历尚浅。金人在北边咄咄逼人,黄龙府战事已近尾声,下一步兵锋指向何处,尚未可知。加强河北防务,刻不容缓。
他提笔在奏章上批阅:“已知。姚古不日赴任,韩世忠擢副都监事,着其先行抵达,整饬边防。军械由军器监优先拨付。兵员补充,着枢密院与兵部议处,从严遴选,速办。”
午膳后,赵佶马不停蹄,再次轻车简从,来到了城西龙骧军大营。秋日的校场,少了夏日的酷热,正是练兵的好时节。马蹄踏起烟尘,弓弦震动空气,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统制折彦质闻讯,连忙带着几名将领迎了上来。
“臣折彦质,参见陛下!”
“平身。”赵佶摆手,目光扫过精神抖擞的将士,直接问道:“彦质,朕听闻龙骧军现已扩编至五千?情况如何?”
折彦质脸上带着自豪与一丝疲惫,回道:“托陛下洪福,龙骧军确已补足五千之数!新补入的将士,多从西军及河北、河东善骑射者中遴选,底子不错。然新旧磨合,战法协同,尚需时日操练。”
他指着校场上正在演练分层转向的骑兵队伍:“陛下请看,如今各营已初步掌握旗语、号角分层指令,转向、迂回比以往流畅许多。新式马鞍、马镫也已全员配发,将士们反响极好,马上开弓、劈砍的稳定性大增。”
赵佶仔细观察,果然见骑兵队伍在令旗变幻与特定号角声中,如臂使指,灵活地变换着阵型,不再是过去那般一窝蜂地冲锋或转向,不由得点头赞许:“甚好!王禀北上之前,于此新战法亦有贡献。如今他不在,你更需用心操练,勿负朕望。”
“臣必竭尽全力!”折彦质肃然道,随即又面露难色,“只是……陛下,如今人马多了,这日常操练、马匹草料、兵甲损耗,开销巨大……”
赵佶明白他的意思,打断道:“放心,朕既让你扩军,便不会让你为钱粮发愁。所需一应钱粮、草料、军械,朕已命户部、枢密院专款拨付,优先保障龙骧军。你只管给朕练出一支真正的铁骑劲旅!”
“谢陛下!”折彦质及身后将领皆是大喜过望,齐声谢恩。
赵佶又在校场上盘桓了半个时辰,亲自试了试新打造的一批马刀,与几名都头、指挥使交谈,了解基层训练中的具体困难和需求,直到日头偏西,才起驾回宫。
喜欢宋骑天下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宋骑天下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