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氏春秋
“断头路”拆迁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如同在沉寂的云海政坛投下又一颗石子,涟漪不断扩散。县长林昊宇的威信随之攀升,其务实、果决、且能啃硬骨头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这并未让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对手收敛,反而使他们更加焦躁不安。
常务副县长孙海峰尤其如此。拆迁背后“王老七”那条线虽然暂时没烧到他身上,但林昊宇这种步步紧逼、不断削弱他影响力根基的做法,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不能再坐视林昊宇继续积累声望和权力。
而就在这时,那把一直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省审计厅的审计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和深度挖掘后,终于露出了它最锋利的刃。
在省审计厅副处长苏晚晴的带领下,审计组不再满足于零敲碎打的询问和常规账目核查。她们依据前期发现的疑点和线索,精准选择了几个与孙海峰关系密切、且资金流量巨大的历史项目作为突破口,进行了大规模的延伸审计和关联方调查。动作之大,力度之强,远超之前。
很快,一份沉甸甸的、初步发现问题线索的汇总材料,被秘密报送到了县委书记陈国华、县长林昊宇和纪委书记王强的案头。
材料中的内容触目惊心:多个项目存在巨额资金流向不明、违规招投标、虚报冒领财政补贴等诸多问题,虽然材料用语严谨,多用“涉嫌”、“存疑”等词,但其中隐含的指向性,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心惊肉跳。
陈国华书记看完后,脸色阴沉得可怕,在办公室里独自坐了很久。他深知,这把火一旦烧起来,势必燎原。
林昊宇看完,则显得异常冷静,只是眼神愈发深邃。他等待的时机,正在成熟。
王强书记更是摩拳擦掌,证据链正在不断补齐和完善。
该来的总会来。在一次例行县委常委会议上,大部分议题进行完毕后,县委书记陈国华环视一圈,语气沉重地开口:“同志们,还有一个需要通报的情况。省审计厅驻我县审计组,近期提交了一份关于我县部分历史财政项目的初步审计情况通报。里面反映出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有些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常委都屏住了呼吸,知道重头戏来了。孙海峰的瞳孔微微收缩,放在桌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
陈国华继续道:“主要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项目资金监管存在巨大漏洞,大量资金脱离监管视线;二是招投标程序形同虚设,围标串标问题突出;三是部分干部涉嫌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风险……”
他没有点名,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孙海峰及其关联者的心上。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肃对待!我建议,成立由县纪委牵头,审计、财政、公安等部门组成的专项问题整改核查小组,对审计通报的问题,逐一进行深入核查,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陈国华最终定下了调子,态度坚决。
“我完全同意国华书记的意见!”林昊宇立刻接口,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审计发现的问题,暴露了我们在过去监管中的严重短板和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不仅造成损失,更损害形象!成立专项小组核查,十分必要和紧迫。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刀刃向内两个原则,坚决查清问题,严肃追责,彻底堵住漏洞!”
林昊宇的发言,立场鲜明,态度强硬,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会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但空气中的紧张感几乎令人窒息。
孙海峰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反击。但这次,他没等到亲自开口。
政法委书记张海率先发声了,他语气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抗:“国华书记,昊宇县长,审计监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成立这么高规格的专项小组,动静是不是太大了?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毕竟还需要核实。我们政法系统讲求的是证据确凿。如此兴师动众,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猜测和恐慌,可能会影响各局委办正常的工作秩序,特别是公安、司法队伍的战斗力和稳定性。我认为,还是应该以稳为主,由相关单位自行核查整改更为稳妥。”
宣传部长孙伟紧接着推了推眼镜,附和道:“张海书记的担忧不无道理。现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很快。大规模核查的风声一旦传出去,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炒作放大,严重影响我们云海县对外的形象和招商引资的环境。宣传工作不好做啊。是不是可以考虑更低调、更和风细雨的方式进行处理?”
两人一唱一和,一个从“稳定队伍”出发,一个从“维护形象”入手,理由冠冕堂皇,实则都是在为孙海峰辩护,试图阻挠深入调查。
孙海峰见状,底气更足了一些,他接过话头,语气“忧心忡忡”:“国华书记,两位同志说的也正是我担心的啊。我们现在的发展局面来之不易,华鼎项目刚落地,好几个在谈的投资项目也到了关键期。一切还是要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重。审计问题的核查,是不是可以缓一缓,或者范围缩小一点,动作更柔和一点?我担心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啊。”
三人形成了明显的呼应,展现出一种协同作战的姿态,会议室内支持深入调查和主张“维稳”缓办的力量形成了明显的对峙。
组织部长赵芳看着眼前的阵势,眉头微蹙,沉吟了片刻。她原本有些偏向支持核查,但张海和孙伟的强势表态以及他们代表的势力,让她不得不更加谨慎。她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中立的立场:“我同意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重视和整改。成立核查小组是必要的,这体现了县委的责任担当。但在具体操作上,或许可以更注重策略和方法,尽可能减少对当前工作的冲击。”她的表态,微妙地偏向了陈国华(书记)的提议,但语气上又照顾了孙海峰一方的“担忧”。
面对孙海峰派系的联合发难,林昊宇神色不变,目光反而更加锐利。他等对方说完,才不疾不徐地再次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张海书记担心队伍稳定,孙伟部长担心外部形象,海峰县长担心经济发展。这些顾虑,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肃:“但是,我想请问各位,如果我们因为害怕所谓‘恐慌’、‘影响形象’,就对审计发现的、可能涉及巨额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视而不见、轻轻放过!那我们拿什么来稳定队伍?——是让清廉守纪的干部寒心,让违法乱纪的人得意吗?我们又拿什么来维护形象?——是一个藏污纳垢、粉饰太平的形象吗?我们又拿什么来保障发展?——是依靠破坏规则、腐蚀肌体带来的虚假繁荣吗?”
他的连续发问,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真正的稳定,来自于风清气正!真正的形象,来自于敢于揭短、勇于自净的担当!真正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公平、公正、法治的基石之上!”林昊宇斩钉截铁地说道,“成立专项小组,正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消除隐患、保护大多数干部、维护云海的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在这个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含糊,绝不能妥协,也绝不能被任何借口所绑架!”
林昊宇的话音刚落,副书记郑国栋立刻接口,他的语气沉稳而有力,表明了自己的明确立场:“我完全赞同昊宇县长的意见。审计发现的是真问题、实问题,就不能用‘怕影响’、‘怕恐慌’作为回避的借口。成立专项小组进行核查,是县委对上级要求、对云海事业、对干部群众负责任的体现。这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正如昊宇县长所说,刮骨疗毒是为了更好地健康前行。我坚决支持成立小组,彻底查清问题。”
郑国栋的发言,态度鲜明地站在了林昊宇一边,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紧接着,纪委书记王强表情严肃地开口,他的发言更侧重于程序和职责:“国华书记,各位常委。审计移送问题线索,纪委依规依纪依法进行核查,这是我们的主责主业,不存在‘兴师动众’的说法,而是必要的履职行为。核查本身就是最客观、最负责任的态度,目的是弄清事实,保护干部,也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纪委坚决执行常委会的决议,一定会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国法为准绳,审慎稳妥地开展核查工作,确保经得起检验。”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虎啸云海之红途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