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鲜花地图” 在笔记本上愈发详细,洛依却渐渐意识到,光靠线上搜集的资料和群里的碎片化信息,始终隔着一层 —— 看不到真实的花材品质,摸不准不同地域顾客的偏好,更不知道那些 “小众花材” 的货源到底藏在何处。“线上的信息总有些滞后,而且很多实操经验,只有真正开店的人才懂。” 某天整理资料时,洛依看着屏幕上 “上海连锁花店” 的联系方式,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主动打电话请教。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就开始紧张。毕竟是素不相识的同行,对方会不会觉得她唐突?会不会不愿意分享经验?洛依纠结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看到一位顾客因为没买到心仪的睡莲而失望离开,才终于下定决心 —— 为了能给顾客提供更合心意的花材,就算被拒绝也值得一试。
她提前在笔记本上写好提纲,从 “如何判断当季热门花材” 到 “不同季节的花材养护重点”,甚至连开场白都改了三遍,才深吸一口气,拨通了上海那家连锁花店的电话。听筒里传来 “嘟嘟” 的等待音,每一声都像敲在洛依的心上,她紧紧攥着笔,手心很快就冒出了汗。
“您好,这里是‘花时光’连锁花店,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电话那头传来一位温和的女声,带着上海特有的软糯语调。洛依赶紧对着提纲念起来,声音因为紧张有些发颤:“您好,我、我是在外地开小花店的,叫洛依。我从行业网站上看到您家的联系方式,想冒昧请教您几个问题 —— 比如怎么判断当季的热门花材,还有夏天应该重点推哪些花比较合适……”
她以为对方会敷衍几句就挂电话,没想到女声立刻变得热情起来:“哎呀,小姑娘这么有心,肯定能把店开好!我跟你说啊,夏天选花得讲究‘清凉感’,像睡莲、荷花就特别受欢迎,摆在店里看着就凉快,顾客也愿意买;冬天就不一样了,得主推冬青、蜡梅,红彤彤的冬青果喜庆,蜡梅还带着香味,特别应景。”
对方还主动分享了一个 “独家秘诀”:“别总盯着昆明的大市场,有时候本地的小花卉基地更靠谱。比如我们上海周边,就有几家种小雏菊和洋桔梗的基地,当天采摘当天就能送到店里,比从昆明空运过来的还新鲜,物流成本也低一半。你们那边肯定也有这样的小基地,多打听打听,能挖到不少好货。”
两人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从季节花材选品到节日备货技巧,对方毫无保留地分享着经验。挂电话时,洛依的手还在微微颤抖,不过这次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兴奋。她赶紧拿出笔记本,把这些 “干货” 一字一句记下来,还特意用红笔在旁边标注 “上海王姐建议:本地小基地可挖掘 —— 重点关注小雏菊、洋桔梗,新鲜度高、成本低”,连对方提到的 “夏天睡莲要选花苞饱满、叶片无破损的” 这类细节,也没放过。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洛依的胆子大了不少。她又从 “鲜花地图” 里挑出成都、武汉两家口碑不错的花店,主动打去电话。成都的花店老板是位从业十年的老行家,跟她聊起节日备货时,特意提醒:“情人节、母亲节这种大节日,得提前一个月囤货。去年我就因为晚了一周,玫瑰价格涨了一倍,还差点没拿到货。还有啊,备货别只囤热门的,搭配点小众花材,比如洋牡丹、小苍兰,能吸引不少喜欢新鲜的顾客。”
武汉的同行则给了她一个 “避坑指南”:“一定要关注云南的天气!那边一下雨,花材采摘和运输都会受影响,价格肯定涨。上次云南下暴雨,我提前一周从本地基地调了一批康乃馨,不仅没断货,还比从昆明拿货便宜不少。你也得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提前做准备。”
每次通话结束,洛依都会立刻整理信息,把不同城市同行的建议分类归档,笔记本上渐渐多了 “季节选品”“节日备货”“风险规避”“货源挖掘” 四个专门的板块。有一次,为了确认青岛花卉市场绣球花的品质 —— 之前有顾客反映想买蓝色绣球,她一直没找到靠谱的货源 —— 洛依特意打了三个电话:先打给青岛的批发商,问清绣球的品种、花期和批发价;再打给当地的种植户,核实养护方法和采摘时间;最后还打给一家青岛的小花店,打听顾客对当地绣球的评价。
三个电话打下来,她不仅确认了青岛绣球的品质适合售卖,还了解到 “本地绣球比昆明空运的花期长 3-5 天”,当即就跟批发商约定了首批进货。羽辰看着她对着通话记录逐条整理,连通话时长和重点内容都标得清清楚楚,忍不住笑着说:“你现在比公司的专业采购员还厉害,连‘货比三家’都做得这么细致。”
洛依却摇摇头,手里的笔还在不停记录:“咱们开的是小花店,没有大店的资源和优势,只能靠多问、多核实,才能保证花材新鲜、合顾客心意。只有顾客满意了,咱们的生意才能长久。” 她顿了顿,抬头看向羽辰,眼里满是坚定,“你看,上次上海王姐说的本地小基地,我已经托朋友打听了,咱们市周边就有一家种向日葵的,下周就能去考察。以后咱们的花材,既能有昆明的常规品种,又能有本地的新鲜小众花,肯定能吸引更多顾客。”
羽辰走过去,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心里满是骄傲。他知道,洛依每一次紧张的电话拨号,每一次认真的记录,都是在为他们的花店、为他们的未来铺路。那些从电话那头传来的 “市场情报”,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带着温度的经验分享,是同行间的善意传递,更是洛依一步步成长的见证。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上,那些标注着 “上海王姐”“成都李哥”“武汉张姐” 的建议,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洛依对花店的用心。她合上笔记本,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下周去考察本地向日葵基地,月底根据武汉同行的建议提前囤中秋的花材,还要再联系几家北方的花店,问问冬天冬青和蜡梅的进货渠道。
洛依知道,电话里的 “市场情报” 只是开始,接下来要做的,是把这些经验转化为实际的选品和经营,真正实现从 “纸上谈兵” 到 “精准选花” 的跨越。而她也相信,只要保持这份认真和努力,他们的 “遇你花开” 花店,一定会在满室花香中,绽放出更美好的未来。
《试剂里的火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试剂里的火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试剂里的火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