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科的白炽灯透着冷硬的光,将桌面上那份房产赠与合同照得纤毫毕现。合同末尾赵建国三个字歪歪扭扭,与旁边公证员的签名形成刺眼对比,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这场产权变更的诡异。 李伟捏着鉴定报告的手指微微用力,纸页边缘被压出一道折痕。他站在技术科的工作台前,目光掠过报告上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最终定格在结论部分那行加粗的黑体字上:送检《房产赠与合同》及《产权过户申请书》上‘赵建国’签名,均系伪造;经笔迹特征比对,该伪造签名与嫌疑人张明同期书写笔迹的符合点达三十一处,差异点均为非本质差异,属同一人书写形成的可能性极高。
李队,你再看看这个。技术科负责人陈默推过来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两份笔迹的重叠比对图。蓝色线条是合同上的伪造签名,红色线条是从张明入职档案里提取的入职申请表签名,两道线条在起笔的顿点、横画的倾斜角度、竖钩的回锋力度上几乎完美重合,只有在国字方框的收笔处有细微偏差。这种偏差怎么解释?李伟指着屏幕问道。他从事刑侦工作十五年,经手的笔迹鉴定案不在少数,但如此高的相似度仍让他不敢掉以轻心——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案件走向。
陈默调出放大镜工具,将偏差处放大:这是刻意模仿造成的正常误差。赵建国的签名属于行书,笔画连贯且有个人独特的连笔习惯,张明在模仿时需要刻意调整自己的书写节奏,导致收笔时力度控制出现细微波动。但你看这里,他指向“建”字的提画,张明自己的签名里,提画总是带着一个极短的回钩,这个习惯性特征他在伪造时没完全掩盖,藏在了‘建’字的最后一笔里,这是他无法刻意改变的书写本能。
陈默又打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技术科连夜做的笔压分析图:“我们用显微光度计检测了合同上的签名墨迹,笔压分布曲线和张明书写样本的曲线趋势完全一致。比如赵字的走之底,张明习惯先轻后重再轻,伪造签名的笔压变化和这个规律分毫不差。而且墨迹的成分分析显示,合同上的签字笔和张明办公桌抽屉里找到的某支黑色中性笔型号完全匹配,都是市面上少见的进口墨水配方。
李伟点点头,将鉴定报告合上。这份报告如同一块沉重的砝码,彻底压在了张明的嫌疑名单顶端。但他心里清楚,侦探办案最忌先入为主,相似度再高也只是间接证据,想要将张明定罪,还需要动机、行踪、人证等一系列证据链的支撑。通知专案组,十分钟后召开案情分析会。李伟拿起对讲机,声音沉稳,另外,把张明的所有相关资料再梳理一遍,尤其是他和赵建国的关系,还有他最近半年的经济状况。
走出技术科,刑侦支队的走廊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墙上的电子钟显示上午九点十七分,距离赵建国的子女报案已经过去整整七天。七天前,赵建国的小儿子赵磊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父亲名下那套位于市中心的学区房,竟然在他去世前一个月被赠与给了一个名叫“王浩”的陌生人。而赵家人从未听过这个名字,更没有见过这份赠与合同。报案当天,李伟就带着队员去了房产交易中心。调取的过户档案显示,办理过户手续时,有赵建国本人的签名、身份证复印件和一份公证过的赠与声明。但公证员的记录显示,办理公证时,赵建国是独自前来,且言行举止有些迟缓,当时公证员以为是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便,并未多想。
现在看来,当时去办理公证的很可能不是赵建国本人。案情分析会上,年轻警员小林指着投影幕上的公证记录说道,赵建国今年七十二岁,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病,手抖得根本无法正常签名。但合同和公证声明上的签名虽然模仿了老人的笔体,却没有任何颤抖的痕迹,笔画非常平稳。
李伟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技术科的鉴定报告已经明确,签名是张明伪造的。现在的问题是,张明为什么要伪造这份赠与合同?他和那个叫王浩的受赠人是什么关系?还有,赵建国的去世是否和这件事有关?投影幕上切换出张明的个人资料。张明,男,三十八岁,是赵建国的远房侄子,在一家小型装修公司做项目经理。半年前,张明因赌博欠下五十多万的高利贷,近期被债主多次上门催债。
动机很明显。副队长老周说道,赵建国的那套学区房市值至少三百万,张明欠了巨额赌债,很可能是想通过伪造赠与合同,将房产过户到自己控制的人名下,然后变现还债。那个王浩,说不定就是他找的替身,或者是高利贷公司的人。但有一个疑点。李伟皱起眉头,赵建国患有帕金森病,无法正常签名,这一点张明作为远房侄子应该是知道的。他为什么还要伪造签名,而不是选择其他方式?比如伪造遗嘱,或者找人冒充赵建国办理过户?
可能是因为赠与过户的手续相对简单,而且税费更低。小林补充道,房产赠与只需要赠与人与受赠人双方的身份证明、赠与合同和公证声明,不像遗嘱继承那样需要所有继承人到场签字。张明应该是想尽快把房产变现,所以选择了这种方式。还有一个问题。陈默突然开口,他刚从技术科赶过来,手里拿着一份补充鉴定报告,我们对赠与合同上的指纹进行了提取,除了张明的指纹,还有另一个陌生男性的指纹。经过比对,这个指纹不属于房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不属于赵家人,很可能就是那个王浩留下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们对公证声明上的印章也进行了鉴定,发现那个公证处的公章是伪造的。真正的公证处公章有防伪编码和特殊的印油成分,而这份声明上的公章没有编码,印油也是普通的办公印油。我们已经联系了公证处,确认他们从未出具过这份赠与声明的公证书。伪造签名、伪造公章、找替身办理手续……张明这是一条龙作案啊。老周感慨道,现在证据越来越多,只要找到王浩,确认他和张明的关系,再找到张明伪造公章、联系王浩的证据,这个案子就差不多能结了。
李伟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张明一个装修公司的项目经理,怎么会懂得伪造公章和房产手续?而且他怎么能确保过户手续不会被发现?这里面可能还有专业人士参与。另外,赵建国是在一个月前去世的,死因是帕金森病引发的并发症,医院的病历显示他的病情是自然恶化。但他去世前一个月,正好是房产过户的时间,这仅仅是巧合吗?
他的话让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如果赵建国的去世和这件事有关,那这就不仅仅是一起房产诈骗案,很可能还涉及故意杀人。我建议分两路进行调查。李伟打破沉默,第一路,由老周带队,负责查找王浩的下落,调取房产交易中心当时的监控录像,确认办理过户手续时的具体情况。同时,排查张明最近的通话记录和资金往来,看看他和哪些人联系密切,尤其是高利贷公司的人。
第二路,由我带队,去张明的公司和住所进行详细搜查,寻找更多和伪造手续相关的证据,比如模仿签名的练习纸、伪造公章的模具、和王浩的联系方式等。另外,再去走访一下赵建国生前的邻居和护理人员,了解张明在赵建国去世前的一段时间里,有没有频繁接触赵建国。
会议结束后,两队人马立刻行动。李伟带着小林和两名警员,驱车前往张明的住所。张明住在一个老旧的居民小区,房子是租来的,面积不大,只有六十多平米。敲了几次门,里面都没有回应。联系房东后,房东带着钥匙赶了过来。打开房门,一股刺鼻的烟味和霉味扑面而来。房间里杂乱不堪,沙发上堆满了脏衣服和空酒瓶,茶几上散落着赌具和几张催债通知单。
张明最近很少回来住,有时候半夜回来拿点东西就走,债主也来过几次,把门口弄得乱七八糟。房东皱着眉头说道,我早就想让他搬走了,可他一直拖着房租不交。李伟示意警员开始搜查。小林负责搜查卧室,两名警员搜查客厅和厨房,李伟则在书房里仔细查看。书房里放着一张破旧的书桌,书桌上堆满了装修图纸和文件,抽屉里则放着一些个人证件和银行卡。
李队,你看这个!小林在卧室的床头柜里发现了一个黑色的文件夹。打开文件夹,里面竟然有一沓练习纸,上面全是模仿赵建国签名的字迹。从最初的生涩到后来的熟练,每一张纸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签名,最后几张的字迹,已经和合同上的伪造签名几乎一模一样。这是关键证据。李伟接过练习纸,仔细翻看,你看,这些练习纸的纸张材质和合同的纸张材质是一样的,都是房产交易中心专用的打印纸。说明张明是提前准备好的,专门用来练习模仿签名。
在书桌的一个隐秘抽屉里,李伟还发现了一枚小小的橡胶印章和一瓶印油。印章上刻着xx市公证处的字样,和公证声明上的伪造公章完全一致。印油的颜色也和声明上的印章颜色相符。找到了伪造公章的模具。李伟将印章和印油装进证物袋,看来张明是自己伪造了公章,没有找外面的人。
搜查继续进行。在客厅的垃圾桶里,警员发现了一张被撕碎的快递单,拼凑起来后显示,收件人是张明,寄件人地址是一家文具店,寄件物品是进口中性笔。经过核对,这家文具店出售的中性笔型号,和技术科鉴定的合同墨迹所对应的笔型号一致。证据链越来越完整了。小林兴奋地说道,练习纸、伪造公章、作案用的签字笔,现在就差找到王浩,确认他和张明的关系了。
李伟却没有那么乐观。他总觉得这件事还有哪里不对劲。张明虽然欠了赌债,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装修项目经理,怎么会知道房产过户的详细流程,甚至能精准地伪造出公证公章和赠与合同?而且,他敢如此明目张胆地伪造手续,难道就不怕被发现吗?再仔细搜搜,看看有没有张明和王浩的联系方式,或者其他可疑的文件。李伟说道。
就在这时,一名警员在阳台的储物柜里发现了一个上锁的铁盒子。强行打开后,里面放着一本笔记本和几张银行卡。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些奇怪的数字和日期,看起来像是赌博的账目。但在笔记本的最后几页,李伟发现了一行潦草的字迹:王浩,身份证号-事成之后,房产变现,三七分。找到了!李伟眼睛一亮,这个王浩的身份证号是关键,立刻联系户籍科,调取王浩的个人信息和行踪轨迹。
户籍科的反馈很快传来。王浩,男,四十二岁,无固定职业,有多次诈骗前科。半个月前,王浩曾在邻市的一家银行办理过大额转账,转账金额为两百八十万,收款账户是一家境外的空壳公司。而这家空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张明赌博所欠高利贷的放贷公司老板。原来如此。老周在电话里说道,张明伪造赠与合同,将房产过户给王浩,王浩再将房产以两百八十万的价格卖给了第三方,然后将钱转给了高利贷公司,用来偿还张明的赌债。张明和王浩约定,卖房款扣除债务后,剩下的钱两人三七分。
那现在王浩在哪里?李伟问道。我们调取了他的出行记录,他在转账后第二天就买了去云南的火车票,现在很可能已经偷渡到了缅甸。老周的声音带着一丝遗憾,不过我们已经联系了边境警方,正在全力追捕。李伟挂了电话,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另一块石头却又提了起来。虽然王浩跑了,但张明伪造手续、诈骗房产的证据已经确凿,足够对他进行逮捕和起诉。但他始终放不下那个疑问:赵建国的去世,真的和这件事无关吗?
李队,我们走访了赵建国生前的护理人员。小林拿着走访记录跑过来说道,护理人员说,赵建国去世前半个月,张明确实来过几次。每次来都说是来看望老人,但每次都关着房门和老人单独说话,而且说话的声音很大,像是在争吵。有一次,护理人员还听到张明说你不签字,我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这样的话。
还有这种事?李伟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赵建国的病历显示,他去世前几天,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变得困难,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会不会是张明为了掩盖伪造合同的事实,或者是为了让合同无法被撤销,故意加速了赵建国的死亡?他立刻决定,重新调查赵建国的死因。带着技术科的法医,李伟再次来到了赵建国生前居住的养老院。养老院的房间还保持着赵建国去世时的样子,简单而整洁。
法医仔细检查了房间里的物品,包括赵建国生前服用的药物、水杯、餐具等。在床头柜的一个抽屉里,法医发现了一瓶已经空了的安眠药。护理人员说,这瓶安眠药是医生开给赵建国的,用来帮助他睡眠,但医生叮嘱过,每次只能服用一片,而且必须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服用。我们对这瓶安眠药的残留进行了检测,发现里面除了正常的安眠药成分,还含有少量的镇静剂。法医对李伟说道,这种镇静剂和安眠药混合服用,会加重对呼吸中枢的抑制,对于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来说,很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而且我们调取了养老院的监控,发现赵建国去世前一天晚上,张明曾偷偷溜进老人的房间,停留了大约十分钟。
李伟的心沉了下去。如果法医的检测结果属实,那么张明不仅伪造了房产赠与手续,还可能为了掩盖罪行,故意给赵建国服用了过量的混合药物,导致他死亡。立刻申请对赵建国的遗体进行尸检。李伟果断下令,同时,立刻前往张明的公司,实施逮捕。当李伟带着警员赶到张明的公司时,张明正在和客户谈生意。看到突然出现的警察,张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神躲闪,试图从后门逃跑,但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警员当场抓获。
审讯室里,灯光惨白。张明坐在审讯椅上,双手不停地搓着,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张明,我们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李伟坐在他对面,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房产赠与合同上的签名是你伪造的,公证公章是你伪造的,你找王浩作为替身办理过户手续,将赵建国的房产变现偿还赌债。这些事实,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张明低着头,沉默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没错,这些都是我做的。我欠了太多赌债,债主天天上门催债,还威胁要打断我的腿,我实在没办法,才想到了赵建国叔叔的房子。
那你为什么要伪造签名?你知道赵建国患有帕金森病,无法正常签名,对吗?李伟问道。我知道。张明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我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我本来想找赵叔叔商量,让他把房子借给我抵押还债,可他坚决不同意,还骂我不争气。我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想到伪造赠与合同。我以为只要做得天衣无缝,就不会有人发现。
天衣无缝?李伟冷笑一声,你以为模仿签名、伪造公章就能瞒天过海?技术科的鉴定报告已经明确了你的罪行。另外,我们还发现,赵建国去世前,你曾偷偷溜进他的房间,给他服用了含有镇静剂的安眠药,导致他呼吸衰竭死亡。这件事,你也敢否认吗?听到死亡两个字,张明的身体猛地一震,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不,不是我!我只是去看看他,我没有给她喂药!他的死和我没关系!
没关系?李伟将法医的检测报告和养老院的监控录像截图推到他面前,监控显示,你在他去世前一晚进入过他的房间,他的房间里发现了含有镇静剂的安眠药瓶,而且尸检结果显示,他体内的镇静剂含量严重超标。这些证据,你怎么解释?张明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大声喊道:是高利贷公司的人逼我的!他们不仅让我伪造合同,还让我想办法让赵建国闭嘴,不然就杀了我全家!我也是被逼的!高利贷公司的人是谁?他们让你怎么做的?李伟追问。
张明瘫坐在椅子上,眼泪流了下来:是一个叫刀哥的人,他是高利贷公司的头目。他知道我是赵建国的远房侄子,就逼我伪造赠与合同,把房子过户到他指定的人名下,也就是王浩。他还说,赵建国知道了这件事,肯定会报警,让我想办法让他永远不能开口。我一开始不同意,但他派人去我家威胁我的老婆和孩子,我实在没办法,才答应了他。那你是怎么给赵建国喂药的?我……我趁护理人员不注意,溜进他的房间,把镇静剂磨成粉,混在他的水杯里。我没想到会害死他,我只是想让他睡几天,等房子过户完成后,我就会想办法救他的……张明的声音越来越小,充满了悔恨。
李伟看着眼前这个因为赌博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男人,心里五味杂陈。贪婪和懦弱,让他一步步陷入深渊,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一个家庭。张明,你所说的刀哥,真实姓名叫什么?他的住址在哪里?李伟继续问道。
我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知道大家都叫他刀哥。他平时很少露面,都是通过电话联系我。张明摇了摇头,我只知道他经常在城南的一个地下赌场活动。李伟立刻安排警员前往城南的地下赌场进行调查。同时,尸检报告正式出来,确认赵建国的死因是镇静剂和安眠药混合服用导致的呼吸衰竭,体内的药物剂量正是张明所投放的。
三天后,警方在城南的一个废弃仓库里抓获了刀哥及其团伙成员。经审讯,刀哥真实姓名叫刘强,是一个长期从事高利贷、赌博和诈骗活动的犯罪团伙头目。他早就盯上了赵建国的学区房,得知张明欠了巨额赌债后,就威逼利诱,让张明伪造赠与合同,同时为了永绝后患,指使张明杀害了赵建国。
案件终于告破。张明因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诈骗罪、故意杀人罪被依法逮捕,刘强及其团伙成员也因多项罪名被追究刑事责任。赵建国的房产被依法追回,返还给了他的子女。但李伟站在刑侦支队的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心里却没有丝毫轻松。一场因赌博引发的罪恶,夺走了一位老人的生命,毁掉了一个家庭的幸福,也让一个原本拥有正常生活的人沦为阶下囚。
他想起技术科那份鉴定报告上的笔迹比对图,那些看似简单的签名,背后隐藏着的却是贪婪、恐惧和绝望。而作为一名侦探,他能做的,就是通过每一个细微的证据,还原案件的真相,让正义得到伸张。
电子钟的指针再次跳动,指向下午五点。夕阳透过窗户,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李伟拿起桌上的案件卷宗,轻轻合上。这起案件虽然已经告破,但他知道,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还会有新的罪恶发生,而他和他的同事们,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证据说话,用正义守护这座城市的安宁。
《刑侦档案:情迷真相》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刑侦档案:情迷真相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刑侦档案:情迷真相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