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官道尽头已浮现出汴京巍峨的轮廓。高大的朱雀门在晨光中泛着青灰色的光泽,城门下人流如织,车马辚辚,叫卖声、马蹄声、笑语声交织在一起,透着天子脚下独有的繁华与喧嚣,连空气里都飘着脂粉香与糕点的甜腻气,与边境的肃杀截然不同。
“终于到汴京了!”包拯勒住马缰,望着眼前熟悉的都城,眼中满是感慨。离开两年,宫墙依旧巍峨,街道依旧繁华,只是他身边,多了一个想要守护的人。他下意识地侧头看向慕容凝,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抹憨直的笑意,阳光落在他脸上,驱散了眉宇间的沉郁。
慕容凝正打量着这座大宋都城,青砖黛瓦鳞次栉比,商铺招牌琳琅满目,行人衣着光鲜,连守卫的铠甲都透着规整的威严。听到包拯的话,她转头看向他,见他眼中情绪翻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柔软。她知道,汴京不仅是大宋的权力中心,更是包拯梦开始的地方,这里有他的抱负,也有他未竟的使命。
“包兄,我们先去开封府报备,再安排郡主的住处如何?”公孙策折扇轻摇,目光扫过城门处的守卫,“开封府尹王大人是我的旧识,为人清正,想必会为我们妥善安排。”
“好。”包拯点头,调转马头,语气带着几分歉疚,“凝霜,委屈你先随我们去开封府落脚,等安顿下来,我再陪你入宫面圣,办理认祖归宗之事。”
“无妨,我都听你的安排。”慕容凝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全然的信任。她本就对认祖归宗之事不甚在意,如今更看重的是天芒案的进展,以及能与包拯并肩同行。
展昭在前开路,四人策马向开封府行去。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绸缎庄的伙计正招揽客人,酒楼的幌子随风飘荡,茶馆里传来说书人的惊堂木声响,热闹非凡。不少行人好奇地打量着他们——包拯的黝黑健壮、公孙策的儒雅飘逸、展昭的英武挺拔,再加上慕容凝一身银红色郡主朝服,衣袂翻飞间透着贵气,格外引人注目,还有孩童追着他们的马匹跑了一段,被家长笑着拉走。
开封府位于汴京中心,朱门高耸,门前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匾额上“开封府”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透着凛然正气。门口的守卫见四人骑马而来,连忙上前阻拦:“来者何人?开封府禁地,不得擅闯!”
展昭翻身下马,动作利落,从怀中取出包拯的官印递了过去:“烦请通报,原天长县知县包拯,奉诏回京,有要事面见府尹大人。”
守卫接过官印仔细查验,见印文清晰、质地厚重,连忙恭敬地说道:“原来是包大人,小人这就去通报!”说罢,一路小跑着进了府内,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片刻后,开封府尹王大人亲自迎了出来。他约莫五十余岁,面容清正,须发梳理得整齐,身着藏青色官袍,见到包拯,连忙拱手笑道:“包大人,别来无恙!老夫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当年你在天长县断奇案,老夫就知道你绝非池中之物。”
“王大人客气了。”包拯翻身下马,拱手回礼,“此次回京叨扰,还望大人海涵。”
“哪里哪里,包大人为民请命,屡破奇案,老夫佩服得紧!”王大人笑着看向慕容凝等人,目光在她的郡主朝服上停留片刻,愈发恭敬,“这几位便是包大人的同伴吧?这位想必就是长信郡主殿下?快请进,快请进!”
众人跟着王大人走进开封府,穿过前堂的公审大堂,绕过栽着松柏的庭院,来到后院的客房区域。庭院里种着几株海棠,花瓣沾着晨露,娇艳欲滴。王大人让人备上茶水点心,又让人收拾了四间上房,笑道:“包大人、公孙先生、展护卫,还有郡主殿下,一路辛苦,先在此歇息。老夫已派人进宫禀报,皇上得知包大人回京,又有郡主殿下一同归来,想必很快便会召见。”
“有劳王大人费心。”包拯拱手道谢。
王大人摆了摆手:“包大人不必客气,这都是老夫分内之事。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人便是。”说罢,便起身告辞,留下四人在客房歇息。
刚一落座,公孙策便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神色凝重起来:“包兄,如今我们已抵达汴京,耶律烈的罪证和天芒的线索,需得尽快呈给皇上。只是庞太师与耶律烈素有勾结,在朝中党羽众多,我们行事需得谨慎,以免被他从中作梗,拦截罪证。”
“公孙先生所言极是。”包拯点头,眉头紧锁,“庞太师权倾朝野,连皇上都要让他三分。若是被他知晓我们掌握了耶律烈的罪证,定会想方设法阻拦我们面圣,甚至可能销毁证据,杀人灭口。”
“而且,东瀛忍者和耶律烈的残余势力也可能潜伏在汴京。”展昭补充道,眼神警惕地扫视着窗外的庭院,“汴京鱼龙混杂,正好给了他们藏匿的机会,我们需得时刻提防偷袭。”
慕容凝看着两人一脸凝重,微微一笑,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你们不必太过担心。我身为长信郡主,又是太后的亲外甥女,入宫面圣倒是不难。明日我可先入宫拜见太后,将边境之事、耶律烈的阴谋以及天芒案的线索一一禀报,再由太后引荐给皇上。这样一来,既能避开庞太师的阻拦,也能让皇上更快知晓事情的严重性。”
“这倒是个好主意!”公孙策眼中一亮,折扇在掌心轻轻一拍,“郡主身份尊贵,有太后撑腰,庞太师就算想作梗,也不敢明目张胆。而且,郡主亲自禀报,更能引起皇上的重视,比我们这些外臣递折更有效率。”
包拯也点头赞同,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凝霜,此事就拜托你了。只是宫中人心复杂,派系林立,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凡事不可逞强。”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慕容凝 reassured him,“原主在宫中留有几位可信的旧部,如今应该还在,我已让人提前联系,不会有事的。”
【叮!攻略目标包拯好感度+3(当前46\/100)。评价:宿主展现出的智慧与担当,让攻略目标更加信任与依赖,情感羁绊进一步加深。】
系统的提示音在识海响起,慕容凝心中微暖。她知道,包拯的担忧是真心的,这份不加掩饰的牵挂,让她愈发坚定了守护他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日,众人在开封府安顿下来。慕容凝一边准备入宫面圣的事宜,整理边境案的详细卷宗,一边与公孙策探讨天芒案的线索。两人常常坐在客房的窗边,桌上摊着地图与卷宗,从耶律烈的阴谋布局,到东瀛三大神器的下落,再到迦叶寺的秘密,各抒己见,智计交锋,常常一聊便是大半天,连窗外的日影西斜都未曾察觉。
“公孙先生,你觉得东瀛三大神器会藏在何处?”一日午后,慕容凝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正是养父留给她的那枚刻有“迦”字的玉佩,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纹路,“若三大神器真与天芒有关,东瀛势力定然会妥善保管,绝不会轻易示人。”
“依我之见,三大神器不会藏在太过隐秘的地方。”公孙策折扇轻摇,眼神深邃,“越是隐秘之地,越容易引人怀疑,反而不如藏在繁华闹市之中,便于暗中守护。汴京作为大宋都城,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齐聚,正是藏匿神器的绝佳之地。或许就在某个东瀛商人的府邸,或是某个不起眼的寺庙阁楼里。”
“公孙先生所言有理。”慕容凝点头,“只是汴京这么大,街巷纵横,想要找到三大神器,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东瀛势力行事隐秘,想必会设下重重防备,我们想要追查,恐怕并不容易。”
“这倒是个难题。”公孙策皱眉,“不过,我们可以从耶律烈的残余势力入手。耶律烈与东瀛势力勾结,定然知晓神器的大致下落,只要我们能抓住他的余党,或许就能从他们口中套出线索。”
“我也是这么想的。”慕容凝微微一笑,“我已让展昭暗中调查耶律烈在汴京的据点,他在江湖上人脉广阔,想必很快就会有消息。”
两人正聊得投机,房门被轻轻推开,包拯端着一盘刚买的包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凝霜,公孙先生,你们在聊什么呢?这么投入,连我敲门都没听见。”
“我们在探讨东瀛三大神器的下落。”慕容凝抬头看向他,眼中带着笑意,“你这是去哪儿了?还特意带了点心回来。”
“是你最喜欢吃的豆沙包,我特意去城南的老字号‘福源斋’买的。”包拯将盘子递到她面前,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刚出锅的,还热着呢,快尝尝。”
盘子里的豆沙包白白胖胖,散发着淡淡的麦香与豆沙甜香。慕容凝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甜而不腻,软糯可口,确实是她之前在驿站随口提过喜欢的味道。她心中一暖,抬头看向包拯:“谢谢你,包拯,还记得我喜欢吃这个。”
“当然记得。”包拯咧嘴一笑,黝黑的脸上露出一口白牙,带着几分憨态,“你说过的话,我都记得。”
【叮!攻略目标包拯好感度+2(当前48\/100)。评价:攻略目标对宿主的用心与记挂,让情感升温,羁绊愈发深厚。】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慕容凝脸颊微红,心中甜丝丝的。她知道,包拯虽然性格憨直,不善言辞,却心思细腻,对她的喜好记得一清二楚,这份不加修饰的真诚,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能打动她。
公孙策看着两人之间自然流露的甜蜜互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快得让人无法捕捉,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折扇轻摇:“包兄,看来你对郡主的喜好了如指掌啊,真是有心了。”
包拯嘿嘿一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凝霜是我的好朋友,她的喜好,我自然要记得。”
慕容凝心中微动,好朋友吗?她抬头看向包拯,见他眼中带着纯粹的笑意,没有丝毫杂念,心中既有几分失落,又有几分期待。她知道,感情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她一直陪在他身边,与他并肩作战,总有一天,他会明白她的心意。
几日后,慕容凝准备妥当,入宫面见太后。她身着华丽的郡主朝服,头戴点翠珠钗,裙摆绣着缠枝莲纹样,在宫女的引领下,一步步走进巍峨的皇宫。宫墙高耸,红墙黄瓦,御道两旁的松柏修剪得整齐划一,太监宫女们低头快步走过,连呼吸都透着小心翼翼的肃穆,与宫外的热闹判若两个世界。
太后的寝宫位于后宫深处,名为“长乐宫”,陈设华丽却不张扬,紫檀木的桌椅上摆放着玉器古玩,墙角燃着淡淡的檀香,透着安宁的气息。太后年近六旬,面容慈祥,鬓边簪着素色珠花,见到慕容凝,连忙伸出手,眼中满是疼爱:“凝霜,我的好孩子,你可算回来了!这些年在外面漂泊,受苦了吧?”
“太后,侄女不孝,让您担心了。”慕容凝跪在地上,眼眶微红。她穿越而来,虽无原主的记忆,却能感受到太后的真心疼爱,那份暖意从指尖蔓延至心底,让她不由得生出几分归属感。
“快起来,快起来!”太后连忙扶起她,拉着她的手坐在身边,细细打量着她,“瘦了些,却更精神了。回来就好,往后就在宫中住下,有哀家在,没人敢欺负你。”
慕容凝依偎在太后身边,顺势将边境的战事、耶律烈的阴谋、萧军遇刺的真相,以及天芒案的线索,一一详细禀报。太后听得脸色愈发凝重,眉头紧锁,手中的佛珠都停了下来:“耶律烈狼子野心,竟敢勾结外敌,刺杀大臣,妄图挑起战火!凝霜,你做得好,及时将此事禀报给哀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太后,侄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慕容凝说道,语气带着几分恳切,“如今,包拯已将耶律烈的罪证带到汴京,只是庞太师与耶律烈素有勾结,恐怕会从中作梗,阻拦包拯面圣。侄女恳请太后为包拯做主,让他能顺利将罪证呈给皇上,早日将耶律烈及其党羽绳之以法。”
“哀家知道了。”太后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包拯是个难得的忠臣,刚正不阿,哀家早就听闻他的名声。此事哀家定会为他做主。今日晚些时候,哀家便设宴,请皇上前来,到时你与包拯一同赴宴,当面将此事禀报给皇上,也好让皇上亲眼看看那些罪证。”
“多谢太后!”慕容凝连忙道谢,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太后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手,眼神带着几分打趣:“你与包拯一同查案,想必相处得不错吧?哀家看包拯这个孩子,正直勇敢,有担当,是个可托付之人。”
慕容凝脸颊微红,连忙低下头,语气带着几分羞涩:“太后,包拯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侄女只是与他合作查案而已,并无其他念想。”
太后见她娇羞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不再多问,只是说道:“好了,你一路辛苦,先下去歇息吧。晚些时候,哀家会让人通知你赴宴。”
慕容凝谢过太后,在宫女的引领下,前往宫中为她准备的“凝晖殿”歇息。宫殿干净整洁,陈设华丽,窗外种着几株玉兰,正值花期,香气清雅。只是这般富丽堂皇的地方,却让她有些不自在。她更习惯与包拯、公孙策、展昭一起奔波查案的日子,那样的生活虽然危险,却充满了烟火气与意义。
傍晚时分,宫女前来通知慕容凝赴宴。她换上一身粉色宫装,裙摆绣着盛放的桃花,妆容精致,少了几分朝堂上的英气,多了几分女子的柔美。在宫女的引领下,她再次来到长乐宫,此时皇上已经抵达,正与太后交谈。包拯、公孙策、展昭也已在殿外等候,见到慕容凝,三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艳。
尤其是包拯,看着她一身粉衣,眉眼弯弯,脸颊带着淡淡的红晕,竟一时看呆了,直到公孙策轻轻碰了他一下,才回过神来,黝黑的脸上泛起几分赧然。
“凝霜,快过来。”太后招手让她上前,向皇上介绍道,“皇上,这便是哀家的外甥女,长信郡主慕容凝。此次边境之事,多亏了她与包拯通力合作,才化解了一场大危机,还拿到了耶律烈谋反的铁证。”
仁宗皇帝约莫三十余岁,面容俊朗,身着明黄色龙袍,眼神深邃,带着帝王的威严。他看向慕容凝,眼中带着打量,点了点头:“郡主聪慧勇敢,为国分忧,朕心甚慰。”
“皇上过奖了,臣女不敢当。”慕容凝跪地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起来吧。”仁宗皇帝示意她起身,目光转向包拯,“包拯,朕听说你带回了耶律烈的罪证,可有此事?”
“回皇上,确有此事。”包拯上前一步,拱手道,语气坚定,“耶律烈勾结东瀛忍者,刺杀辽国枢密使萧军,意图嫁祸大宋,挑起宋辽战火,趁机夺取天芒,谋反篡位。臣已将他的罪证一一收集妥当,恳请皇上过目。”
说罢,包拯从怀中取出锦盒,递了上去。一旁的太监连忙接过锦盒,呈给仁宗皇帝。仁宗皇帝打开锦盒,仔细查看里面的供词、令牌等罪证,脸色渐渐变得凝重,手中的朱笔都重重地搁在了案上:“大胆耶律烈,竟敢如此放肆!朕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以儆效尤!”
“皇上息怒。”太后劝道,“耶律烈狼子野心,如今他的阴谋已然败露,想必不会善罢甘休。皇上需得尽快派人严守边境,防止辽军异动,同时追查天芒的下落,以免落入坏人手中,危害大宋安危。”
“太后所言极是。”仁宗皇帝点头,目光再次落在包拯身上,“包拯,朕命你全权负责天芒案,追查天芒的下落,务必将耶律烈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所需人手、资源,均可调动当地官府配合。”
“臣遵旨!”包拯拱手领旨,眼中闪过一丝坚毅。
仁宗皇帝又看向慕容凝:“郡主,你聪慧过人,又与包拯一同查案,熟悉案情细节,朕特许你参与天芒案的调查,协助包拯处理相关事宜,可自由出入开封府及相关案发现场。”
“臣女遵旨,谢皇上恩典!”慕容凝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这意味着她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包拯身边,协助他查案,攻略任务也能顺利推进。
【叮!系统提示:宿主获得仁宗皇帝信任,获准参与天芒案调查,主线任务显着推进,攻略目标好感度+4(当前52\/100)。奖励:灵力大幅恢复(已恢复至巅峰状态的七成),解锁“皇家特权”buff,在大宋境内,可调动当地官府资源协助查案,提升查案效率。】
系统的提示音在识海响起,慕容凝心中一喜。她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意味着她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更加稳固,也意味着她与包拯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宴席上,仁宗皇帝与众人探讨天芒案的线索,慕容凝与公孙策各抒己见,从耶律烈的势力分布,到天芒的可能用途,再到东瀛势力的介入,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深得仁宗皇帝的赞赏。包拯坐在一旁,看着慕容凝侃侃而谈的模样,眼中满是骄傲与爱慕,他越来越发现,这个女子不仅美丽,而且聪慧,与他有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是能与他并肩同行的人。
宴席结束后,众人离开皇宫,返回开封府。夜色中的汴京褪去了白日的喧嚣,街道上挂起了灯笼,光影摇曳,别有一番韵味。
路上,包拯看着慕容凝,眼中带着笑意:“凝霜,今日多亏了你,我们才能顺利面圣,获得皇上的信任与授权。若是没有你在太后面前引荐,恐怕我们还得费不少周折。”
“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慕容凝微微一笑,“而且,我也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耶律烈的阴谋关乎大宋安危,早日将他绳之以法,也是我的心愿。”
公孙策折扇轻摇,笑道:“郡主不必过谦。若不是你在太后面前据理力争,又在皇上面前展现出过人的智慧与对案情的熟悉度,皇上也不会如此痛快地授权我们查案,还给予皇家特权。如今,我们既有皇上的旨意,又有太后的庇护,查案也会顺利许多。”
“是啊。”展昭点头附和,“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追查东瀛三大神器的下落,以及天芒的秘密了。有皇家特权在手,调动官府资源也方便许多,不必再像之前那样束手束脚。”
众人回到开封府,心情都十分愉悦。慕容凝看着眼前的三人,心中满是安定。她知道,有皇上的支持,有太后的庇护,再加上他们四人的同心协力,天芒案一定能顺利破解,耶律烈的阴谋也一定会被粉碎。
接下来的几日,众人开始在汴京展开调查。展昭利用自己的江湖人脉,暗中打探耶律烈残余势力和东瀛忍者的下落;公孙策则泡在开封府的卷宗库中,翻阅历代关于天芒、迦叶寺以及东瀛的记载,寻找相关线索;包拯和慕容凝则走访汴京的各大寺庙和东瀛商人聚集的街区,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一日午后,慕容凝与公孙策在卷宗库中查阅资料,阳光透过高窗洒进来,落在泛黄的卷宗上,尘埃在光影中飞舞。慕容凝随手抽出一本关于皇家寺院的古老卷宗,翻阅间,一行文字引起了她的注意。
“公孙先生,你看这份卷宗。”慕容凝将卷宗递到公孙策面前,语气带着几分兴奋,“上面记载,迦叶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历代皇家敕封的寺院,历代高僧都在守护着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似乎与‘天枢’有关,‘天枢’二字,会不会就是天芒的古称?”
公孙策接过卷宗,仔细查看,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郡主,你看这里!”他指着卷宗中的一段记载,“‘迦叶藏锋,心灯引路,三器归一,天枢现踪’,这与我们之前在地图上看到的梵文几乎一致!看来,‘天枢’就是天芒,而要找到天芒,必须集齐东瀛三大神器,再加上迦叶寺的‘心灯’,才能成功。”
“只是,‘心灯’究竟是什么?是一件物品,还是一种仪式?”慕容凝疑惑道,“卷宗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只说‘心灯藏于迦叶主峰,非有缘人不可见’。”
“这就不得而知了。”公孙策摇头,“卷宗太过古老,记载简略。看来,我们必须亲自前往迦叶寺,才能解开这个谜团。”
“嗯。”慕容凝点头,“如今,我们已经获得皇上的旨意,可以名正言顺地前往迦叶寺查案了。只是,汴京的调查才刚刚开始,耶律烈的残余势力和东瀛忍者还未找到,我们现在离开,会不会有些不妥?”
“无妨。”公孙策说道,“汴京有展昭在,他行事谨慎,武功高强,足以应对突发情况,继续追查耶律烈残余势力和东瀛忍者的下落。我们前往迦叶寺,找到天芒的秘密,也是当务之急。而且,耶律烈的目标是天芒,他很可能也会派人前往迦叶寺,我们必须赶在他前面,找到天芒,才能掌握主动权。”
“公孙先生所言极是。”慕容凝点头,“我们尽快向皇上请旨,前往迦叶寺查案。”
两人正商议着,房门被猛地推开,包拯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语气急促:“凝霜,公孙先生,我们有线索了!展昭打探到,耶律烈的残余势力在汴京有一个秘密据点,就在城南的废弃粮仓附近,而且,他们似乎与东瀛忍者有所勾结,正在密谋着什么,好像是要在我们离开汴京后,趁机劫夺什么东西!”
“哦?有这样的事?”公孙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折扇停在掌心,“看来,他们是想趁我们前往迦叶寺之际,在汴京制造混乱,趁机夺取与天芒相关的线索,或是直接对我们的人下手!”
慕容凝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们的目标,或许是开封府中存放的耶律烈罪证,或是我们之前找到的那张地图!不行,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在前往迦叶寺之前,端掉这个据点,扫清后患!”
喜欢穿越小世界:系统逼我做团宠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越小世界:系统逼我做团宠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