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安静地坐在被告席上,指尖轻轻搭在光滑的桌沿。对面的艾琳已经站起身,手里紧握着一份文件夹,神情紧绷。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在肃静的法庭里格外清晰:\"我方有充分证据表明,陈默先生在合作期间故意提供错误技术方案,导致设备爆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投影屏幕亮起,一张张复杂的图表被依次展示。她指向其中一页:\"这是贵方交付的技术日志。这里的数据结构存在明显逻辑漏洞,任何专业团队都能识别出问题。但我们本着诚信原则按流程测试,结果就是那场令人痛心的事故。\"
旁听席传来窃窃私语。有人点头附和,有人眉头紧锁。记者们低头奋笔疾书。
陈默纹丝不动。他只是平静地注视着艾琳,仿佛在观看一场早已预知的演出。
这时,他的辩护律师站起身,语气沉稳:\"法官大人,我方申请提交反证材料。\"
法官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律师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个小型录音设备,按下播放键。
音响里传出清晰可辨的对话——
\"不必在意协议合规性,重点是获取原始架构图。只要能复制底层逻辑,就算失败也可以归咎于他们。\"
是艾琳的声音。
法庭内瞬间寂静无声。
艾琳脸色骤变,立即反驳:\"这是伪造的!我从未说过这样的话!\"
律师继续播放录音。
声音仍在继续:\"这次测试的目的不是验证功能,而是要让全世界知道中方技术不可靠。只要舆论发酵,他们的项目就会被叫停。\"
声音真实可信,时间戳完整,背景音中还能辨认出星辰集团实验室特有的提示音。
陈默终于开口:\"这段对话发生在我办公室外的公共会议区。那天你带领团队前来'交流',我们在开放区域交谈。全程没有使用隐藏设备,也没有任何诱导性提问。苏雪当时也在场,她用个人采访设备做了备份,以防万一。\"
他转向艾琳:\"你口口声声说要合作,可你的真实目的自始至终都是窃取技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伪装成是我们的技术出了问题?\"
艾琳嘴唇发白。她转向法官:\"这段录音来源不合法!我们是外资企业,享有国际法保护!\"
法官蹙眉:\"请具体说明违法之处。从目前情况看,对话发生在开放办公环境,不存在合理的隐私期待。\"
她的律师急忙接话:\"即便如此,单凭一段录音不能证明被告无需承担责任!我们依然坚持原指控!\"
陈默轻轻一笑:\"那请你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明知方案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还要强行启动设备?据我所知,星辰集团有自己的安全评估流程。难道你们连最基本的运行风险都检测不出来?\"
无人应答。
他缓缓说道:\"你们根本不想查找漏洞。你们只想利用这次'失败'大做文章。设备爆炸不要紧,只要能让我和'欺诈'二字挂钩就行。\"
旁听席开始骚动。
有人低声议论:\"原来是他们自己作茧自缚......\"
记者们又开始疯狂记录。
艾琳额头渗出细汗,双手扶住桌角稳住身形。她几次欲言又止,最终没能发出声音。
陈默又补充道:\"顺便提一句,那个自毁程序的设计原理,参考了五年前某国实验室泄密事件的处理方式。那份调查报告,我参与过编写。所以我很清楚,什么样的系统会在什么条件下触发保护机制。\"
这句话说完,整个法庭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原告席上的律师慌乱地翻找文件,试图寻找反驳依据,却发现无法解释为何忽略已知风险进行测试。
法官敲响法槌:\"鉴于新证据的出现可能影响案件性质认定,本庭宣布休庭,择日再审。\"
法槌落下。
艾琳猛地站起身,脚步踉跄了一下。助理连忙上前搀扶,快步向外走去。她没有看任何人,也没有再说一句话。
陈默不疾不徐地收起面前的笔记本,放入包中。
律师低声询问:\"接下来怎么办?\"
\"等待通知。\"他说,\"他们不会轻易放弃。\"
两人走出审判厅。走廊灯光明亮,地砖光可鉴人。
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记者。见到他出来,立即围拢上来。
\"陈老师!您对刚才的录音证据有何评论?\"
\"外界质疑录音真实性,您是否考虑公开更多细节?\"
\"您认为这场官司最终会如何收场?\"
陈默停下脚步,摘下眼镜仔细擦拭,重新戴上。
\"我说过,法律会给出答案。\"他说,\"现在,答案才刚刚开始显现。\"
说完,他转身走向等候区。
法院休息室里坐着几位熟面孔。有科研所的老同事,也有学校派来的支持人员。见他进来,有人起身致意。
他摆摆手:\"都坐着吧,事情还没结束。\"
一名工作人员递来一杯水:\"外面全在报道刚才的庭审,直播平台流量爆了。\"
\"很好。\"他接过水杯,\"让更多人看清,什么叫做贼喊捉贼。\"
正说着,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沈如月发来的消息:\"您赢了!\"
后面跟着三个醒目的感叹号。
他回了句\"嗯\",将手机放回口袋。
没过多久,助理快步进来:\"艾琳那边刚召开了紧急会议,似乎要调整策略。媒体已经开始讨论她的职业前景了。\"
\"她早该料到会有这一天。\"陈默靠在沙发上,\"想要窃取他人的成果,就要承担被揭穿的代价。\"
休息室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穿风衣的男子探头看了看,见到是他,点头示意后便离开了。
他注意到那人胸前挂着的证件——军工系统的。
他没有作声,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个细节。
时间在静谧中流淌。
十二点整,法院广播响起,提醒下午闭馆。
其他人陆续离开。
他独自留在原地,翻开包里的文件夹,重新审阅技术说明文档。
第一页标题赫然写着:《通信协议安全机制白皮书(非公开版)》。
右下角清晰地盖着军工所的技术备案章。
他用笔在一处参数旁画了个圈,写下备注。
然后合上文件,静坐沉思。
走廊尽头的脚步声渐渐稀疏。
微风拂动窗帘一角,阳光斜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痕。
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
两点十七分。
与那天凌晨警报响起的时间不谋而合。
他收回视线,将手伸进包里,确认录音笔仍在原处。
下一回合,很快就会到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广场上,人群尚未完全散去。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有人拿着相机拍摄,还有人在热烈讨论刚才的庭审。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深色车窗让人看不清车内情况。
他凝视那辆车片刻。
车门打开,一个身影下车,抬头望向大楼。
是王振国的旧部。
他认得那人的步态。
那人站在原地,既不靠近,也不离开。
仿佛在等待某个信号。
陈默取出手机,拍下一张照片,发送出去。
收件人是苏雪。
信息只有简短的两个字:当心。
他放下手机,转身走向电梯间。
电梯门即将关闭时,一只手伸了进来。
林晚晴站在外面,一袭红裙格外醒目。
\"听说你这边庭审结束了,我就赶过来了。\"她说,\"情况如何?\"
喜欢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