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
陈默没有急着起身。他坐在主控台前,手指从键盘上移开,目光落在墙角的监控屏幕上。画面里,走廊尽头站着两个人,都穿着深色夹克,胸前挂着记者证,其中一人手里拿着支看起来有些笨重的麦克风。
他盯着那支麦克风看了两秒,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画面——某种设备内部结构图一闪而过,像是段不属于现在的记忆。他记得这种型号,曾在未来的反间谍培训资料里见过,是境外特制的信号发射装置,能远程传输音频,甚至可以穿透屏蔽层。
他按下桌下的内线通话键,声音平稳:\"来了两个'记者',设备不对劲。\"
五分钟后,苏雪推开了实验室的侧门。
她今天穿了套米灰色的职业套装,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手里拿着个红色文件夹。脚步沉稳地走到接待区,直接把文件夹放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本项目所有对外交流,必须经过法务审核备案。\"她说,\"请出示记者证原件、所属机构授权书,还有设备登记表。\"
门外的人愣了一下。左边戴眼镜的男人开口:\"我们是《环球科技报》的记者,来采访陈默老师关于新材料研发的进展。\"
\"证件。\"苏雪只说了两个字。
那人递过来一张记者证。苏雪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又转向另一人:\"你的呢?\"
\"我......我是摄像师,没带证。\"这人说话时喉结不自然地动了动。
苏雪没再多说,转身打开自己的包,取出一张聘书,当着他们的面放在桌面上。上面清楚地写着\"特聘法律顾问\",盖着学校的公章和科研处的审批章。
\"从今天起,这个项目的法律事务由我负责。\"她说,\"你们要采访,请按流程来。现在,请把设备交出来接受检查。\"
\"这不合理!\"拿麦克风的人提高了音量,\"新闻采访受法律保护,你们不能限制我们的工作权利!\"
\"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带有无线传输功能的设备进入科研区域,必须提前报备。\"苏雪语气不变,\"你们的麦克风型号是mKG-7,属于某国情报部门列装装备,禁止民用。我已经联系保卫处调取了你们进校的记录——没有登记,也没有审批。\"
两人的脸色顿时变了。
苏雪打开随身携带的录音笔,轻轻放在桌上。\"从现在开始全程录音,你们的每一句话都将作为证据存档。\"
这时陈默站起身,走到广播控制面板前,按下一个按钮。整个实验室的喇叭里响起一段对话录音:
\"......第三阶段参数已经锁定,预计明天上午移交军工所封存,材料编号tq-9A,临界温度一千一百八十度。\"
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到了门外。
那两个\"记者\"对视一眼,拿麦克风的人下意识伸手去碰设备侧面的一个小按钮。
陈默看见了。
他没说话,只是默默打开了监控系统的录像标记功能,在屏幕上给这个人打了红框,备注:可疑操作,重点追踪。
几秒钟后,两人后退一步。
\"我们改天再来。\"戴眼镜的那个说了一句,转身就走。
苏雪没有阻拦。等脚步声彻底消失,她才转过身,看向陈默:\"都录下来了,包括那个按钮动作。\"
陈默点点头,\"证据足够了。\"
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份文件,封面印着\"七级保密协议\"。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针对所有外部合作人员的最高级别保密条款,包含背景审查、行为约束和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从今天起,任何人接触项目核心数据,必须签这个。\"他说,\"不只是记者,包括后勤、维修、保洁,只要进来过一次,就得留档。\"
苏雪接过文件仔细翻阅,在最后一页签下自己的名字和执业编号。
\"我会向公安部备案,把这个项目列为'涉密协作单元'。\"她说,\"以后谁再想打着采访、合作的名义进来窃密,可以直接按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处理。\"
陈默看了她一眼。
她站在灯光下,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格外明亮。
\"你的科技,我用法律来守护。\"她说,\"谁再想打你的主意,先过我这一关。\"
实验室里安静了片刻。
陈默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协议副本,又抬头看向监控屏幕。那两个\"记者\"的影像还在回放,系统已经自动标出了他们进出的时间节点和行动轨迹。
他忽然想起什么,走到工作台边,打开抽屉,翻出一张名片。
是刚才那人离开时塞进门缝的,纸质粗糙,正面只有一个模糊的外文标志,背面空白。
他把名片递给苏雪。
她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这不是正规媒体的格式。\"
\"也不是国内机构。\"陈默说,\"这种标志,一般出现在某些海外技术交流协会的信纸上——听着合法,实际上是掩护身份的情报中转站。\"
苏雪把名片放进证物袋,贴上标签:\"我会交给相关部门追查来源。\"
陈默重新坐回主控台前,调出项目人员准入系统界面。他在权限管理栏新增了一条规则:所有外来人员,必须提前48小时提交申请,附身份证件、单位证明、设备清单,并由苏雪亲自审核签字才能入场。
他还加了个附加项:每次访问结束后,系统自动发送一条确认短信到苏雪手机,包含访客离场时间、是否携带设备、有无异常行为记录。
做完这些,他靠在椅背上,摘下眼镜轻轻擦拭。
\"你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这些的?\"苏雪问。
\"不是临时起意。\"他说,\"之前就有预案。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动手。\"
\"这次是试探。\"
\"也是警告。\"
苏雪站在他身旁,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以后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
\"我知道。\"
\"那你打算一直让我挡在前面?\"
陈默转头看她,\"你不愿意?\"
她嘴角微微一动,\"我只是怕你把我当盾牌。\"
\"你不是盾牌。\"他说,\"你是搭档。\"
苏雪没再说话,只是把手里的文件夹合上,轻轻放在桌上。
这时,广播系统突然响起提示音:六号反应舱压力值回升正常,冷却程序完成。
陈默站起来,走过去查看实时数据。曲线平稳,温度稳定在安全区间。他顺手点了点屏幕,把最新一组测试结果同步上传到内部加密服务器。
苏雪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眼。
\"明天还会有新访客。\"她说,\"这次不会是假记者了,可能是正规单位派来的代表。\"
\"那就按规矩来。\"陈默说,\"材料可以看,数据可以讲,但核心机密,一个字都不会透露。\"
\"如果他们坚持要核心技术参数呢?\"
\"那就让他们去找你。\"他笑了笑,\"你说不行,就是不行。\"
苏雪也微微一笑,\"你还真会推脱。\"
\"这叫专业分工。\"
她摇摇头,转身朝外走,\"我晚点把备案材料送过来。\"
门关上前,她停下来说:\"别忘了,我永远站在你这边。\"
陈默没有回答。
他站在主控台前,盯着监控画面里那段反复播放的视频——那个男人的手指刚刚触碰到麦克风开关,画面定格在那里。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一下,将这段视频标记为\"一级取证资料\",并设置自动备份到三个不同的服务器。
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提醒:
【访客黑名单已更新,新增两名高危人员。】
他刚要关闭窗口,忽然注意到视频角落有个细节——那人鞋底沾着一小块泥土,颜色偏红,像是工地常见的黏土。
这种土,在市区很少见到。
他记下了这一点,准备回头让苏雪查查最近有哪些外来单位申请过校园施工许可。
实验室灯光稳定,仪器运转正常。
陈默坐回椅子上,重新戴上眼镜。
外面天色渐暗,楼道里传来保洁员推车的声音。
他打开一个新的文档,标题写着:【对外接待标准流程V2.0】。
第一行内容是:
所有设备入室前必须接受x光扫描与信号检测,由法律顾问现场监督执行。
喜欢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