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华放下平板,屏幕还亮着,显示的是国际航空组织发来的会议流程。她抬眼看向陈御风:“明天九点开始,你有两小时发言时间。”
林浩坐在桌边,手指快速敲击键盘,投影上正滚动着空间折叠技术的核心参数。“我已经把自修复材料的响应数据做成动态图示,0.3秒内完成裂纹填补,这个数字足够震撼。”
陈御风没说话,他靠在椅背,右手轻轻摩挲着机械表的表盘。灯光照在金属表面,反射出一道细长的光。
“他们问我们凭什么制定规则。”他终于开口,“这不是技术问题,是信任问题。”
林浩停下打字的手。“那我们就用事实回答。把测试录像放一遍,从第一块折叠基板成型到百米跑道展开,全程不到三秒。谁还能说这是吹牛?”
“数据能证明能力,但不能解释为什么是我们做到了。”陈御风调出系统界面,五十多个红点在全息地图上闪烁,连成一条贯穿大陆与海洋的线。“这些地方,我都去过。酒泉的老发射台、战机坠毁的山谷、禁飞区边缘的雷达站……每一次签到,都是一次积累。”
沈昭华看着那些移动的光点,慢慢点头。“你是想讲过程,不是结果。”
“对。”陈御风放大其中一段轨迹,画面切换成历史影像:建国初期的航空计算室里,一群年轻人围着一张图纸,手边是算盘和铅笔;八十年代,工程师在风洞前记录数据,墙上写着“争一口气”;2018年,他在航校实验室签下第一个到。
“我们的起点比别人晚,但我们没有停。”他说,“别人质疑我们走得太快,可他们不知道我们走了多久。”
林浩盯着画面,声音低了些:“我以前觉得,只要做出最厉害的东西就行。但现在看,光有技术不够。”
“技术需要人来理解。”陈御风关闭影像,“我们要让他们看到,这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奇迹。是从熔炉里炼出来的,是从一代代人手里传下来的。”
沈昭华打开协议文本,将《全球航空技术共享倡议》的最后一版嵌入演示稿末尾。“那就让故事收束于责任。非洲的应急平台、东南亚的培训计划,这些不是附加项,是我们实力的一部分。”
林浩重新调整结构,删掉原本的技术堆叠页,加入时间轴模块。从算盘演算到AI建模,从手工绘图到三维打印,每一页都标注了具体年份和参与单位。
“原来我们一直在写一首诗。”他轻声说。
陈御风走到投影前,用手划过整条时间线。“明天我会从1949年开始讲。那时没有计算机,没有进口设备,只有人和笔。但他们画出了第一架国产飞机的草图。”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跳到2018年,一个学生在航校签到,解锁了未来科技。再到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折叠系统,有自己的曲率引擎模型,有走向深空的能力。”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沈昭华接话,“是一个国家的飞行史诗。”
林浩把最后一组数据导入系统,全息影像完整呈现:从老式风洞模型到现代试验段,从“龙鳞”材料诞生到月球信号接收,所有节点串联成一条上升曲线。
“我可以加上对比图。”他说,“欧美封锁时期的数据停滞,和我们近十年的增长斜率。一眼就能看出差距在哪里。”
“不用比。”陈御风摇头,“我们不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我们只展示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沈昭华将翡翠戒指贴上终端,生物识别通过,权限锁定。文档右下角出现加密标识。
“演讲稿定名为《从熔炉到星空》。”她说,“主视觉以‘天命’为轴心,串联百年航空史。”
林浩调试全息投影设备,确认信号稳定。屏幕上,一架虚拟战机沿着历史轨迹飞行,经过每一个关键坐标,机身颜色逐渐由灰变金。
“音频同步了吗?”陈御风问。
“已加载。”林浩点击播放,一段沉稳的男声响起:“1956年,一份绝密档案记录了‘超晶格合金’的构想。2038年,它的继承者‘龙鳞-x’支撑起星际生存单元……”
声音继续流淌,讲述着跨越八十二年的技术传承。
陈御风站在窗前,夜风吹动他的夹克袖口。远处城市灯火通明,机场跑道的指示灯一闪一灭,像呼吸的节奏。
机械表表盘微微发烫,系统提示音轻轻响起:【签到点更新:联合国欧洲总部】。
他没有回应。
沈昭华合上平板,走到他身边。“他们以为技术是可以复制的路径。但他们不懂,真正的力量来自坚持。”
“明天。”陈御风说,“我不只是去演讲。”
林浩关闭所有外部连接,仅保留本地运行模式。演示系统进入最终待机状态,标题页静静显示:
**从熔炉到星空:一个民族的飞行史诗**
倒计时开始。
三小时前,法国代表曾私下联系沈昭华,要求增加核心技术披露层级。
她拒绝了。
现在,对方又发来新消息,询问是否可在演讲后安排闭门会谈。
沈昭华未读。
林浩检查最后一次数据校验,发现第十七页的时间轴存在毫秒级偏移。他立即修正,刷新页面。
投影上的战机航线重新对齐历史节点。
陈御风打开终端,上传最终版演示文稿。加密通道建立,传输进度条走到百分之百。
文件命名:FLIGht_chINA_FINAL_V6。
他按下确认键。
沈昭华启动生物识别锁,会议室主控系统切换至离线模式。
林浩拔掉备用线路插头,确保无远程接入可能。
房间里只剩设备待机的微光。
陈御风最后看了一遍讲稿结构:开篇为历史溯源,中段展现实证成果,结尾落于全球责任。
没有炫耀,没有对抗,只有陈述。
陈述一个事实——中国航空的每一步,都是踩着过去的脚印走出来的。
他转身,拿起放在桌角的签字笔,在纸页边缘写下一行数字:3872。
这是他重生以来,经历的第3872个飞行相关决策。
笔尖顿住。
窗外,一架民航客机掠过夜空,尾迹划破云层。
陈御风抬头,目光穿过玻璃,落在遥远的星域。
机械表震动了一下。
喜欢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