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带大家看完了自己的房,又牵着丫丫和阿舟一起,一窝蜂的跑到顾郎中的院子。比起大房的热闹,这里更清静些。
而且为了方便顾郎中,院门出去直接就是村里的石板路,有人来看病啥的,就不需要经过主院。
推开木门,就闻见一股清苦的药香,混着阳光晒过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
因为顾郎中一个人,所以他的院子比其它院落小些,却格外规整。
进门左手边,是青石铺就的晒台,比地面略高半尺,带着点斜度,雨天不积水。
晒台上摆着十几张竹制晒匾,几张里面晾着刚采的薄荷、金银花,有的摊着切成片的丹参、黄芪等,走近了药味更浓。
晒台两边立着两根木杆,挂着几串风干的野菊花、紫苏等。
“师父。”
花花今天被放了一天假,阿舟正跟在里面翻晒药材。
今天顾郎中特地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件衣服,头发用木簪挽着,院子做好以后,他晒药材基本都在这边晒了,只是衣服和那点少的可怜的家当是今天拿过来的,算是正式搬家。
院子坐北朝南,房间就三间,够他住了,顾郎中不喜欢大房子,以前在京城时,家中仆人成群,结果呢,荣华富贵不还是转眼成空。
孩子们进了这里,走路的声音都不自觉小了点,他们好奇的四处看。
顾郎中的卧房按他的要求,就简单一张木床,床头摆着个竹编书箱,里面都是医书,书页泛黄,写满了批注。
中间是堂屋,进门是张老榆木诊桌,上面摆着个脉枕和黄铜药碾子。
一面墙立着个梨木药柜,抽屉上贴着朱红的小纸条,写着“当归”、“陈皮”之类,一笔一划工工整整。
柜前摆着张矮桌,上面放着铜制的药杵、药臼,还有大小不一的陶碗,墙角堆着几个陶缸,分别装着晒干的草药、蜜炼的膏方。
花花过去给小伙伴们展示了一下,她现在炮制药材已经比较熟练了,师父说她悟性快。
静静看着花花制药时认真的样子,心里突然慌乱起来,花花好像真的跟她,跟村里的小孩都不要一样了。
以后她是不是也会变得跟她小姑一样厉害?
她能不能让爹跟小姑说,让老头也收她做徒弟?阿舟没爹没妈都可以,她为什么不行。
今天杨李氏也来了,她想混顿好的吃,自从儿子不见了,媳妇也跑了,她从一开始的无所谓,也不得不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
不可能再到张郎中家打秋风,她要敢去,非被那个泼妇打死不可。
还好之前张秋月开了几块菜地种了些小菜,她一开始没管,旱死了大半,后来跟在后面浇了几天,才总算保住。
听说小夏今天准备了不少肉菜,她从地里拔了几根菜,也厚着脸皮来了。
看着高大亮堂,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大房子,杨李氏心里跟堵了块石头似的,尤其在听说小夏还给旁边村子的顾郎中也单独修了个院子,她那个酸水冒的,差点淹死自己。
如果不是儿子朝三暮四,这些都应该是她的。
村里人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但表面上都一团和气。
晌午,流水席开始,院子里摆了二十多张八仙桌,王凤英带着十几个人在灶台忙活。
村里做喜事就是这样,大家互相帮忙。
一口大铁锅里正炖着腊肉,油花浮在表面,干豆角吸满了肉香。
另一口铁锅里红烧肉正滋滋冒油,今年干旱没有鱼,所以又烧了一锅红烧肉。
另外还有几样小菜。
中间蒸笼摞的比人还高,最上面几层是白面馒头,蒸的暄软,是李秀儿跟于翠翠两个大清早起来发的面,蒸出来的馒头就堆在竹筐里,跟小山似的。
下面几层是红薯饭,白花花的米饭掺着今年的新红薯,蒸的黏糊糊的,甜香扑鼻。
菜一道接一道地往桌上端,大碗盛的腊肉炖豆角,油汪汪的红烧肉,撒着翠绿的葱花;大盘炒鸡蛋,金黄蓬松,还有猪杂锅子,香辣扑鼻,另外还有清炒红薯杆,鸡蛋羹,老人小孩可以吃。
每桌上海摆着一坛米酒,是小夏托王淑云从镇上酒坊打的,现在价格也涨的不得了,小夏没多买,一桌一坛喜庆一下。
这样的菜式已经相当不错,许多人家里连肚子都吃不饱。
“米饭馒头管饱,大家慢慢吃啊。”
桌上的人都埋头扒饭,一口肉一口饭,“痛快,好久没吃这么痛快了,多谢小夏姑娘。”
安排座位时,杨李氏被安排到跟许婆子一桌,她心里十分不情愿,就许婆子那张嘴,绝对不会让她好过。
果然,她刚坐下,许婆子就拿白眼翻了她一下,阴阳怪气道:“有些人脸皮还真厚,拿几根菜过来,就想换大鱼大肉吃。”
杨李氏不说话,闷头吃饭,她现在说啥都理亏,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结果呢,她夹啥许婆子抢啥,还让自己媳妇也抢,“赶紧吃,别便宜了外人,有些人她就不配吃。”
杨李氏差点气晕过去,为了吃的她忍。
临走前还往怀里塞了好几个大馒头。
许婆子急的差点上手去抢,“真不要脸又吃又拿的,叫你狗眼看人低,活该这个下场。“
结果还是她媳妇拦住她,“娘,你别管她,她看小夏过的这么好,心里不知道多酸呢,让她吃。”
杨李氏手里拿着馒头,看着桌上的肉,肚子饱了心里却空了。
孩子们最欢,吃饱了就在院子里跑,铁蛋老成不怎么爱跟小屁孩玩,和花花一起跟在小姑后面帮忙。
柱子已然快要成为新的孩子王,满院子都是他的叫声。
一直到下午,酒席才散。
陆寒野他们没喝酒,知道小夏今天忙,吃过就回去了。
小夏很不好意思,说回头去镇上再请他们吃顿好的。
后厨帮工今天也累狠了,小夏一人包了30文的红包,还有些没吃完的吃食也让她们带回去了。
一个个欢天喜地,要知道村里互相帮工,最多折点没吃完的菜带回去,红包从来没有,更何况小夏给的菜都是没动过的,桌上的都吃光了,还有大白馒头,简直发了。
一天忙完,总算收工,明天再把工钱结了,小夏打算好好歇几天。
喜欢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穿成极品小姑,退亲后种田致富忙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