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靖安伯、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李狗蛋,搬入了皇帝钦赐的伯爵府。
府邸轩敞,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与他之前居住的小院判若云泥。
但他并未沉迷于这突如其来的富贵,仅仅休整了两日,便换上了那身正五品郎中的绯色官服,精神抖擞地前往兵部衙门上任。
如今的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小心翼翼、看人眼色的员外郎,而是执掌一司的正印官。
踏入武库清吏司的大门,感受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敬畏目光,李狗蛋心中并无多少得意,反而更加清醒。
他知道,这武库司历经安国公、靖王余孽的渗透,早已是沉疴积弊,宛若一个内部被蛀空的大树。若不彻底清理,整饬军械、服务边军便是一句空话。
上任第一把火,他便烧向了人事。
他没有大张旗鼓地清洗,而是将司内所有官吏、书吏、库丁的花名册及近年考功记录调来,结合周墩子之前核查账目时发现的疑点,以及孙小猴从职方司和京兆府那边摸来的底细,进行交叉比对。
不过三日,一份涉及十二人的名单便摆在了他的案头。这些人,或是账目不清,与永盛车马行往来密切;或是能力平庸,却占据关键职位;或是风评不佳,与已倒台的安国公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狗蛋没有犹豫,雷厉风行。他以“厘清旧账、优化职守”为由,直接将这十二人或调任闲职,或勒令致仕,或交由吏部勘问。动作快准狠,毫不拖泥带水,甚至没有给他们背后可能存在的残存势力反应和运作的时间。
此举在武库司乃至兵部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位新晋的靖安伯、李郎中,手段之凌厉,远超众人想象。剩下的人顿时噤若寒蝉,办事效率无形中提高了不少。
清理了顽瘴痼疾,第二把火,李狗蛋烧向了制度与流程。
他召集司内骨干,颁布了一系列新规:
一、所有军械出入库,必须三方(兵部、接收部队、承运方)核对画押,记录在案,责任到人。
二、建立军械质量追溯制度,每一批军械从工部产出,到入库、存储、调拨、使用,乃至最终损耗或回收,皆需有档可查。
三、设立匿名举报箱,鼓励司内乃至兵部其他司的人,举报军械管理中的任何舞弊和不法行为,查实重奖。
这些制度看似简单,却直指以往军械管理中的漏洞,旨在打造一个更加透明、高效、责任清晰的体系。
与此同时,在将作监丞周墩子的全力推动下,针对边军需求的军械改良也紧锣密鼓地展开。李狗蛋利用职权,为周墩子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两人常常在伯爵府的书房或是将作监的工坊里讨论至深夜。
“狗蛋哥,你看这个,”周墩子兴奋地摊开一张图纸,“这是根据西疆边军反馈,改良的强弩机括,射程和穿透力能提升两成,而且更省力!还有这个,结合了部分西域镔铁锻造法和我们传统工艺的新式腰刀,更坚韧耐用!”
李狗蛋仔细看着,眼中放光:“好!墩子,这些东西一旦量产,配发边军,能少死多少弟兄!抓紧试制,尽快拿出样品,我要亲自去校场试射!”
他不再是那个只能靠着小聪明和勇气在夹缝中求存的小人物,如今手握权柄,他终于可以实实在在地为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做一些事情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李狗蛋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之时,一封来自翰林院侍读胡言的密信,被孙小猴悄然送到了他的案头。
信的内容让李狗蛋眉头紧锁。胡言在整理皇室秘阁部分解禁的档案时,发现了一些零星的、与前朝“守密人”和“心火流金”之术相关的记载,虽然语焉不详,但似乎提及了某种“禁忌”和“反噬”。更让他在意的是,胡言在查阅一些与靖王过往相关的赏赐记录时,发现陛下曾在数年前,将一批来自西域某古迹的残破石板,赏赐给了时任亲王的赫连韬,而那些石板上的纹路,据档案模糊记载,与“某种古老的封印之术”有关。
靖王……西域古迹……封印之术……这些词汇串联起来,让李狗蛋隐隐感到不安。靖王虽已倒台,但他经营多年,与“蚀骨”和“噬光之影”关系匪浅,难道他之前也在暗中探寻与“守密人”相关的力量?那些石板如今又在何处?
与此同时,十三娘也通过隐秘渠道传来消息:监察司在清剿“蚀骨”余孽时,发现他们似乎在寻找一件名为“暗蚀之核”的东西,据残存口供提及,此物与“打开真正的门”有关。
“真正的门”?李狗蛋立刻联想到了鸣沙山那扇被暂时封印的“终焉之门”。难道“噬光之影”还有后手?他们寻找的“暗蚀之核”又是什么?
平静的日子似乎刚刚开始,新的迷雾却已悄然弥漫。李狗蛋知道,他追寻父亲真相、应对“噬光之影”的道路,还远未到尽头。
他站在伯爵府的书房窗前,望着庭院中初绽的新蕊,目光深邃。
整顿武库、改良军械,是他在明处为国为民的职责。
而追寻父亲死因、应对“噬光之影”,则是他在暗处必须承担的命运。
这两条线,如今都系于他一身。
“看来,这伯爷的椅子,也不是那么好坐的。”他低声自语,嘴角却勾起一抹熟悉的、带着挑战意味的弧度。
喜欢李狗蛋异界升官记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李狗蛋异界升官记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