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见龙定鼎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策行三国什么!越娶妻越强抗战之烽火燃血密战无痕扶明录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暴君总想生三胎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1章 阴谋的揭露与平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城的清晨带着初冬的寒意,朱雀大街的石板上结了层薄霜,倒映着皇城檐角的剪影。政事堂内,檀香的烟气比往日更浓,缠绕着案上那叠用红绸捆扎的卷宗,像是要将里面的惊天秘密牢牢锁住。李瑁身着常服,指尖却捏着一枚冰凉的狼牙符——这是从王奎私宅地窖里搜出的证物,符上的齿痕还沾着未清理干净的泥土,仿佛能嗅到朔方城外沙丘的气息。

“陛下已在紫宸殿候着了。”内侍总管躬身禀报,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昨夜三更,李瑁派飞骑将所有证据送入宫中,此刻的紫宸殿,想必已是风雨欲来。

李瑁点头,示意魏叔玉将卷宗搬到紫宸殿。那些卷宗里,有王奎与吐蕃细作的交易账簿,字迹潦草却句句惊心;有张彪与杨国忠侄子的往来书信,火漆封口上还留着指印;最沉甸甸的,是一本吏部存档的官员名册,上面用朱笔圈出的名字,竟有二十余人与裴炎、杨国忠有姻亲或门生关系,遍布京畿卫、朔方军、甚至东宫侍卫营。

紫宸殿内的气氛比政事堂更显凝重。唐玄宗端坐龙椅,脸色铁青,案前的鎏金铜炉里,龙涎香的烟气凝而不散,像是冻住了一般。杨国忠、裴炎等被押在殿中,虽仍穿着官袍,玉带却已解下,发髻散乱,往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阶下的禁军甲胄上凝着白霜,手按刀柄的姿势纹丝不动,连呼吸都压得极低。

“李瑁,你说他们通敌叛国,可有证据?”唐玄宗的声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怒火。他手里捏着那枚狼牙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当年他亲征吐蕃时,也曾缴获过同样的符节,那时的热血与如今的背叛,像两把刀在他心口反复切割。

李瑁上前一步,将卷宗逐一展开在殿中铺就的白毡上。“陛下请看,”他指着交易账簿上的墨迹,“这是王奎用二十张连弩换吐蕃骏马的记录,每一笔都标注着日期和地点,与柳明月斥候营的巡查日志完全吻合。其中十张弩,已在吐蕃大营附近的废弃烽燧中找到,机括上的编号与军械库登记一致。”

柳明月捧着一个托盘上前,上面摆着拆解后的弩机零件,青铜齿轮上的刻痕清晰可见。“陛下,这是赵二柱师傅亲手刻的编号,‘武’字代表朔方军定制,后面的‘三七’是第三十七张,与账簿上的记录分毫不差。”她的声音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末将的人在烽燧灰烬里还找到这个。”她举起一块烧熔的铁皮,上面隐约能看出吐蕃铠甲的纹路,“这是连弩穿透甲胄时留下的痕迹,证明这些弩已被吐蕃人投入使用。”

杨国忠突然尖叫起来:“一派胡言!这是诬陷!柳明月一个女流之辈,懂什么军械?定是她与李瑁勾结,伪造证据陷害忠良!”

“忠良?”李瑁冷笑一声,拿起张彪与京畿卫的联络信,“张彪在信中说,‘秋操乱时,可借吐蕃之手动摇军心’,这句话也是诬陷吗?杨国忠大人,您侄子在信里说‘事成之后,户部岁入可分三成与朔方’,这三成岁入,是打算用河源之地的赋税来填吗?”

他展开那张标注着官员名册的图纸,朱笔圈出的名字在晨光下刺目惊心:“裴大人,您的门生张彪掌管京畿卫,您的女婿在朔方军任参军,您的嫡子更是东宫侍卫营的统领——这遍布禁军的‘自己人’,难道也是诬陷?”

裴炎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阶下的老臣们看着那些证据,有的面露震惊,有的低头叹息,还有几个曾与杨国忠交好的,此刻缩在人群里,恨不得将自己藏起来。

“还有这个。”李瑁从卷宗深处抽出一卷绢帛,展开时,上面的突厥文经鸿胪寺译官当场翻译:“若能助我拿下疏勒,愿与唐分河西之地,岁贡珠宝百车。”译官的声音发抖,“这是从杨国忠府中密柜里搜出的,落款是大食苏丹的使者。”

“轰”的一声,唐玄宗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鎏金扶手竟被拍掉一块漆。“好!好得很!”他指着杨国忠,气得浑身发抖,“朕待你不薄,你竟勾结外邦,卖地求荣!还有你,裴炎!你身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员升迁,却结党营私,将禁军变成你私家的兵!”

禁军统领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陛下,臣请彻查禁军,清除奸党!”

“查!给朕往死里查!”唐玄宗的声音响彻大殿,“杨国忠、裴炎,凌迟处死!家产抄没,家人流放岭南!王奎、张彪,斩立决!所有涉案官员,不论职位高低,一律拿下,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一个都不许漏!”

殿外的寒风卷着雪花飘进来,落在白毡上的卷宗上,瞬间融化成水,晕开一小片墨迹,像是为这些罪证盖上了冰冷的印。杨国忠瘫倒在地,嘴里胡乱喊着“饶命”,裴炎却闭上眼,一行浊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冰冷的金砖上。

李瑁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无半分快意。他上前一步:“陛下,臣还有奏请。”

“讲。”唐玄宗的怒气稍歇,目光落在李瑁身上,带着几分疲惫,却更多的是信任。

“军中奸党虽除,但根基未清。”李瑁的声音沉稳,“臣请陛下允准,对京畿卫、朔方军、安西都护府进行全面整顿,凡涉案官员的旧部,一律调离原职;军械监重新登记所有军械,刻工匠名与驻军编号,每季度核查;另外,从机动部队中选拔忠勇之士,充实东宫侍卫营,确保宫城安全。”

他顿了顿,看向阶下那些面露忐忑的老臣:“臣还请陛下下旨,今后官员升迁,须经吏部、御史台双重审核,严禁结党营私。军械制造、边军粮草,由三司共同监管,账目每月一报,杜绝中饱私囊。”

唐玄宗闭目片刻,再睁开眼时,眼中已多了几分清明:“准了。李瑁,朕命你全权负责整顿事宜,秦武、柳明月、魏叔玉皆听你调遣,有敢违抗者,先斩后奏!”

散朝后,大雪开始纷纷扬扬地下起来。李瑁带着秦武直奔京畿卫大营,那里的士兵正聚集在演武场,神色惶恐。张彪被擒的消息已传开,不少人担心受到牵连,手里的兵器都握不稳。

“都听着!”李瑁站上点将台,声音透过风雪传遍全场,“陛下有旨,凡未参与阴谋者,一律既往不咎!但从今日起,京畿卫编制重组,秦将军将亲自挑选各级将领,只看本事,不看出身!”

秦武拔出长刀,指向营中那面褪色的军旗:“愿意留下保家卫国的,站到旗下来!不愿留的,可领三个月军饷回家,绝不刁难!”

起初是零星的脚步声,很快便汇成洪流。士兵们排着队走到军旗前,不少人脱下头盔,露出被风雪冻红的脸,眼神却比往日更坚定。有个曾被张彪欺压的小兵,走到台前“噗通”跪下:“殿下,小的知道张彪藏了批私盐在营房地窖,愿带您去取!”

李瑁让秦武带人清点私盐,自己则赶往军械库。赵二柱正带着工匠们给连弩编号,每个机括上都刻着“某年某月某日造,某军某营用”,旁边还留着工匠的姓氏。“殿下,您看这样成不?”赵二柱指着新刻的编号,冻得通红的手上沾着铜屑,“以后哪个营的军械出了问题,一查就知道是谁的责任。”

“很好。”李瑁拿起一把刻好的连弩,“再在弩尾刻上‘大唐’二字,让士兵们记得,他们手里的兵器,是用来护着这两个字的。”

与此同时,柳明月的斥候营已奔赴朔方。王奎的旧部中,有不少人是被胁迫参与交易,见柳明月带着陛下的赦令和新的军饷,纷纷倒戈,不仅交出了藏匿的军械,还供出了几个漏网的吐蕃细作。在疏勒城,安西都护府按照李瑁的命令,将所有与大食有往来的商户登记在册,严查货物中的铁器和火药,断绝了外邦渗透的渠道。

三日后,三司会审的结果呈报上来:涉案官员共二十五人,其中十二人被判死刑,八人流放,五人贬为庶民。抄没的家产中,仅杨国忠府里就搜出珍珠三斛、丝绸千匹,还有与大食使者往来的密信十封,信中竟详细标注了安西军的布防图。

唐玄宗看着奏报,久久不语,最后提笔在末尾批道:“吏治不清,军无战力,国将不国。即日起,内外官署,凡有贪腐通敌者,无论亲疏,格杀勿论。”

李瑁拿着批文,在政事堂召开了整顿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秦武汇报说,京畿卫已重组完毕,新选拔的百夫长中有不少是平叛时立过功的士兵,其中还有三个是柳明月推荐的斥候,擅长夜袭和侦查。苏明远则带来了好消息,陇右的城寨已建成三座,投石机和连弩的布置形成了交叉火力,吐蕃骑兵几次试探,都被打了回去。

“最要紧的是人心。”李瑁看着案上的新军官名册,上面的名字旁都注着“勇”“忠”“智”等评语,没有一个是靠关系上位的,“昨日去营房看了,士兵们的灶上炖着肉,营房里烧着炭,都说陛下和殿下没忘了他们。”

魏叔玉补充道:“户部按您的意思,给边军加了冬衣和军饷,还派了医官去军营,现在士兵们的士气比往日高了不少。”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却挡不住阳光穿透云层。李瑁走到窗前,看着庭院里被雪覆盖的石榴树,枝桠上积着厚厚的雪,却依旧挺直着腰杆。他想起刚接手军械监时,赵二柱连像样的熔炉都没有;想起柳明月第一次带着斥候营出发时,连像样的战马都凑不齐;想起秦武的机动部队,最初连统一的铠甲都没有……如今,这一切都在变好。

“还有件事。”李瑁转身,目光落在众人身上,“陛下已准了我的奏请,在长安城外建一座军校,让赵二柱教军械制造,让王仲文教地形辨识,让柳明月教斥候侦查,让秦武教阵法战术。凡军中士兵,不论出身,只要有本事,都能来上学,毕业后直接提拔。”

秦武眼睛一亮:“这主意好!省得那些靠关系上来的草包占着位置!”

柳明月也笑了,银甲上的霜花在阳光下闪着光:“末将的斥候营里,有个小兵能听出三里外的马蹄声,正该让他来学学怎么看地图。”

暮色降临时,李瑁再次来到紫宸殿。唐玄宗正对着舆图沉思,见他进来,指着河西的位置:“吐蕃遣使来谢罪了,说愿意归还偷去的军械,还送了五百匹好马。你怎么看?”

“马可以收,谢罪不必当真。”李瑁走到舆图前,“他们是怕咱们整顿好军队,秋后算账。咱们正好用这五百匹马装备机动部队,让秦武多练练骑兵。”

唐玄宗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朕没看错你。当年你父亲总说,你看似温和,骨子里却有股韧劲,像你祖父。”他望着窗外的雪,“这雪下得好,能冻死地里的虫,明年开春,庄稼才能长得好。这朝堂和军队,也该经经这样的雪。”

李瑁点头,心中明白,这场风波虽已平息,但整顿的路还很长。就像这长安城的雪,今日清扫干净了,明日或许还会落下,但只要人心齐了,再大的雪也能扫得干干净净。

离开紫宸殿时,雪已经停了。月光洒在皇城的琉璃瓦上,反射出清冷的光。巡逻的禁军踏着积雪走过,脚步声整齐而有力,甲胄上的霜花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李瑁知道,经过这场涤荡,大唐的筋骨里,那些腐朽的部分已被剔除,新的力量正在生长,就像庭院里的石榴树,看似在寒冬里蛰伏,根系却在土里悄悄积蓄着力量,只待春风一吹,便能抽出新的枝芽,结出更饱满的果实。

政事堂的灯还亮着,案上的卷宗已换成了新的军事改革章程,上面的字迹工整而坚定,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决心。李瑁坐下,提笔在章程的末尾写下:“强军之道,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勇而在忠。”墨迹落在纸上,迅速晕开,像是为这大唐的未来,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印记。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你找到我了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妙手风流小神医刀与剑的征程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霸天龙帝诡仙族星宇晨龙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迷雾岛奇遇西域情怀摊牌!我靠吃瓜称霸修仙界霸道凌少的小妻子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四合院:傻柱偷偷结婚,众禽傻眼变成猫后,我觉醒技能树全球冰封十日终焉温家有娘子我的高中生活日常
经典收藏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鬼明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相府毒千金我在大唐搞农庄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大唐第一将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明末不求生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庶女攻略我真不想当圣人啊!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三国群雄乱舞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男配个个是戏精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
最近更新一人修真传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康熙正史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重生之回到大清当王爷敕封一品公侯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宋骑天下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明末无双:朕的女将有点野娘娘,请卸甲!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