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提五百多万的金额,在这个层级的企业之间,这笔钱其实微不足道。
哪怕再翻十倍,只要能换来关键利益,秦迪也愿意付。
他真正看重的是,在这次资本博弈中,仅用五百多万港币,加上收购四家公司股票的成本,就拿下了怡和旗下四家核心企业的控制权。
而且,每家公司的持股比例都超过67%,这代表他可以向港府正式申请,对这些公司进行强制退市和私有化。
在持股达到51%时,就可以启动全面收购要约。
但这条线只是“安全线”之一,只能启动流程,不代表能够完成。
只要其他股东不愿意出售,就算你拥有51%,也无法实现退市。
而一旦达到67%的绝对控股线,哪怕其他股东不同意,也能通过港府强制执行退市。
除非控股股东有违法操作,其他股东才能申诉阻止。
否则,任何理由都无法影响合法私有化进程。
换句话说,在港股上市公司的并购逻辑中,持股比例决定控制力。
关键控制线如下:
第一大股东线:只要你持股最多,就可以主导董事会人选。
相对控股线:通常为49%,超过这一线就要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安全控股线:51%以上,可以发起全面收购,如果其他股东愿意卖,就可以完成私有化。
绝对控股线:67%以上,同样要发起全面收购,但无论其他股东是否同意,都可以走强制退市流程。
51%只是流程启动线,不代表最终结果。
如果对方不卖,你也没办法强买。
根据双方签署的停战协议,秦迪和怡和还约定,两年之内,不得互相收购对方股份。
这份协议秦迪非常满意。
因为他要的结果已经基本实现。
怡和是庞然大物,在它没有陷入危机的时候,强攻不现实。
尤其现在的港岛局势还不明朗,怡和也还没决定是否放弃本地业务。
他们仍有巨大影响力,甚至能影响汇丰的立场。
要彻底拿下怡和,需要等待合适时机。
而在秦迪的记忆里,未来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他不急。
协议签完之后,秦迪让梁安德立刻对外宣布,将对这四家刚控制的怡和系公司进行彻底私有化。
消息一出,市场震动。
这意味着,那场政·商各界持续关注的秦·怡da战,最终以秦迪的完胜收场。
他成功获得了怡和财团旗下四家极为关键的企业。
为表重视,《明报》主笔查包衣先生在事发次日亲自动笔,在头版发表了一篇专文。
文章标题颇具话题性,足见他对这场收购结果的震撼——《反清复明之战,复明成功了?》
“昨夜得悉,秦生在这场并购争夺中,成功拿下怡和财团旗下四家核心企业,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怡和财团资历深厚,港岛无人不知。可以说,这座城市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与怡和息息相关。”
“怡和长期以来,一直是这座城市的掌权者之一。”
“但如今,一位华人向它发起挑战,并且取得了胜利。在我看来,这种成就,不亚于当年天地会拿下半壁江山。”
“这位华人名叫秦迪,他是港岛的首富,是华人群体的骄傲!”
“……”
《信报》,这份专注财经领域的专业媒体,在收购战进行期间,便持续追踪报道。
如今尘埃落定,《信报》更是大篇幅刊登相关评论与分析。
头版标题极具冲击力——《怡和低头,秦迪登顶,港岛首富实至名归!》
就连《经济周报》这个被秦迪旗下《秦迪》杂志打得节节败退的对手,也毫不吝啬地对秦迪给予盛赞:
“当初秦生收购鳄鱼恤公司时,本报便认为他将成为商界新星。如今看来,他早已‘鳄’跃龙门,化身为港岛商界真正的霸主!”
“龙腾九天,无可阻挡。”
“连怡和都无法抵挡首富的攻势,这座城市的商业版图中,再无人能与秦生抗衡。”
连敌对媒体都如此推崇,秦迪掌控的华·夏星传媒旗下的报刊、电视、杂志,自然更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这些自家媒体对秦迪的吹捧,仿佛他明日便可称霸全球。
整个港岛的主流媒体都一边倒地报道秦迪和他的商业帝国,市民们在这一天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几乎全被“秦迪”这个名字占据。
“太牛了!我就知道,首富拿下和记黄埔之后,下一步一定是怡和。看报纸说,怡和都主动求和了。”
“可不是嘛。那些洋人以前多嚣张啊,现在有了秦生,他们也只能低头。”
“哎,你瞧这份报纸。上面说,秦生旗下的企业,薪资待遇比同行高出一两成!”
“对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秦生不仅生意做得漂亮,当老板也够意思。”
“千真万确。我就是在百佳上班。早些年和记黄埔还是洋人掌权的时候,一个月才拿1400港币。现在秦生接手后,我每个月能拿到1600了。”
“不会吧?这么良心?我要也去他手下干活!”
“我也想啊。怎么才能进他公司呢?”
“这事儿不难。秦生名下的公司多得是,到处都在招人。你看,和记黄埔已经归他了。最近报纸还说,九龙仓的码头也准备卖给他。你要是想找码头上的工作,现在港岛的集装箱码头,大半都是他的。或者进超市,百佳和金东现在都姓秦。”
“切,我才不去扛货!也不当营业员!”
“……”
街头巷尾都在讨论,但这次的热度比起前两次还是差了点。那时候秦生刚拿下青州英泥,接着又吞下和记黄埔,全城都炸了锅。就像中国人第一次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写进历史都不为过。
第一次登上奖牌榜榜首时,那种自豪感,全城都在庆祝。但等到后来,不断打败强敌,在各种比赛中屡屡夺冠之后,大家反倒淡定下来了。因为见多了。港人早就习惯了秦迪在商场上横扫千军的模样。连怡和都被他干趴下了。
喜欢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