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秦迪收购鳄鱼恤时,当他持股达到51%,便发起了全面收购要约。但第二大股东陈氏家族拒绝了该要约,其他几位小股东也似乎在等待更高的价格,未接受收购。
最终拖了很久,直到秦迪持股超过67%,才完成整个收购过程。
所以,并不是说持股达到49%就一定需要发起要约,而是超过51%才会触发这一要求。
持股49%看似安全,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除非对方下定决心买下剩余的51%股份,然后发出全面要约,才有可能超越你的持股比例。
这就是为什么49%被视为一个相对安全控股比例的原因。
因为一旦超过51%,就必须发起全面收购。如果其他股东都想出售,收购方就必须准备足够资金买下全部股份。
怡和财团之所以提出49%的持股计划,是因为九龙仓是一家上市公司,拥有49%的股份已经足够稳固。
除非包玉港有能力买下剩余股份,否则无法超越怡和置地。
而一旦持股超过51%,包玉港又得发起全面收购,资金压力巨大。
目前九龙仓市值已突破80亿港元,怡和判断包玉港无力拿出这笔钱,因此试图逼其出手。
这时也显现出,秦迪早前安排天庭会成员各自持有九龙仓小量股份的策略有多关键。
目前天庭会已掌握九龙仓过半股权,总数超过51%。
其中,包玉港持有39.6%,秦迪本人持有5%。
剩下的大约6%股权由另外七位富豪掌控,这部分股权结构极其分散,被几十家来自国内外的空壳公司持有。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为了防止怡和财团在“一致行动人”的条款上做文章。
毕竟,就算秦迪能在港府那边打点关系,也不能做得太过明显。
至少表面上,不能露出破绽。
所以,怡和失去九龙仓几乎已成定局。
除非怡和能收购市场上所有流通的股份,同时天庭会中再有两到三人叛变,将手里的股票卖给怡和,使其持股超过51%。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怡和才有可能翻盘。
但这次天庭会早有准备,加上秦迪在多个方向上同步施压,怡和的注意力被彻底分散,根本没察觉九龙仓已被悄然控制。
因此,怡和的失败早已注定。
圣诞节当天,包玉港成功掌控九龙仓,秦迪也正式拿下怡和保险。
表面上看,这是个大丰收的日子。
但秦迪并不高兴,因为他碰上了一件糟心事。
当天中午,
沈粥亲自来到晨星中环大厦,一见到秦迪便开口致歉:
“对不起!非常抱歉!我发自内心地感到抱歉!”
“今天早上,股东大会下达了指令,要求我取消对秦先生您的授信额度。”
“我为此据理力争。但超过51%的股东投票支持该决议,董事会无法反对。”
“所以,秦生……”
沈粥一脸歉意地说道:
“接下来汇丰将无法继续为您提供资金支持,此前给予的授信也将被暂停。”
坐在对面的秦迪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
这种目光让沈粥倍感压力。
毕竟这事,汇丰做得确实不够意思。
秦迪正与怡和在股市上激烈交锋,
而汇丰却在此时撤掉他的资金支持,等于是背后捅了一刀。
换作任何人,可能都会因此对汇丰和沈粥恨之入骨。
但这件事真不能怪沈粥。
凯瑟克家族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成功说服了伦敦方面汇丰控股的多数股东,让他们投票通过了这项决议。
沈粥之所以在港岛表现得强势,是因为他背后站着的是汇丰。
换句话说,是汇丰在港岛的地位支撑了他的强势。
如今汇丰股东大会做出决定,让他暂时无法继续强势下去。
哪怕他想帮秦迪,也无力抗衡股东大会的意志。
这是现实。
沈粥站在一旁,心里总觉得欠了秦迪什么。无论从道理上还是从资本家的角度看,他都觉得对不住这位老朋友。
秦迪一直沉默,沈粥便想做点什么来弥补。“那件事我已经尽力去争。”他开口说道,“虽然股东大会那边没能扳回来,但我还是通过关系,逼怡和财团按市价把怡和保险卖给你。”
这话不假。
汇丰的股东们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留住一个大客户有多重要。
在沈粥的推动下,汇丰终于让怡和财团低头,将怡和保险交到了秦迪手里。他们想借这个机会,稍微修补一下和秦迪的关系,也想让他不至于彻底寒心。
这也是为什么在圣诞节当天,怡和财团会宣布以市场价出让怡和保险股份的原因。
汇丰确实出了力,但秦迪并不买账。
因为就算没有汇丰插手,他原本也已经快要拿下怡和保险的控股权了。
汇丰这点小动作,远不能抵消他们单方面收回授信额度带来的损失,更补不回对秦迪生意造成的麻烦和对自身信誉的打击。
沈粥说了很多,语气诚恳。
秦迪听完了,也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不是原谅了汇丰,而是彻底看清了他们的本质。
他记得重生之前发生的事。
那时候,汇丰就曾靠坑害客户、泄露甚至伪造交易记录,来躲避自己在米国的危机。
如今,这家已经发展成国际大银行的汇丰都敢这么干,更何况是现在还在港岛称王称霸、毫无约束的他们?
资本家的嘴脸,从来就没变过。
过去他还想着与汇丰好好合作,指望他们做一家负责任的银行。现在看来,那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这次要不是他早有准备,就算没有汇丰的支持,也能挺得住。
可要是换成那些华资企业,全靠汇丰输血的,这次恐怕真的会被逼到绝境。
就像原时空里的包玉港和李跑跑,他们根本不会面临这样的压力,自然也不会有这种教训。
沈粥说到嗓子都哑了。
秦迪却突然拿起电话,拨了一通:“安德,上来一趟。”
沈粥眉头一皱,不明所以。
不一会儿,梁安德推门进来。
“新丰银行那边谈得怎么样?”秦迪一开口就直奔主题。
梁安德扫了沈粥一眼,后者此时已挺直腰板,脸上浮现出一丝怒意。
“新丰银行总资产一亿四千五百万,负债一亿,净资产五百万。张家愿意卖,但他们开价一千五百万。”梁安德开口。
“给他们一千七百万!条件是今天必须完成过户,把新丰银行控制权转到晨星投资名下!”
“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
喜欢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