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三人回到张老师的办公室,林琅和种朔规规矩矩地坐在沙发上。
张老师从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放在茶几上:“市文化馆的'非遗创新展',下个月就要启动。”他翻开文件,指着项目分工表说:“林琅负责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板块,种朔负责数字媒体呈现部分。”
林琅接过文件仔细翻阅,很快进入状态:“我们可以邀请苏绣、景泰蓝等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设计师合作创作新作品。这样既保留传统技艺,又能赋予现代审美。”
“这个思路很好。”张老师点点头,转向种朔:“你有什么想法?”
种朔认真思考了一下:“我建议加入新媒体元素,比如将非遗制作过程通过AR技术呈现,观众可以通过扫描展品看到制作工艺。”
张老师满意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不错,你们两个的思路都很清晰。”他看了看手表:“今天下午你们先在我这收集资料,明天上午我们再讨论具体实施方案。”
林琅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搜索相关资料。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种朔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道:“张老师,关于预算方面...”
“初步预算在文件最后一页,”张老师头也不抬地回答,“如果不够可以申请追加,但要有充分理由。”
林琅快速浏览着非遗传承人的资料,不时做着笔记。他的专注神态让张老师暗自点头。
“对了,”张老师突然说,“下周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来学校听初步方案,你们准备一下。”
林琅和种朔对视一眼,同时应道:“好的,没问题。”
办公室里,三人各自忙碌着,为即将开始的项目做着准备,偶尔有纸张传递的声音,或是低声的讨论。
张老师坐在办公桌后面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林琅和种朔之间来回扫视。
两人正凑在一起讨论AR技术的应用场景,种朔指着屏幕说着什么,林琅频频点头,时不时补充几句。这默契的样子让张老师心里又犯起了嘀咕:该不会真让我猜中了吧?
虽说搞艺术的这样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林琅和种朔都长得挺标致,站在一起确实养眼。
但问题是——他们是同门师兄弟啊!这要是真在一起了,万一以后闹个矛盾生个气!再吵个架!然后分手了!那岂不是要鸡飞狗跳?师门不幸啊!
张老师被自己的脑补吓的一个激灵,手里的保温杯差点没拿稳。
“咳咳,”张老师清了清嗓子,装作不经意地问:“种朔啊,你那个...女朋友最近怎么样?”
种朔正专注地调整3d模型,闻言一愣,手指悬在键盘上:“啊?”他转头看向张老师,脸突然红了:“还、还行...她不是本校的,是舞蹈学院的...”
“哦?”张老师眼睛一亮,“前阵子你请假就是陪她出去了?”
“嗯,”种朔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陪她去云南了,刚回来不久。”
张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又转向假装认真工作的林琅。林琅感受到视线,立刻把头埋得更低,恨不得钻进电脑屏幕里。
“林琅…”张老师故意拖长音调,“你呢?”
键盘声戛然而止。林琅的手指僵在半空,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我...那个...”
种朔在一旁憋着笑,假装专注地盯着屏幕,实则竖起耳朵听着。
“该不会是...”张老师眼睛一转,突然猜,“还没追到手呢?”
林琅如蒙大赦,连忙点头:“对对对!”
张老师顿时眉开眼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现在再看着林琅和种朔坐在一起叽叽咕咕的样子就顺眼多了。他往后一靠,翘起二郎腿:“年轻人啊,追人要有技巧。想当年我追你们师母的时候...”
接下来的半小时,办公室里回荡着张老师绘声绘色的“追妻史”。
在他的描述里,当年的自己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一封情书就让师母芳心暗许。
林琅和种朔躲在电脑后面,肩膀抖得厉害——毕竟谁都知道,师母经常在聚会上吐槽,当年是张老师死缠烂打追了她整整两年,她烦得不行才答应试试。
张老师觉得离他俩太远了说着不过瘾,又溜达到二人面前。
“所以啊,”张老师意犹未尽地总结,“追人要有恒心!林琅,要不要老师给你支几招?绝对好用!”
“不、不用了!”林琅慌忙摆手,“我自己慢慢来...”
张老师哈哈大笑,拍了拍林琅的肩膀:“行吧,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好。”他看了看时间,“今天就到这里,你们回去再完善一下方案,我去找一下赵老师。”
等张老师一出门,种朔就憋不住笑出声:“师兄,你的这个追求对象编的挺像那么回事啊!”
林琅红着脸收拾文件:“闭嘴吧你。”但想到宫澈,他还是笑了起来。
喜欢偏不让后来者居上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偏不让后来者居上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