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真市的清晨,市委大院内的气氛格外凝重。
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陆续驶入的公务车,心中已有盘算。
今天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产业转型问题。这既是一场工作部署会,更是一次政治智慧的较量。
书记,这是今天会议的背景材料。陈默将一叠厚厚的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按照您的要求,我们整理了近三年全市产业发展的详细数据。
李毅飞快速翻阅着材料,重点查看了几个关键指标:传统制造业增速放缓,新兴产业占比不足5%,这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八点三十分,常委会准时开始。
李毅飞开门见山:同志们,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个议题:工真市的产业转型何去何从。先请大家看看这份数据。
投影幕布上显示出令人触目惊心的图表: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青黄不接。
赵永辉率先发言:数据确实不容乐观。
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毕竟,这是我市的经济命脉。
永辉同志说得对。李毅飞点头表示认可,但我们不能只守不攻。我建议采取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布局新兴产业。
周雨婷接过话头:我同意书记的意见。
最近我调研发现,我市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已经有一定基础,这是我们的突破口。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议论声。
这时,李毅飞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我决定亲自带队外出考察,重点学习机器人产业和无人机产业的先进经验。
这个消息立即引发了不同反应。
赵永辉微微皱眉:书记亲自带队固然重要,但市里的日常工作...
这个不用担心。李毅飞早有准备,考察期间,市里的日常工作由永辉同志主持,雨婷同志协助。
特别是作风整顿工作,要继续深入推进。
这个安排既给了赵永辉面子,又让周雨婷保持了影响力,可谓用心良苦。
三天后,考察团整装待发。
临行前,李毅飞特意召集全体成员开会:这次考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任务去的。
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考察第一站是东省神城。在前往机器人产业园的车上,李毅飞对随行人员说:我们要重点了解他们的政策扶持体系,特别是如何解决人才和资金问题。
到达园区后,考察团受到了热情接待。但在参观过程中,李毅飞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细节。
王总,你们园区的企业入驻率似乎不太理想?李毅飞直接发问。
园区负责人略显尴尬:确实,最近受大环境影响,有些企业放缓了投资计划。
这个发现让考察团成员开始担忧。
当晚的总结会上,有人提出质疑:书记,看来机器人产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正因为不好做,才更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李毅飞镇定自若,我们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接下来的考察中,李毅飞改变了策略。他不再只听介绍,而是深入企业车间,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在一家无人机企业,他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
你们的核心团队都是从哪里来的?李毅飞问企业负责人。
大部分是从京城、魔都引进的。负责人回答,我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研发环境。
这个发现让李毅飞陷入沉思。
当晚,李毅飞在酒店房间里与王建国长谈:看来,人才是最大的瓶颈。我们必须拿出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考察进行到一半时,李毅飞接到了周雨婷的电话。
书记,最近有些议论,认为我们搞新兴产业是好高骛远。周雨婷委婉地汇报。
意料之中。李毅飞平静地说,你继续推进作风整顿,特别是开发区的几个重点项目要盯紧。
挂断电话后,李毅飞立即调整了考察计划。
他增加了对人才引进政策和科技创新平台的考察内容,还特意拜访了几位产业专家。
在西湖城的一家科研院所,李毅飞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产业转型不能急功近利。一位老专家告诫道,要注重生态体系的建设。
您说得对。李毅飞深有感触,我们不仅要引进企业,更要培育产业生态。
考察的最后几天,李毅飞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整理考察成果。
李毅飞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写出详细的调研报告,并提出具体建议。
在准备返程时,李毅飞召集全体成员开会:回去后,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但在此之前,大家要统一思想。
李毅飞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我们要建设一个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园。
重点突破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两个领域。
资金从哪里来?有人问。
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李毅飞早有准备,政府投入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在回到工直市时,一份完整的产业转型方案已经初具雏形。
回到工真市的第二天,李毅飞立即召开专题会议。
这次他不仅请来了市委常委,还邀请了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学者。
这次考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方向。李毅飞开门见山,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对产业转型的看法。
赵永辉首先发言:我支持产业转型,但认为应该控制规模,循序渐进。
我理解永辉同志的顾虑。李毅飞表示认同,所以我们第一期只规划500亩示范园区。但这500亩一定要做成精品。
周雨婷接着发言:我认为人才引进是关键。建议立即启动百人计划,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人才。
会议进行了整整一天。在李毅飞的巧妙引导下,各方意见逐渐趋于一致。
最终,产业转型方案获得通过,但李毅飞也做出了一些妥协,比如适当控制初期投资规模。
方案通过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在推进过程中,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首先是土地问题。规划的园区用地涉及多家企业的搬迁,阻力很大。
书记,这些企业都是我们的纳税大户,搬迁会影响生产。开发区负责人汇报。
李毅飞亲自到现场调研,召开协调会:搬迁不是目的,发展才是。我们要帮助企业实现升级改造。
李毅飞提出一个创新方案:允许企业在园区内优先选址,并给予搬迁补贴。这个方案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其次是资金问题。尽管已经多方筹措,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书记,省里的专项资金还没到位,项目可能要延期。财政局长汇报。
不能等!李毅飞斩钉截铁,我们先动用市里的产业引导基金,同时加快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谈判。
最棘手的是人才问题。尽管出台了优厚的人才政策,但应聘者寥寥。
工真市的区位优势不明显,高层次人才不愿意来。人社局长很无奈。
李毅飞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不一定非要引进全职人才,可以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聘请专家担任顾问。
这个思路打开了新局面。很快,一批国内外专家受聘为工真市的产业发展顾问。
三个月后,工真市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工程顺利竣工。
在揭牌仪式上,李毅飞看着入驻企业忙碌的生产场景,感慨万千。
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成效了。赵永辉也不得不承认。
这只是开始。李毅飞说,接下来,我们要向无人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拓展。
仪式结束后,李毅飞接到省委书记的电话:毅飞啊,听说你们的产业园搞得很不错。不过要记住,产业转型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请书记放心,我们一定稳扎稳打。李毅飞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二期工地,信心满满。
此时的工真市,已经悄然开启了产业转型的新篇章。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磨铁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磨铁读书!
喜欢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