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陆羽看着作坊的精炼炉,默不作声。军户中的铁匠只是个半吊子,打简单的农具,普通兵器还行。想要得到稳定优质的钢材和制作繁杂器物,还得找专业的匠人师傅。
最好是祖上就一直干这个,这样的匠人水平高,经验足,好钢废钢瞅几眼,听几下就能知晓。可惜了这么好的炉子,炉温最高能达到1700摄氏度,如此温度可以轻易融化,大明冶炼出来的各种生铁。
任重道远,急不得。如今时间充裕,可以发挥老本行先画图。比如:齿轮、轴承、以及简易车床图纸和枪械构造图。缺人手先慢慢弄个草图,后期再完善。
年底算账,发现原材料运输是一笔大的费用,江南缺煤少铁,如今煤炭的用量有些大,铁还好解决,购买现成的生铁就行。
记忆中,山西是煤都,铁矿资源也不缺。但是运输是个麻烦事,没有水运,靠大明现在的道路情况,想想就让人绝望。
想致富先修路,以后得想办法,将山西的煤铁运出来,往后极寒天气,至少保证冬季北方的百姓能有足够的碳取暖。
现在只能多花点钱,买贵的煤炭,先凑合着用。
来到居住区,此时天气寒冷,施工暂停。军户们,看到陆羽几人到来,纷纷上前恭贺新年。
“诸位新年好,咱们庄子上的族学建好了,二月初二记得安排家中适龄孩童去报到。”
“多谢少爷,俺们家终于能有个读书人,老天厚爱,少爷你得长命百岁才行。”
旁边众人,跟着起哄,脸上洋溢的幸福遮掩不住,相比以前这日子简直不敢想象。
“这是你们努力干活换来的,这里往后就是大伙的家,希望诸位能好好保护。”
“少爷放心,俺们就听你的,谁来了都不好使,是不是?”
一句话说到众人心里,如今活的才是个人样,谁砸饭碗和谁拼命。
过了十八,送别大哥陆铭一行人,坐在书房的他,正在筹谋组建属于他的一班人马。
原来大伯不声不响,也给大哥留了不少人脉资源,瞧这次出行的队伍就知道。全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大约有六七十人。
想到这里陆羽笑了笑,那抚恤金的事情不亏,不然大哥这次招募不到这么多人。如果吃过一次亏,谁愿意跟着去北方舍生忘死,吃饱了没事儿干。
还有就是可能陆家挣到钱,乡里乡亲看在眼里,不怕有什么意外。
陈氏、苏氏红着眼睛送他们上了船,站在码头,直到看不见船的身影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陆羽不甘示弱,正月二十二,在军户中招募二十左右的青年。条件颇多,比如独子不收、体重过重过轻不收、个子太矮、太高也不收等等,一番筛选只收录四十二人。
不过有这么多也满意了,看到落选的家庭一家子都十分沮丧。陆羽拨开人群,耐心解释:“大家不用垂头丧气,等到家中小孩子长大,还可以进入,往后每两年都会增补。”
“其他人也别灰心,他们是冲锋陷阵的,你们也很重要,整个工坊需要人做事,农庄的活儿需要人做,没有各位在后方生产、制作,无钱无粮啥也做不成。”
听到陆羽解释,知道以后还可以增补,人群中落选的军户家庭才安稳下来,深怕被排除在外。而且接下来还可以到工坊,农庄做工,心里都在默默盘算,家里有多少劳动力,每天能赚多少钱。
甚至有人想着回家再多生几个,以前是愁吃喝,现在是愁家里人太少。
正好趁此机会,编撰村规民约,选出几位德高望重的人,负责监督、调解居住地的事务。意外的是,陆羽被强制要求做这里的村长有最终决定权。理由:他是秀才,这里最有文化的读书人;这里一切都是他的,离开了他,人心就不齐;最后就是大伙只认可他。
军户们选出的三位望老,依照村规民约,管理、监督,遇到重大的事情或者意见不合的事情,还得少爷拍板决定。
通知选中的青壮二月初一,学堂正式集合,开始训练,便解散众人,各回各家。
路上军户们聊着天,笑的比以前更开心,之前还担心哪一天少爷会不管他们,然后又要回到吃了上顿,愁下顿的苦日子。现在好了,立了村,有了田,有工作,有管事的,还有乡武,总算心里有底,可以安心跟着少爷打拼。
过上几年,家中丫头们抢着要,儿子不用担心打光棍。上次和少爷外出辽东的几家,回来分了不少钱,家中几个老光棍都娶上媳妇。
听说是少爷在外救回来的年轻妇女,模样都挺好,还都挺能干。她们在夫人那边帮忙做工,每日都有工钱,娶回家又多了一份进账。
那些女子出嫁都是夫人那边出门的,无形中陆家又变成了女子的娘家,简直赚大了。
还有几家也在找嫁出来的女子回去说媒,看看是否有人愿意。夫人知晓后放话,想求娶不反对,但是得妇人们自愿。
想到自家的儿子,这年纪,回头他也得找人去说说看。
王氏自从有了这六十多个妇人小孩,她将妇人们暂时都安排在酒坊和玻璃镜制作的工坊,人多干活轻松些,而且她们更细致,能避免中毒。平常呢还要打扫整个作坊的卫生,虽然薪水不多,但是陆家管饭。
那些小女孩,她没当做丫环,都收拢到身边,教她们读书写字,算账。如今家中生意不少,挣得钱也不少,但是花得更多,光靠一个人算不过来,她得多培养一些能手,用着放心。
这日陆羽在书房中读着书信,一封是姑父那边的来信,一封是义兄木脱的。
姑妈陆玉珠来信的意思是:能否让她的一对儿女,来扬州府这边启蒙教育。岚县交通不便,气候寒冷,最重要的是读书氛围差。
岚县,山西。这地方是个宝地啊,有煤矿,有铁矿,好好经营绝对发财。
拿起笔,洋洋洒洒给小姑写了几页信纸。就一个意思那地方不是姑父发配之地,说不定是姑父腾飞之地。
义兄来信就简单了,告诉他具体地方,催他记得赶紧送酒,顺便关心自家妹纸几句。
雨嘉和他一起看信的时候,都有些无语,这个哥哥都不担心她过的好不好,只想到他的酒。
看着身边的佳人,传入鼻子的淡淡体香,他有些好奇,江南水土这么养人?好好一北方姑娘,才来这里没一年,越来越水嫩,和她待久了,就怕控制不住。
关键是人家姑娘还丝毫不在意,白天一直忙的很,需要带领那么多妇人干活。偶尔两人商量问题,或者谈事情时,根本没防备,不经意间的接触,撩人心弦。如果是晚上有事情找人,那更直接,推门就入,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
在她看来,反正婆婆已经认她做儿媳,自己也喜欢陆羽,也就不在乎那些礼仪,一家人好好做事最重要,要是发生点什么香艳的事情,她求之不得。
女真族她这个年纪的女子早结婚生子。
不过如今在这里过的是真舒坦、自在,原来女子还可以这样活着。
喜欢明末另类书生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明末另类书生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