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古人的智慧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郭嘉末世:上古踏众寻园凛冬长夜天唐三嫁夫君超宠的我,孙山,科举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寒门崛起笔趣阁狂魔战神杨再兴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章 第100集:融会贯通启新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00集:融会贯通启新篇

岐伯的茅屋前,那棵不知长了多少年的老槐树又抽出了新绿。春风拂过,叶芽簌簌作响,像在应和着屋里两人的对话。轩辕推开柴门时,衣上还沾着崆峒山的尘土,眼底却亮得惊人——那是一种历经求索后,终于触到大道边缘的澄澈。

“先生。”他对着正在翻晒草药的岐伯深深一揖,声音里带着旅途的沙哑,却藏不住抑制不住的悸动,“弟子回来了。”

岐伯转过身,手里还捏着一株刚采的柴胡,根茎带着新鲜的泥土气。他望着轩辕,目光从他风尘仆仆的衣角移到那双映着天光的眼睛,忽然笑了:“看你的神色,崆峒之行,不是空走一趟。”

轩辕走近几步,在老槐树下的青石凳上坐下。阳光透过新发的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倒让他说起话来多了几分郑重:“弟子在崆峒三月,才明白先生从前说的‘医道不止于治病’是什么意思。”他伸手抚过石凳上经年累月留下的凹痕,那是无数个日夜,师徒二人论医时留下的印记,“广成子先生说,‘道在己身,亦在天下’。从前弟子总想着,把四方的医法学会了,能治更多的病,便是极致。可在崆峒山洞里静坐时才发现,人为什么会生病?如何才能不生病?这些问题,比‘怎么治病’更根本。”

岐伯把柴胡放进竹篮,在他对面坐下,随手拿起旁边一块打磨光滑的砭石——那是轩辕从东夷带回来的,边缘锋利却不伤人,此刻正被阳光晒得温热。“那你说说,广成子教你的‘不生病’之道,究竟是什么?”

“是‘抱神以静’。”轩辕的声音放轻了,仿佛怕惊扰了什么,“他让我在山洞里静坐,起初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心里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一会儿想东夷的砭石该怎么用才更准,一会儿念着南蛮的草药配伍是不是漏了什么。可他只让我‘无视无听’,只管守住自己的呼吸。”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石凳的纹路,“三天后,我忽然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擂鼓,又像山涧的泉眼在咕嘟冒泡。再后来,能感觉到气息在四肢百骸里走,走到某处淤塞了,便会发沉发紧——就像那些生病的族人,他们总说‘身上像压着石头’,原来不是虚言。”

岐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拿起那枚砭石,轻轻放在轩辕手心:“你摸到的‘淤塞’,便是‘气’不顺了。东夷人用砭石刺络,是想通淤;南蛮人用草药,有的是理气,有的是补气;西戎人缝合伤口,是怕气从破口泄了;北狄人诊脉,看的就是气的盛衰。这些,你从前也懂,可这次从崆峒回来,该有不同的体会了吧?”

轩辕握紧了手心的砭石,那点温热仿佛顺着掌心的纹路钻进心里,让他忽然想起在东海边,那位老渔民用砭石为同伴治伤时说的“石能引气”;想起在南岭,女医用鱼腥草时念叨的“草能清气”;想起在西陲,萨满缝合伤口时反复叮嘱的“线要勒紧,别让气跑了”。这些曾被他当作各地俗语的话,此刻像散落的珠子,忽然被一根线串了起来。

“是‘阴阳’。”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岐伯,“广成子说‘静以养神,动以行气血’,这动静便是阴阳。东夷的导引是动,属阳;崆峒的静修是静,属阴。可导引到极致,会让人气息平稳,那是阳中藏阴;静修到深处,能感觉到气血奔流,那是阴中含阳。就像这昼夜,白天是阳,可日中过后便渐生阴;夜晚是阴,到了子时又要生阳。”

他站起身,走到老槐树旁,指着树干上新发的绿芽:“就像这树,春天发芽是阳动,冬天落叶是阴静,可没有冬天的阴藏,哪来春天的阳生?人也一样,劳作是阳,休息是阴,若只劳作不休息,气就耗散了;只休息不劳作,气就淤堵了。生病,不就是阴阳偏了吗?”

岐伯看着他激动的样子,没有说话,只是从竹篮里拿出几样东西:一颗晒干的红枣,一片生姜,一块从北地带来的海盐,还有一小撮晒干的菊花。“你看这几样,”他把东西摆在石桌上,“红枣甘温,能补气血,属阳;菊花苦寒,能清火气,属阴。可若一个人气血虚又上火,单用红枣会助火,单用菊花会伤气,该怎么办?”

轩辕盯着桌上的东西,忽然笑了:“弟子在南蛮时,见他们治这种‘又虚又火’的人,会用红枣配菊花煮汤,再加少许生姜调和。红枣的阳,菊花的阴,生姜的温通,合在一起,阴阳就平了。”他拿起那颗红枣,又拈起一撮菊花,“就像先生说的,医道如调五味,酸苦甘辛咸,单打独斗各有偏性,合在一起才可口。治病,不就是把偏了的阴阳调回来吗?”

“不止治病。”岐伯接过话头,目光望向远处的部落聚居地,那里炊烟袅袅,孩童的嬉笑声顺着风飘过来,“你想想,部落里为什么会有争斗?是因为有人多占了猎物,有人少分了谷物,这就是‘偏’了,就像人体阴阳失衡。治理部落,让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各司其职,不也是调阴阳吗?”

轩辕的心猛地一跳。他想起在北地,那位老医士诊脉时说的“国如人,君如心,民如四肢”,当时只当是比喻,此刻却豁然开朗。他在崆峒山领悟的“抱神以静”,原不止于个人养生——部落的“神”,就是民心;让民心安定,不就是“抱神以静”吗?他在四方学到的“治伤如治水,疏浚为要”,原也不止于治病——疏通部落间的矛盾,不也是“疏浚”吗?

“先生,”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喜悦,仿佛眼前忽然展开了一幅从未见过的画卷,“弟子明白了。医人,医部落,医天下,根本都是一样的。都要合于阴阳,归于平衡。”

岐伯终于开怀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总算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他站起身,从屋里拿出一卷竹简,那是轩辕出发前留下的《四方医略》,此刻上面已经被岐伯添了不少批注,“你在外面跑了这些年,收集的是‘术’;在崆峒悟的,是‘道’。现在,该把‘道’和‘术’合在一起了。”

他翻开竹简,指着其中一页,那上面记着轩辕在东夷治疗痈疮的医案:“你看这个,用砭石刺络放血,为什么有效?因为痈疮是‘阳热过盛’,放血就是泄阳。可若是体虚的人长痈疮,光泄阳就不行,还要补阴,就像南蛮人用草药清补结合。这背后的‘阴阳’,才是根本。”

轩辕接过竹简,手指抚过自己当初记录的字迹,忽然觉得那些零散的医案、杂乱的经验,都有了归宿。他想起在西戎缝合伤口时,萨满总说“要对齐皮肉”,原来不止是形态,更是让气血(阴阳)顺畅流通;想起在北地,老医士看面色时说的“青如草兹者死”,青色属肝,肝属木,木枯则阳绝,可不就是阴阳离绝的征兆吗?

“弟子想,”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岐伯,“我们该把这些道理好好理一理。从人为什么会生病,到怎么判断病在哪里,再到用什么方法调治,还有怎么让人不生病……把这些都写下来,让后人能看懂,能学会。”

岐伯望着他,眼中满是欣慰。春风再次吹过老槐树,新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个决定喝彩。“好。”他缓缓点头,“就从‘阴阳’开始。人有阴阳,病有阴阳,治有阴阳,养也有阴阳。天地有阴阳,四季有阴阳,五方有阴阳,这人与天地,本就是一体的。”

轩辕拿起笔,蘸了墨,在竹简的空白处,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写完,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部落里传来祭司敲钟的声音,那是召集族人分配食物的信号。他忽然觉得,自己手里的笔,不仅在写一部医书,更在写一种活着的道理——如何让自己活得安稳,让身边的人活得安康,让这个世界活得平和。

这道理,就藏在阴阳的平衡里,藏在天人的相应里,藏在每一个日出日落、一呼一吸之间。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轩辕与岐伯将如何系统梳理这些医理?且看下集分解。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motiedushu.com)古人的智慧磨铁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无敌从仙帝传承开始斗罗之我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轻熟40k,但随身携带讲话器太子女儿身?九千岁助我当女帝大佬他命里缺我各类男主短篇合集全球战国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听说我要出门,百鬼取消今晚夜行霸道凌少的小妻子炮灰小师妹发疯后,全宗门求放过重生之独步江湖苟在修真世界伊庇鲁斯的鹰旗斗罗之我只想安静当剑神一世容晴抄家后,第一美人被权臣强取豪夺
经典收藏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女帝的内阁首辅谍战风云录:大宋三国崛起并州穿越成了王子,没有系统怎么办?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我给崇祯当老师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与秦始皇做哥们儿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媚娘,我是假太监,你还让我侍寝大唐:开局被太上皇李渊收为干孙戒爱此妖:蛇王,别咬我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重生之再造华夏我的军火商人生涯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史上最强太子!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
最近更新山河鉴:隋鼎凉州雪:徐骁风云录衙役凌云志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一人修真传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反贼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千年一瞬白发如月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